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异常开放如何治疗
标签:耳科病

本病主要是在静息状态下,咽鼓管不能维持其正常闭合状态而呈持续性开放,气流随呼吸出入中耳腔所致。其病因尚不清楚,多见于成年人。中医称气奔耳窍症,病机与气虚耳窍失养、阴虚耳窍失濡有关。

【诊断要点】

1.症状:一般发生于体质虚弱患者,常于劳累后出现耳内闷胀,呼气时耳内哄哄作响,自声增强。可兼有乏力、头昏、失眠等症。

2.体征:鼓膜一般正常,捏鼻深呼吸时可见鼓膜随呼吸扑动,以听诊管从患者耳道可听到深吸气的呼吸声。

3.功能检查:听力正常或有轻度传导性聋;咽鼓管功能测定,鼓膜声顺值增大,鼓室压曲线为超限型,可见到呼吸时波浪型压力曲线。

【辨证论治】

1.气虚耳窍失养证

[主证] 自声增强,耳鸣,劳而易发,伴倦乏力,易感冒,纳差,面色不华或萎黄。舌质淡有齿痕,脉虚弱。

[治法] 补中益气,升阳固窍。

[方药] 补中益气汤[ ]加减。

黄芪 炙甘草 党参 陈皮 柴胡 升麻 当归  白术 葛根

[加减] 耳胀满感明显者,加枳壳、石菖蒲;纳差便溏加砂仁、茯苓、神曲;腰膝酸软加杜仲、巴戟天、菟丝子;病程久者加丹参、归尾、鸡血藤。

2.阴虚耳窍失濡证

[主证] 自声增强,耳鸣,每于气候或环境干燥时症状加重或明显。伴鼻咽干燥感,干咳少痰,形体瘦弱,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滋补肺肾,养阴润窍。

[方药] 麦味地黄丸[ ]加减。

生地黄 山茱萸 淮山药 丹皮 泽泻 茯苓 麦冬 五味子 桑椹 枸杞 沙参

[加减] 腰膝酸软者加牛膝、杜仲;头晕加天麻、白蒺藜;失眠加柏子仁、枣仁;五心烦热加知母、黄柏。

【外治】

1.吹药法:用1:4水杨酸粉与硼酸粉合剂经导管吹入病侧咽鼓管, 可使咽鼓管咽口处充血肿胀以减轻症状。或吹入瓜蒂散(瓜蒂、赤小豆、丁香各适量,研粉)、如意金黄散[ ]。3天吹1次,5次为1疗程。

2.烧灼法:用30%莞酊或10~20%硝酸银、2~10%三氯醋酸, 涂咽鼓管咽口,使产生疤痕,缩小管口,每周1次,3周后无好转可再重复1次。

3.局部注射法:用特长注射针在窥鼻镜下经前鼻孔于咽鼓管隆突前区注入自家血清或50%葡萄糖,或聚四氯乙烯糊剂、硅橡胶,以局部稍隆起为度,使咽鼓管开口处变狭窄,必要时于1~2周后重复1次。

4.腭帆张肌移位术: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针灸治疗】

主穴取听会、听宫、翳风(均患侧),气虚证加刺足三里、关元、公孙、太渊;阴虚证加刺肾俞、肝俞、照海、太溪、三阴交、关元。补法,每天1次。

【预防护理】

1.加强营养,增强体质,积极防治全身慢性疾病及鼻、咽部疾病。

2.调理情志,勿过度紧张、疲劳。

附:谭敬书教授医案(一例)

王某某,男,39岁,技术员。1980年8月26日初诊。主诉右耳胀闭不适感,过劳、多言或高声朗读则症状加重,伴耳鸣、听力减退,吞咽时耳内“拍拍”作响,历时二月余,经治疗未效,并见面色萎黄,头晕,倦怠乏力,食欲欠佳,舌质淡嫩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缓。检查见右耳鼓膜混浊,捏鼻吸气和呼气时可见鼓膜内外煽动,音叉检查呈轻度导音性聋,左耳正常,鼻腔未见特殊,诊断为耳闭(咽鼓管异常开放症),证属中气虚弱,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滞留耳窍,治以益气升清,化浊通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炙黄芪、葛根,党参,炙甘草、升麻,陈皮,白术、柴胡、石菖蒲、川芎、法半夏、茯苓。五剂。

9月2日二诊:服药后症状减轻,守原方十剂。

9月14日三诊:听力基本恢复,但早晨尚有短暂耳鸣,仍不能朗读,若朗读五分钟,即觉耳胀闭不适,头晕。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脉缓。症虽减轻,气虚仍存,仍治以益气升清,佐以通窍。处方:炙黄芪、葛根,党参、白芍药、炙甘草、升麻,白术、柴胡、石菖蒲、当归。十剂,并兼服补中益气丸。

9月26日四诊:诸症悉除,可朗读较久而无耳闭胀不适感,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检查见右耳膜混浊,捏鼻呼气时可见鼓膜向外煽动,吸气时不见鼓膜向内煽动,音叉检查基本正常。嘱常服补中益气丸以巩固疗效。

1981年8月13日,因工作繁忙耳病复发,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逾二月而愈。

按:咽鼓管异常开放症属中医“耳闭”或“耳鸣耳聋”范畴。临床上,本病可从两类证候辨证论治。一是从气虚耳窍失聪认识,多因肺脾不足,中气下陷,清阳不升,耳窍失养,功能失司所致。证见自声增强,耳鸣如风吹样与呼吸有关,或有耳痛、听力下降,每于疲劳或劳累后症状加重或明显。伴倦怠乏力,易感冒,纳差,面色不华或萎黄,舌质淡或有齿痕,脉弱。治宜补中益气,升阳固窍。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若耳胀满感明显者,加枳壳、石菖蒲行气开窍;纳差便溏加砂仁、茯苓、神曲之类健脾;腰膝酸软加杜仲、巴戟天、菟丝子之类补肾强筋;病程久者酌加丹参、当归尾、鸡血藤之类活血化瘀通络。二是从阴虚耳窍失濡认识,多因肾虚精亏,肺阴不足,清阳不升,耳窍失养,功能失司所致。证见自声增强,耳鸣如风与呼吸有关,或有耳痛、听力下降,每于气候或环境干燥时症状加重或明显。伴鼻咽干燥感,干咳少痰,形体瘦弱,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数。治宜滋补肺肾,养阴润窍,用麦味地黄丸,酌加桑椹、枸杞子、黄精益精血;腰膝酸软者加牛膝、杜仲强腰膝;头晕加天麻、白蒺藜祛风定晕;失眠加五味子、柏子仁、酸枣仁之类养心安神;五心烦热加知母、黄柏坚阴降火除烦。

本例患者属气虚耳窍失聪所致。《素问•举痛论》说:“劳则气耗”,患者本为中气虚弱,再加过劳、多言或朗读,更耗伤其气,以至耳窍失于精气之充养,浊气乘虚滞留,故耳闭胀不适、耳鸣、听力减退。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耳闭不可以听”。今用益气升清,化浊通窍之法治之,使清阳升而精气充,浊阴化而耳窍健,故诸症悉除矣。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李凡成教授
主任医师耳鼻咽喉科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李凡成专家的投票,若您是李凡成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李凡成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