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介入是治疗三高的好方法
标签:媒体报道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巨大变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的患者与日俱增。 临床发现,大多数患者并非单纯性的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高血脂,三者往往是伴生的。这就是医学上常说的“代谢综合征”,我们平时俗称“三高”。 近年来,“三高”发病率急剧增高。在我国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做的调查表明,“三高”患病人数约占城市总人口的百分之一,男性高于女性,北京男性患病率竟高达30%! 我们都知道,得了“三高”,意味着终身服药。比如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服药,一旦停药,血压、血糖就会波动、上升,十分危险。 近年来,国内有专家指出,中医药治疗 “三高”的效果不错。为此,我们邀请了杭州泰仁堂中医门诊的姚立博士,为广大读者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医药治疗“三高”的优势。

脾、肝、肾是“三高”发病的关键脏器

传统中医没有代谢综合征这个名词,也没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说法。但是中医有治疗“三高”疾病的悠久历史,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参考“消渴”、“胸痹”,“眩晕”等病症进行论治。 姚立博士告诉笔者,“三高”都和肾、脾、肝三大脏器有关系,以痰浊瘀滞为根本病因。“肝主疏泄,脾主运化。”如果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脾肾不足,就容易得“三高”。 比如高脂血症在中医属于痰浊、湿阻、瘀血范畴,以脾虚、肾亏为主,实则多为痰瘀胶结。高血压有一种类型就是肝阳上亢,患者经常会有头晕胀痛,面红目赤,目胀耳鸣,急躁易怒等。 三高患者大多数都有饮食不当的坏习惯。中医常说“脾司运化”,脾的运化包括消化水饮和食物,输布水谷精华,向上输送到心肺,然后供养全身。姚博士说:“长期暴饮暴食,会加重脾胃的负担,最终导致脾运化的功能下降,脾气郁滞,食积不化,运化不健,水湿不化,津液不布,湿痰浊邪内生,引发三高。”

长期西药控制“三高”副作用大

说到治疗“三高”,西药是绝大多数患者的首选,因为它们见效快,能在短时间内将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降下来,但是会带来相当大的副作用。临床常用的抗“三高”药物,部分患者会出现干咳、头痛、水肿、肝功能异常等,长期用会损伤人的肾、肝脏等重要器官。 且西药治标不治本,因为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三高”的本还远未搞清,只能治标,亦即控制为主。拿降压药物来说,西药降压主要是单纯围绕血压展开,从扩张血管、利尿、阻断受体、酶阻滞等方面入手,不综合调理,只单纯降压。服药则血压下降,停药则血压升高。而且一旦吃了就需要长期乃至终身服药,一停药各种指数都会波动、上升,有些药物服用时间长了以后还会失去效果,需要换一种更好的药物,甚至两三种药物一起吃。大部分患者很难坚持下来,停停吃吃,造成反弹,更加难以治疗。

早期中药介入是治疗“三高”的最好机会

姚博士告诉我们,中药介入治疗“三高”的最好时机是患病初期,如果能控制住,而且饮食、运动方面配合得好的话,不仅可以延缓用西药的时间,甚至无需再服用西药。 对于已经长期服用西药的病人,也可以试一试中医。很多患者因为长期服药导致一种药已经起不到很好的效果,需要二三种药物联用。如果用中药调理,虽然仍需服用西药,但可减少西药的剂量,可以减少服用西药的种类,还可以调理因长期服用西药而受损的器官,减轻西药的毒副反应,并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 高血压需要熄风平肝,用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部分效果非常不错;高血糖患者除饮食控制外,可选用玉米须、生地、铁皮枫斗等进行药食同补;对血脂高患者则采用决明子、生山楂等进行活血降浊。因此较西医相比,更具灵活性。 50来岁的老郑今年体检检查出来甘油三酯达到14mmol/L,让他吓了一大跳,要知道正常情况下超过1.8 mmol/L就算是高血脂了。老郑经朋友介绍来到泰仁堂请姚立医生看病,中药吃了一个多月,甘油三酯下降到7 mmol/L。还有一位60多岁的高血糖女性患者,血糖超过7 mmol/L,中药调理一周后就下降到6.15 mmol/L。姚博士提醒广大患者:“一开始效果会比较明显,但需要一段时间巩固疗效,不能因为中药味苦难服就半途而废。”

中药治疗可逆转器官损害

长期患有三高会对身体其他器官造成伤害,比如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属中医“尿浊”、“精气下泄”范畴,造成肝肾阴虚,进而产生瘀血、痰浊等产物。中药调理可以使用生地、熟地、杜仲等药物施治,则可补肾气不足,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尿蛋白等,达到减轻肾脏损害的目的。 高血糖本身虽然不致命,但它引起的并发症却是致命的: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如胰腺功能衰竭、肾功能受损、神经病变、失明、足部溃烂等等。高血脂会导致脂肪肝乃至肝硬化、冠心病,同时也是诱发脑卒中、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等导致植物人、瘫痪、死亡等的主因。患者不必恐慌,这些并发症均可通过中药调理减轻危害。

控制“三高”更需要病人配合

姚博士说,中医讲究“治未病”,对“三高”疾病的控制,除了药物治疗,更应当以预防为主,改掉不良生活习惯。 “三高”病人应该注意控制饮食。要控制能量的摄入,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糖升高。限制脂肪的摄入,烹调时,选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高血压病人应当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高血压患者还应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应逐渐减至6g以内。适当地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等。 运动对“三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最好是坚持做到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等。 姚博士同时提醒广大患者,如果选择中医治疗“三高”,需要坚持两三个月时间持续吃药,作为观察期,切不可断断续续,或是看到稍有好转就停药。 姚博士还说,有些患者,尤其是高血脂患者,因为发病隐匿,大多没有临床症状,患者自己不会有明显的感觉。所以大家应该定期做一次体检,尽早发现疾病,以免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

姚博士,家学渊源

看上去年纪轻轻的姚立可以说是业内治疗“三高” 疾病的一位专家了,他是省内鲜见的能够综合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医生。 姚立大学期间先学习了西医临床专业,打下了扎实的西医理论基础。攻读硕士期间,他专门进行了抗高血压中药的药理学研究,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药理。现在,已是中医内科学博士的姚立在浙江中医药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定期到泰仁堂坐诊。 谈起为什么从西医转行中医,姚博士告诉我们四个字:家学渊源。姚立的父亲是浙江省名中医姚真敏。姚老医生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治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更年期综合征、老年痴呆症、痛经、月经不调等症。 姚立受父亲影响,从小就对中医有着浓厚的兴趣,读书期间一直跟随父亲抄方学习十多年,不仅秉承父业,传承了父亲的很多经验方,积累了丰富的诊治心得,自己在学术上也非常有造诣,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人体的一些生理功能或病理现象呈明显的昼夜节律。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很多药物的作用和毒性、不良反应与人体的生物节律有着极其 ...
    刘正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 高血压脑干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般来说的话是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的,多见于50~60岁的老年人群患者的, ...
    张洪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高血压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健康状况和临床问题。它不仅是其一种疾病,更是心、脑、肾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不论其病因如何, ...
    王安宁宁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全科
  • 人体温的高低,代表身体的代谢状态。若是体温高,代谢则快,反之则慢。如体温低人多胖,体温高人多瘦。 呼吸的快慢, ...
    武学文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中医科
  • 我国规范使用阿司匹林的专家共识建议,以下情况可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 (1)患有高血压且血压控制在150/90 mmHg ...
    周联生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 摘要:高血压病是目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且患病率呈逐年上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可平 ...
    徐琛景德镇市中医院急诊科
姚立教授
无职称心血管科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姚立专家的投票,若您是姚立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姚立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