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率:普通人群非饮酒引起的脂肪肝病发病率10%-24%,肥胖人群57.5%-74%;儿童2.6%,肥胖儿童22.5%-52.8%
病因:饮酒、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
临床表现:
大多数脂肪肝无不适表现,多见于年龄41~60岁,女性多于男性。
主要的临床表现有:腹部不适、右上腹隐痛、乏力;医生查体可以发现:肝大、脾大、蜘蛛痣。
大量饮酒引起的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单纯性酒精性脂肪肝均为肝硬化前期病变,前者约50%将发展为肝硬化。
非饮酒引起的脂肪肝的肝硬化进程慢、机率低,需在急性肝炎基础上才会发展至肝硬化;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并存的中年女性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较易发展为肝硬化。
•导致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肥胖:1)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2)腰围/臀围比值: 男大于0.94;女大于0.9;3)腹壁皮下脂肪厚度>3cm,4)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 ) 高于25(女)、27(男),高于30者发生脂肪肝危险性是正常人的4.6倍,尤其躯干肥胖者(即“啤酒肚”、“将军肚”)
•糖尿病:1)约40%的2型糖尿病病人合并脂肪肝,接受胰岛素治疗者脂肪性肝炎发生率增加;2)1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仅仅4.5%,多见于儿童;3)约60%脂肪肝患者合并糖尿病,脂肪性肝炎的发生率比无糖尿病者高2-3倍
•高甘油三脂血症:1)X综合征:有家族病史,同时有肥胖、脂肪肝、高血压伴高胰岛素、高甘油三酯血症;2)无肥胖或糖尿病者,高胆固醇血症对脂肪肝影响不明显;3)20%-9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高脂血症;4)一半的高脂血症病人有脂肪肝,主要是高甘油三酯血症
•胰岛素抵抗: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人血液胰岛素、血糖水平显著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下降;2)对中、重度肥胖患者而言,胰岛素抵抗、高血压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情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饮酒:1)酒精量(g)估计:酒精饮料(mL)=酒精含量(%,即酒的度数)乘以0.8;2)很可能损害肝脏的饮酒量:男性每天饮酒量高于80g,女性略低,连续5年以上;或2周内有暴饮史
•药物:常见药物:四环素、乙酰水杨酸、糖皮质类固醇、合成雌激素、钙通道阻断剂、胺碘酮、三苯氧胺、氨甲喋呤、可卡因、Perhexiline maleate、Valproic acid、抗病毒药物(齐多夫定、Didanosine、Fialuridine)
•如何及早发现脂肪肝?
•1)在不明原因无症状ALT升高病人中,90%为非饮酒引起的脂肪肝
•2)超声波检查:是首选诊断方法,当脂肪含量30%以上时,B超可能发现脂肪肝;当脂肪含量达50%以上,90%以上病人可通过B超检查发现脂肪肝
•3)CT 检查
•4)肝脏活检:最敏感的检查方法,同时判断今后发展趋势,预测肝纤维化、肝硬化发展可能性,也可鉴别局灶性脂肪肝与肿瘤
脂肪肝的自然发展过程:
•脂肪肝发展结果与组织损害严重程度有关,28%肝损害持续发展,59%无实质性改变,13%肝损伤可以改善或消除,少数病例由脂肪变性向脂肪性肝炎发展,甚至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大多数发展结果良好,单纯性脂肪变性预后优于脂肪性肝炎、进展性肝纤维化
如何治疗?
一、基本原则
•治疗原发病
药物性、碱中毒、肉碱缺乏状态、甲亢或甲减、Wilson病、重症贫血、慢性心肺功能不全
•饮食治疗,纠正营养失调
•维持理想体重及必要身体锻炼
•维持相对正常的血脂及血糖水平
•行为纠正及自我保健意识教育
•防止肝细胞坏死、炎症及纤维化
二、饮食治疗
•饮酒引起的脂肪肝:禁酒、纠正营养不良状态
高热量、高蛋白饮食,补充少量维生素,减少单糖和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有适量必需脂肪酸,脂肪不超过总热量15~20%
•与肥胖相关的脂肪肝
1)低热量饮食(600~1200Kal/d),配合运动,中度活动者1200~1800Kal/d;脂肪宜用植物油,糖尿病或高脂血症者低胆固醇、高纤维素饮食
2)饮食指南
推荐食物 限制食物 尽量少吃食物
谷类 全麦面包/麦片/馒头全蛋面条油条/甜点/方便面/炸薯条
奶制品 无脂牛奶/酸奶低脂牛奶全脂奶/雪糕/朱古力
肉类 兔肉/去皮鸡肉瘦牛/羊肉排骨/猪蹄/鸭/鹅/肥肉/香肠/内脏
蛋类
2-4个/每周蛋黄/咸蛋
鱼类 各种鱼(蒸、煮)
乌贼/咸鱼/罐头油/浸鱼
贝壳类 扇贝虾类/淡菜黄油/猪油等动物油
油类 豆油/香油/菜油花生油/色拉油 黄油/猪油等动物油
豆类 豆腐/大豆制品罐头豆类熏豆腐干
水果/蔬菜 新鲜蔬菜/水果罐头水果咸菜/腌菜/果汁饮料
坚果类 核桃/杏仁/栗子花生椒盐核桃
饮料茶/水酒/低脂饮料巧克力饮料
减体重(I)
•体重减少速度相当重要,对肝损害改善、恶化起关键作用
•对重度脂肪肝病人,减肥速度不宜太快:短期内减肥速度太快(>5Kg/月)可促进肝脏炎症、汇管区纤维化、胆汁淤积;电解质紊乱、高尿酸血症、酮症及体重反跳;建议减肥速度:儿童0.5Kg/周、成人1.0Kg/周
•减重可改善肥胖伴同的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使脂肪肝消退;每降低1%体重转氨酶下降10%,4~6个月内减重10%可使转氨酶复常
三、运动疗法
•适应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导致的脂肪肝
•心率达到一定标准(20~30岁130次/分; 30~40岁120次/分;60~70岁110次/分),持续10~30分钟,每周3次以上
•每天锻炼热量消耗300Kal 4个月,可减轻4.5Kg
•运动疗法祛除的主要是腹部、内脏脂肪,伴随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改善糖耐量
•运动效果
较长时间持续运动使肌肉有选择性地将脂肪作为能量主要来源,从而促进脂肪分解,导致脂肪蓄积减少,以腹腔内脂肪为明显
增加肌肉对胰岛素敏感性,肌肉氧化能力增强,血液内葡萄糖利用率增加,防止多余糖向脂肪转换
降低血液甘油三脂浓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后者减少血脂在血管中沉积
运动疗法不适合人群:
•恶性营养不良、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足、胃肠外营养、全身消耗性疾病及药物、酒精、毒物性脂肪肝等不宜运动疗法
•怀孕引起的脂肪肝、 Reye综合征应限制活动
•合并心、脑血管性疾病、肾病、肝硬化的营养过剩性脂肪肝应限制运动量
•继发性肥胖症不宜多运动
•肥胖度70%以上者先给予药物减肥,待体重减轻至肥胖度50%以下再开始运动疗法
运动处方
•运动种类:
有氧运动,如慢跑、中快速跑、骑单车、上下楼梯、爬坡、羽毛球、跳舞、游泳
•运动强度:
心率至少100次/分以上,不超过180-年龄
•运动持续时间:至少15-20min
•实施时间带:
下午或晚上,饭前或饭后60-120min
•实施频率:每周3-5天
四、药物治疗:
•胆碱及L-肉碱: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多价不饱和卵磷脂:不能戒酒者慎用
•S-腺苷蛋氨酸:适合于恶性营养不良、肝毒素、酒精性脂肪肝
•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牛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C、E、硒有机化合物、氨基类固醇衍生物
•氨基酸:适合恶性营养不良、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
•熊去氧胆酸:需治疗半年以上
•水飞蓟素
•降血脂治疗:肥胖症、糖尿病导致的脂肪肝伴高脂血症经原发病、饮食、运动治疗3月后血浆胆固醇高于6.46 mmol/L或甘油三酯高于2.26mmol/L者可考虑降血脂治疗
•降血脂药物:1)高胆固醇血症:血脂康、辛伐他丁、普伐他丁;2)多烯不饱和脂肪酸:多烯康、脉乐康、鱼油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