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发病率 10年增3.5倍
标签:肿瘤

胰腺癌,取代肝癌而被世人称为“癌中之王”。不久前,胰腺癌也刚刚夺去了“苹果教父”乔布斯年仅56岁的宝贵生命,而乔布斯的离世也给每个生活在高压状态下的白领人士敲响了健康的“警钟”。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胰腺癌发病率正悄然上升。而根据深圳市慢病防治中心的统计,近10年来,深圳胰腺癌的发病率增长了3.5倍,上升趋势明显。而由于早期诊断率低、手术可切除率低、死亡率高,胰腺癌亟需引起重视和警惕,而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癌症的第一要务。

患者低龄化趋势明显

有数据显示,在我国,近20年来,作为消化系统的主要癌症胰腺癌发病率增加约4倍,目前男性发病率达6/10万,女性发病率达4/10万。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慢性病防治科主任彭绩表示,根据深圳市恶性肿瘤监测系统资料分析,1999年全市胰腺癌发病16例,发病率0.4/10万(按常住人口400万计算)。而2010年,全市胰腺癌发病126例,发病率1.42/10万(按常住人口890万计算),尽管发病率较全国低,但10年间增长3.5倍,上升趋势明显。

专家表示,由于胰腺只有70到100克大小,所以胰腺癌早期诊断非常困难,加上早期表现症状主要为消化不良等症状,导致被当做胃炎或肝胆疾病治疗,有所延误,发现时往往已是晚期。晚期胰腺癌患者中,只有不足20%具有手术机会。患者总体的5年生存率只有5%,远远低于甲状腺癌的90%、乳腺癌的80%、大肠癌的60%、胃癌的50%、食管癌的12%,甚至是有“癌王”之称的肝癌的10%。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李明淑告诉记者,胰腺的位置位于胃的后方,附近还有肝胆组织,十分隐蔽,一些较肥胖的患者做B超时甚至无法看清,所以发现时往往较晚。加上胰腺癌的恶性化程度高,一般晚期患者仅有6个月的存活时间。临床上的胰腺癌患者从过去的老年人向中青年转移,低龄化趋势明显,“患者中不乏30、40岁的人,大多与个人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乔布斯能够在2003年发现胰腺癌后存活了8年,就是因为他在早期发现并于2004年实施了手术切除肿瘤。”李明淑表示,尽管乔布斯最后死于胰腺癌复发,但他的较长存活期证明了胰腺癌的早发现、早治疗还是十分必要的。“早期发现的胰腺癌第一选择还是尽早手术切除肿瘤,随后再进行化放疗或者靶向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

应视胰腺癌为可治的慢性病

据悉,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低、手术可切除率低、死亡率高。但是,不能进行手术或者不适宜手术的胰腺癌患者也并不等于“死路一条”。80岁的谭老伯是一名胰腺癌患者,目前他行动自如、精神矍铄。但是,2010年9月,他在体检时发现了胰头区有一个2厘米左右的肿块,被诊断为胰头癌。“家人带我去了多家医院,甚至去了广州,做遍了B超、PET/CT和磁共振,医生都建议我做手术。”谭老伯说,但已届80高龄,家人和他都不愿意再进行手术,只能采取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

“可能因为我年纪比较大,对癌症看得轻一些,能多活一天是一天。”谭老伯表示,当时自己的主治医生、二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邓旭光也是这样告诉自己的,癌症并不等于死亡,只是一个复杂难治的慢性病,可以争取长期“带瘤生存”。在住院期间,谭老伯见到了肝癌带瘤生存8年依然健在的患者,更加增强了他的信心。

经过了中药口服与中药穴位及静脉注射抗癌药物相结合,中医攻邪与西医提高免疫和对症支持疗法相结合后,谭老伯的腹部隐痛、乏力、食欲差、失眠、头晕等症状都明显好转。2011年3月初,谭老伯在二院中医科第二次住院期间作了胰腺彩超复查,结果显示“胰头部位未见明显肿块声像”,肿瘤标志物人糖连抗原199复查也显示指标明显下降。

邓旭光表示,尽管肿瘤明显减小,但为了巩固治疗,谭老伯还需每隔两三个月到医院进行复查。“癌症的发生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从正常细胞发展成原位癌,在发展成侵袭性癌一般需要10到30年的漫长时间,所以癌症现在被视为一种慢性细胞病。不论是胰腺癌,或者其他癌症,患者都应该将对待癌症的看法从绝症转变为可治的慢性病。”邓旭光也强调,保守治疗不等于不治疗、消极对待,而是一要针对局部病灶治疗,二要注重整体调理。

如何有效预防胰腺癌呢?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专家提出“戒烟限酒、合理膳食、科学运动、心态平衡”16个字的口诀。专家认为,癌症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坚持不吸烟、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的生活方式和防治有关的感染,可预防40%的癌症。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远离危险因素是预防癌症的第一要务。首先,从饮食上少吃高热量食物,尽量选择粗粮;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因为加工肉类容易产生苯并芘和亚硝酸盐等致癌物;尽量少吃剩饭菜;少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辛辣、高盐、高糖食品。

专家表示,每天争取运动30分钟,即使不能每天坚持慢跑或有氧运动,也可以用爬楼梯、拖地或者步行来代替。为了早发现胰腺癌,40岁以上的人、肥胖者或者有胰腺癌家族史,突发糖尿病,反复发作性胰腺炎,吸烟、大量饮酒、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和长期高脂饮食的高危人群都应该每年到正规医院接受一次腹部彩超检查。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胰腺癌发病率越来越年轻化,因为工作压力大、环境污染、饮食结构和习惯改变等原因,造成我国胰腺癌出现年轻化趋势。所有预防胰 ...
    熊英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放疗科
  • 在我们身体上腹部深处有一个非常不显眼的小器官-胰腺。胰腺虽小,但作用非凡,它是人体中重要的器官之一。因为它是一个有外 ...
    孙全新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放疗科
  • “陀螺刀(第五代伽马刀)是肿瘤放射治疗领域革命性的突破”,这是国际放疗界给予陀螺刀在缩短放疗时间的同时提高准确度,在改 ...
    孙全新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放疗科
  • 胰腺癌是较常见的消化类恶性肿瘤,病情发展迅速,多种治疗手段效果不尽如人意,预后极差,因此被称为“癌中之王”。据美国癌 ...
    孙向东解放军81医院副主任医师放疗科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少见的、具有恶性潜质的肿瘤,约占所有胰腺肿瘤的l%,胰腺囊性肿瘤的3%。近年来其发病率明 ...
    钱祝银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普外科
  •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空气质量的下降,各种疾病找上门来。癌症的发病率也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越来越高。癌症带来的伤害很 ...
    钱祝银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普外科
邓旭光教授
主任医师中医科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邓旭光专家的投票,若您是邓旭光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邓旭光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