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标签:论文精选

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二)

二、立治法,制方药,别出机抒

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机特点,笔者制定了凉润通降的治疗大法,灵活化裁古方,形成了系统的立法方药。

1.立治法重凉润通降:

脾胃之治,前人虽不乏其论,但尚无能切合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理机制的完善治疗方法。金元名医李东垣之金元名医李东垣之《脾胃论》,详于治脾而略于治胃,清代名医叶天士论治胃病最详。始“阳明阳土,得阴自安”,“胃宜降则和”,自是论超千古,然析其用药,则以,清润为大要,或甘寒生津,或酸甘化阴,仍属滋润补虚之途,未能切中胃病“阳道实”之病机。笔者积多年临床经验,针对“郁热伤阴成萎”的主要病机,立凉润通降之大法,以养阴血、畅气机、和胃降逆、通络定痛等治法有机结合,形成了贯彻始终的基本治疗原则。对确系寒凝气滞者,固不废温中散寒之治,然凉润通降之治,显然紧扣瘀热阴伤这一基本病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2.制方熔古出新:

笔者在吸取前人有效成方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实践、总结,并精选了几十味中药研制出“胃安”1—6号,“胃病”1—6号,“胃康”1—6号,“肠宁”1—6号等几十种专用特效药物,逐步形成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有效系列方剂。

3.用药别出机柕:理法既明,用药贵在切合病机,配伍精当,药量适宜,用当则通神。

(1) 重视理气和胃。脾胃居中州,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凡食积、湿蕴皆可壅滞胃气,气滞又可化火、伤阴、滞血,故行气药最为常用。对胃脘胀满,攻窜作痛诸证常用木香、枳实、厚朴相伍,如食积滞气、嗳腐吞酸,合以内金、焦三仙消导药,湿阻气机,脘痞苔腻,配伍茯苓、泽泻、菖蒲等理气化湿。气郁化火,胃中烧灼,伍用芩、连、石膏等,兼有阴伤则合之花粉、麦冬、生地等养阴益胃之品。若气滞日久,血瘀阻络,理气常选用香附、元胡等气中血药,使气运血行。

(2)清胃妙用石膏。生石膏为外感热入阳明胃经之主药,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热偏盛、胃脘灼痛、烧心烦躁者,常于清热药中加入生石膏,以清透肺胃,获效颇佳。凡胃脘灼热,烧心烦躁而无虚寒之象皆可用之。

(3)养阴不碍湿邪。胃热伤津,阴液不足,见有口干、灼热、便秘舌红脉数等症状时,常用沙参、麦冬、花粉、百合、等甘寒生津,或伍白芍、乌梅、木瓜酸甘化阴。胃阴不足使胃的润降失常,易致湿浊蕴积,故常于养阴益胃药中配伍泽泻利湿,使养阴不碍湿邪。若湿热偏重,则中用茵陈、茯苓、泽泻利施药与芩连清热燥湿药中加入沙参、百合等养阴而不助湿之品,使养阴、化湿并行不悖。

(4) 善用通络之品。病久入络,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般病程均较长,多有血络瘀阻,故和胃降逆常与通络止痛之法相伍。通络药常用蒲黄、灵脂、三七粉、川芎等。蒲黄、灵脂合用《名医方论》谓其有“推陈致新之功,甘不伤脾,辛能通络,不觉诸证悉除,直可一笑而置之”;三七粉近代名医张锡纯云其“善化淤血,又善止血妄行”,“化淤血而不伤新血,允为利血妙品”。此类药物,持续服用,可使淤血暗消于无形,而无破血伤正之弊。

(5)治胃注意通便。萎胃患者胃阴不足,通降无力,常伴有大便秘结,糟粕不得下行,反致浊气上逆,而见脘腹胀痛不适,配合服用通便灵,大便得通,胃部症状亦迅速减轻。通便灵系治疗便秘的中成药,具有清热润肠,调肝益肾,宁心安神,交通水火之功效,萎胃患者服用该药后,大便通畅,胃纳增加,临床观察到患者的免疫功能也有曾强。早在《素问· 示从容论》中即有“年长者求之于府”之说,晋代炼丹家葛洪云:“若要长生,肠中常清,若要不死,肠中无屎。”通便灵之通便,有增强免疫功能,抗癌防癌作用。

(6)和胃不忘利咽。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咽部红肿疼痛多与肺胃郁热上熏有关。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常伴有慢性咽炎症状,且胃脘胀满疼痛等症状常与咽部红肿堵闷等症状呈并行的相关性。笔者常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入板蓝根、山豆根等清热利咽之品,咽红肿甚者,再加梅花点舌丹口服,临床效果明显提高。

(7) 止痛用熟地之精义。胃脘痛之治疗,古云痛无补法,系指多用气滞血瘀引起,妄补则壅滞气机,临床常以舒畅气机,活血通络药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也可见到隐隐作痛,绵绵不已,乃有阴血不足,络脉失养所致,补益之剂又在所必用,然应以滋养胃阴,荣养胃络为主。治胃痛以饥饿时加重者,熟地则为止痛妙品,熟地善治阴精不足,胃络失养之疼痛,用之有立竿见影之效。

(8)分经主时用药。十二经脉融贯相通,衍滞不行,常致胃脘痛发作,其特点是常于该经主时之际发作或加剧。笔者在多年实践中,创立分经主时用药,审胃脘痛疼痛发于何经主时即加入入该经之药物,常收到药到痛止之佳效。少阳经主时,加柴胡、黄芩;太阳经主时,加羌活;阳明经主时,加白芷;厥阴经主时,加川芎;少阴经主时,寒则细辛,热加女贞子、玄参;太阴经主时,加白术。如治河北省教委张某某胃病,每于子时发作,胃脘灼痛,于方中加入柴胡、黄芩,疼痛立瘥。为慢性胃病的时间治疗用药提供了值得探索的经验。

病案举例:

高某某,女,29岁,河北省科技情报所,干部,2010年6月16日初诊。患者四年前因常与家人生气而致胃脘疼痛发作,曾多方求医,服乐得胃、胃得宁、维酶素等药无效。胃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脘疼痛、胀满,烧心泛酸,口干口苦,纳呆恶心,失眠多梦,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予和胃降逆,通络止痛方,药用:蒲黄(包煎)、川芎、五灵脂、菖蒲、郁金、当归、白芍、云苓、白术、泽泻、黄连 、茵陈、麦冬、五味子、内金、荔枝核、地榆、栝楼、三七粉(冲服)。日一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

服上方月余,患者上症明显减轻,然患者仍诉胃脘时有疼痛,细询之,方知胃脘疼痛常于夜间1~3时,少阳经主时发作或加重,遂于方中加柴胡12克、黄芩12克,服用十剂,胃脘疼痛明显减轻,继服十剂,诸症消失,以上方加减服用两月余,复查胃镜及病理均告全愈。

(9) 治背沉重痛,妙用玄参。背沉重痛由胃之肺气虚所致。治此症常于方中伍用沙参一味而收佳效。考沙参《本经》即谓其“除寒热,补中益肺气”,《别录》谓“疗胃痹心腹痛,以安五脏”,《本草纲目》则谓“其体轻虚,专补肺气”,《本草经百种录》言其“疏通而不燥,润泽而不滞”,《本草正义》谓“气味轻清,而富脂液,故专主上焦,清肺胃之热,养肺之阴”,妙用一味沙参,既疗胃之阴虚,又补肺之气津,用药之精当,可见一斑。遇肺气虚极而致宗气下陷者,又伍以升麻、葛根,又助肺宣发敷布之用。

病案举例:

荆某某,女,50岁,河北省水利厅,干部,2008年5月2日初诊。

患者主因胃脘部间断性胀痛30年,肩背部沉痛5年而住院。患者曾多方求医,服用三九胃泰、维酶素等无效,胃镜病理检查诊为:(体、窦)中度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化,现患者胃脘胀痛,进食后一小时及饥饿时痛甚,肩背部酸沉疼痛,偶有烧心、泛酸、嗳气,纳呆,日食4~5两,舌暗红,苔黄腻,脉弦细滑。药用:菖蒲 、郁金、当归、川芎、白芍、云苓、白术、泽泻、黄连、茵陈、麦冬、五味子、内金、荔枝核 、地榆、栝楼、三七粉(冲服)。日一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

服药60余剂,患者胃脘胀痛、嗳气、烧心、泛酸等证明显好转,唯肩背部酸沉疼痛如故,查房曰:“此乃胃之肺气虚之故,加沙参30克,既疗胃之阴虚,又补肺之气津”。服药十余剂,肩背疼痛明显好转,继服两月余,诸症消失,复查胃镜病理:肠化消失,(体、窦)转为浅表性胃炎。

(10) 善于守经用权。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一般较长,药既中病,当守方服用,笔者称之“守经用权”。经者常道,是根据萎胃的病机特点而制定的治疗原则,宜守而不宜轻易改动;权者权益之计,可作对症处理,如仅据症状有反复就改弦易辙,反致易入歧途。笔者临床治疗中,常嘱患者坚持服药,不少患者守法数个疗程而痊愈。可见“守经用权”说实乃阅历有得之言。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八味解郁汤方证及其应用 八味解郁汤方证 八味解郁汤为半夏厚朴汤合四逆散(枳实换成枳壳),由柴胡、白芍、枳壳、 ...
    陈秀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主任医师中医肛肠科
  •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该方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川牛膝组成,不仅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在临床上主要用 ...
    李鲜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中医消化科
  • 慢性萎缩性胃炎也称萎缩性胃炎,随着做胃镜体检的人越来越多,这个病的发病率是非常高。您可以经常听到身边的人说有这个病。 ...
    阎国宝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 中医很早就用大枣治病,我国最早的药学典籍神农本草经,将大枣列为“上品”,从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到现在的国医大 ...
    李岩天津市公安医院主任医师中医科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常见胃部疾病。动脉硬化、胃血流量不足、 烟酒茶的嗜好等都容易损害胃粘膜的屏障机能而引起慢性萎缩性 胃 ...
    李晨徐州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中医消化科
  • 如何认识慢性萎缩性胃炎 有些胃病患者,本来没有什么症状,但一经胃镜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就如判了死刑,精神十 ...
    李晨徐州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中医消化科
郭喜军教授
主任医师脾胃病科
河北省中医院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郭喜军专家的投票,若您是郭喜军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郭喜军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