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主任谈脊髓空洞症的正确治疗方法
标签:论文精选

在我们脊髓空洞症专科常可看到有这么一类病人诊断是非常明确的,第一有脊髓空洞症,第二有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可以说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属于先天因素,而脊髓空洞症是后天发展后天形成的。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打个比方:就像一棵种在石头地上的树一样,树根被石头卡住压住了,时间养分就不好了,再往后树心就空了。所以这个病既有先天原因又有后天因素,这是一个重要的结论。

关于病情的程度,根据出现的症状。空洞的形态和发病时间我们专科通过专业的临床评分可以划分归类,那分为早、中、晚期,比如出现肌肉萎缩无力的这类病人,多属于中期。发展的后果可能会出现无力加重,吃喝拉撒睡洗行这些日常自理项目都需要人照顾,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发展到残损和瘫痪的程度,但是发展的速度越快风险就越大。

正确的治疗有以下几方面需要做好,首先,我们要定一个大的方向,应该重视、及早做干预,“等、靠、拖”带来的后果就是“重、大、残”。其次,具体方案的主要内容就是正确手术治疗的同时结合良好的康复保养。就像给一颗空心树处理根部压着的石头一样,根培好了,不浇水施肥肯定是不行的;如果不护根培土,光浇水施肥也濡养不到树体。所以手术要和康复结合好了。第三,在具体方法上,我们的手术方式是微创手术,概念定位为整形修复,而不是单纯减压和切除正常结构,所以这是一个修复性手术而不是破坏性的手术。提到手术风险问题,我们有量化评价方法和一系列安全的措施,所以能做到安全和有效这两个治疗目标。我们近5-6 年在两千多例的手术经历当中,没有出现过安全性的问题,就像我开飞机你坐飞机,我们一起安全起飞,一起安全降落一样,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一系列的安全控制手段,安全性是有技术保障的。

关于疗效的问题,可以这么说:有的症状手术后可能恢复的快,有的症状可能恢复的慢,那么需要做好康复保养这样一个过程,具体讲就是要学会和落实怎么休息、怎么营养、如何做中医体质调理以及和我们怎么联系等等内容,最后总结一句话:治疗脊髓空症的好方法就是正确的手术加上良好的康复。

专科建立多年以来, 我们倡导实施的微创枕大池重建术主要应用后枕颈小切口, 在显微镜或内窥镜下进行枕大孔区畸形状态的整形和修复重建。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 精确细致的外科手术, 进行颅底结构整形, 重建枕大池空间, 改善脑脊液循环, 解除后颅窝畸形状态, 从根本上消除病因, 阻止病变的发展与恶化。 手术后枕大池恢复, 脊髓空洞缩小或消失, 症状消失或改善, 临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至今各类微创手术己逾4800余例,收效良好。特别是微创手术具有切口小、 损伤轻、 愈合快、 恢复好的特点, 医疗费用也明显减少。

应用微创手术治疗脊髓空洞症及相关颅颈交界区畸形病变取得良好效果。所谓“微创术式” 即应用后枕部1.5~3厘米长的小切口(传统术式切口一般长达8-15cm), 使用特制的显露器, 完成枕大孔区畸形结构状态的显微手术操作---在软膜下切除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并保持蛛网膜的完整性, 达到内环境稳定、 解剖层次复位和改善结构-功能关系的手术要求。

微创枕大池重建术在术前可以仅进行局部剃发(在后枕部, 约有半张名片大小)而不必剃光头, 很受女性患者青睐。 由于女性长发的掩盖, 切痕深藏不露。既便是短发或少发的男性, 细小的切痕也不甚明显。 与国外同行手术局部剃发相比, 剃发更少, 切口更小。 另外, 整个手术过程出血量约20-30ml, 与入院后化验检查的抽血量相当, 这在传统的开颅手术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微创枕大池重建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由于据有切口小、 损伤轻、 愈合快、 恢复好和费用少的特点而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微创手术的方法使手术安全性有了技术保障, 术后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二次手术率未超过1%, 治疗有效率大大提高。

这种独特的微创手术的理念定位在于整形和修复。 微创手术除了切口小, 组织损伤轻微之外, 关键操作是硬脑膜和蛛网膜的处理方法, 即缝合或扩大修补硬脑膜, 对蛛网膜也必须予以保护和缝合。 因此, 微创手术的理念定位在于针对枕大孔区畸形状态的整形和修复, 而非简单的后颅窝减压或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 由于各项操作均为修复脑脊液循环通道而为, 如枕大孔后缘扩大、 小脑下疝切除、 硬脑膜和或蛛网膜缝合等, 均针对重建枕大池这一目标, 所以称之为微创枕大池重建术, 因为整形和修复是重建理念的两个内涵, 整形重在结构重建, 而修复强调功能重建。 在微创原则下落实整形和修复的手术目标, 除避免和减少损伤的基本要求之外, 特别强调维护神经系统内环境的完整和稳定, 即硬脑膜或和蛛网膜的处理方式非常关键, 这是神经系统内环境的两道屏障, 必须予以缝合或扩大修补。

所谓“微创手术”即应用后枕部1.5-3厘米长的小切口(传统术式切口一般长达8-15cm),使用特制的显露器,完成枕大孔区畸形结构状态 ---Chiari畸形的显微手术操作----在软膜下切除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并保持蛛网膜的完整性,达到内环境稳定、解剖层次复位和改善结构-功能关系的微创手术要求。(摘自《脊髓空洞症康复保养手册》第54页:微创技术 安全有效)

术中将厚度只有0.1毫米的蛛网膜进行显微缝合技术,已不仅是简单的医学技术,已然体现出细致而精确的艺术特点。2012年始,美国TCI(美国下疝畸形研究所,国际二家脊髓空洞专科之一)的专家PoIo Blogneze教授运用这种微创技术,收到了几乎零缺陷的良好效果,已专门独家成立下疝畸形微创治疗中心。

微创手术六大优势

优势1 切口小。1.5-2厘米长的小切口,创可贴式手术。

优势2 局部剃发。在后枕部剃发区仅半张名片大小。

优势3 损伤轻,反应小,整个手术过程出血量约5-15ml。

优势4 枕大池重建,改善改善结构-功能关系,脊髓神经无创。

优势5 术前MRI测量后颅窝容积,术中B超精准量化评价,确保重建效果。

优势6 愈合快、恢复好、花费少。只需住院8-10天。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脊髓空洞症通常要与以下疾病鉴别诊断:1.颈椎骨关节病颈椎骨关节病虽可有上肢的肌萎缩及节段性感觉障碍,但无浅感觉分离,根性 ...
    张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脊髓空洞症的形成原因如下:1.先天性脊髓神经管闭锁不全:本病常伴有脊柱裂、颈肋、脊柱侧弯、寰枕部畸形等其他先天性异常。2. ...
    张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脊髓空洞症是脊髓常见病之一,它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主要发病是先天性脊髓神经管闭锁不全、脊髓血液循环异常,引起脊髓缺血 ...
    晏怡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脊髓空洞症,这种病大家听过的一定没有几个,但却是对健康有着严重损害的疾病,其病变特点是脊髓内形成管状空 ...
    别小华西安市红会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无论做任何事情,找到一些小窍门总是能提高效率,也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对于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来说,术后的复查也是一件麻烦 ...
    晏怡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涉及到脊髓空洞治疗的话,首先必须明确造成脊髓空洞的原因。 造成脊髓空洞的病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有几类,比如常临床 ...
    晏怡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刘勇专家的投票,若您是刘勇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刘勇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