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乳腺癌的早期防治与乳腺疾病调查的关系
标签:医学科普

摘要 目的:以乳腺癌防治为目的进行乳腺疾病普查工作,探索乳腺癌的早期发病因素与早期治疗的关系。方法:应检妇女先填写调查登记表,后询问病史、作乳房扪诊手检、作红外线扫描检查、针吸细胞学穿刺涂片、钼靶软组织摄片、部分作病理组织学切片检查。结果:查出恶性肿瘤251人,发病率63.4410万人。结论:调查结果说明:3040岁妇女的良性乳腺病发病率较高,4050岁的乳癌发病率较高,与职业的关系似乎文化水平高的妇女发病率较高,生活条件好的、生育少不哺乳的女性发病率高,初潮年龄大的、月经周期短的、头胎年龄高的发病率高,良恶性疾病均与乳头内陷、溢液、发育不良、急慢性炎症、积乳、外伤、增生等因素有关。提出了乳腺癌与乳腺疾病的防治问题,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着特殊意义。重视乳腺癌治疗新观念的提出:个体化治疗、新辅助化疗、保乳疗法、综合治疗等是乳腺癌治疗的希望。

关键词 乳腺癌;乳腺疾病;早期防治

乳腺癌多发生在4060岁之间的女性,西方国家常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我国许多地区约占女性恶性肿瘤的二、三位,几乎己被公认。乳腺癌的发病和内分泌功能的紊乱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期表现为乳房上长有肿块,一般没有疼痛,少数可感到胀痛或刺痛。此外,乳房肿块除有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之别,尚有非瘤良性病非常常见,均需严格鉴别区分,为此,我们于2002年至2003年间,进行了一次以防癌为目的的许昌市已婚妇女抽样乳腺病调查研究。并于2004年前后对查出的肿瘤与非瘤病人作了一些治疗,在此谈一些看法。

1 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驻许昌市厂矿、机关、家属中20岁至60岁已婚妇女,较大单位女职工在千人以上的有许昌卷烟厂、继电器厂、轻机厂等12家厂矿。调查方法为:以肿瘤科为主干,病理科、放射科、妇产科相关技术参与。门诊办公室配合工作,由被调查单位工、青、妇组织在职职工、20岁以上的女职工家属,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分组到普查站应检。地()市直机关、医药站、魏都区等9个机关,由办公室组织女职工参加防癌体检,工矿、机关共查人数13600人。

方法:应检妇女先填写调查登记表,后由调查组询问病史、就诊情况,逐个作乳房扪诊手检、大部分有关疾病作纤外线扫描检查,有阳性体征者全部作针吸细胞学穿刺涂片与钼靶软组织摄片,部分作病理组织学切片检查,个别作磷32吸收率检查,并参考外院的液晶热图象、冷光透照、干板摄影、计算机照像等诊断,结果记人登记表。

2 结果分析

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上世纪末统计)占各种疾病构成比的第四位,乳腺癌的发病为2.2210万人口,占各种肿瘤发病的第八位,许昌市分布情况:魏都区发病,查出恶性肿瘤251人,发病率63.4410万人1395629),许昌县发病率62.2t10万人口,禹州市44.7310万人口,长葛市51.7410万人口,鄢陵县50.3410万人口,其中,乳腺痛发病占5.19%,统计在门诊就诊的乳腺疾病中良恶性病变之比为19.51

2002年至2003年抽查的10个厂矿、8个机关单位13600人中,发现乳房良性病288人,乳腺癌13人,分类2乳痛症45人,单纯小叶增生115人,囊性增生35人,纤维瘤32人,纤维腺瘤31人,导管内乳头状瘤8人,单纯癌8人,导管癌4入,其他24人。

1 乳腺疾病与职业的关系

乳腺症

单纯增生

囊性增生

纤维瘤

乳腺癌

一线工人

机关干部

家庭妇女

10

9

21

36

41

31

4

8

21

12

8

9

2

4

7

2 乳腺疾病与年龄的关系

乳腺症

单纯增生

囊性增生

纤维瘤

乳腺癌

2029

3039

4049

5059

18

18

3

0

34

52

22

10

1

8

20

4

19

8

1

1

1

3

6

3

3 乳腺疾病与妊娠哺乳的关系

乳腺症

单纯增生

囊性增生

纤维瘤

乳腺癌

妊娠哺乳

人工喂养

有积乳囊肿

6

19

2

51

56

18

12

3

11

20

5

8

3 讨论

从抽样调查中发现乳房的良性疾病很多,乳腺癌的发病率亦很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癌发病呈上升趋势,依上世纪末统计,上海市为27.810万人,由恶性肿瘤的第四位向第三位第二位过渡,远比许昌市发展速度为快,许昌市已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第六位跃升为二十世纪末的第四位。女性肿瘤中,乳痛与大肠癌、卵巢癌、胆囊癌、胰腺癌、宫体癌平行上升,宫颈癌则明显下降,推测与多量的含脂饮食、生活方式、被动吸烟、激素影响为阳性相关。

我们的调查结果说明:3040岁妇女的良性乳腺病发病率较高,4050岁的乳癌发病率较高,与职业的关系似乎文化水平高的妇女发病率较高,生活条件好的、生育少不哺乳的女性发病率高,另外,还注意到了初潮年龄大的、月经周期短的、头胎年龄高的发病率高,相反,母乳喂养、哺乳时间过长的、流产次数多的发病率则低,发病率低可能有保护因素存在,再者,良恶性病变均与乳头内陷、溢液、发育不良、急慢性炎症、积乳、外伤、增生等因素有关。

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发达,乳癌在中小城市亦开始逐渐由低发区变为高发区,疾病防治的重点也会随之而转移方向。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研究非常活跃,水平大有提高,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热点不断增多,引起了国务院和卫生部的高度重视,两年前提出了全国性百万妇女普查大任务。

4 乳腺疾病与乳癌的防治

为了维护乳房健美、维系母子联系、治疗乳腺疾病、预防乳痛发生,更好地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目的,加强乳癌防治,当今有着特殊意义,建议措施如下:

4.I 积极治疗乳腺增生与乳痛症,尤其在经潮前合理用药,控制高危因素。

4.2 慎用雌激素,限制脂肪饮食,勿对乳房施用药物和物理刺激。

4.3 作好乳房的自我检查和早期医院就诊。

4.4 注意乳头异常分泌物,乳房变形与肿块,及早检查、及时处理。有家族因素者更应提高警惕,加以防范。

4.5 要适龄婚育,自己哺乳,保持内分泌环境平衡。

4.6 改善生活方式,最好不作乳房填允造型。

4.7 定期接受必要的检查,如集体体检、红外光扫描、穿刺、活检、雌激素受体检查、肿瘤标志物化验或软组织拍片等。

4.8 大部分良性疾病可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部分良性肿瘤应手术切除,乳癌则需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手术、放疗、化疗与内分泌治疗的综合疗法,若失去时机则预后极差。

5 几个新观念的提出

乳腺病与乳腺癌作为一个全身性疾病和综合性治疗的代表疾病,在相关研究领域里充满活力,但本文样本不大,治疗例子亦不多,不宜用数据来讨论问题,仅就体会说明以下几个新观念。

5.1 良性乳腺病是乳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外在因素,常由增殖性纤维囊性病变,非典型增生引起,另外乳腺癌基因突变是目前研究较多的高风险因素,所以病因病理因素非常重要。

5.2 局部治疗的趋势是,过去以寻求所谓"不以耐受的最大治疗"的理念转变为现在的“有效的最小治疗”理念,手术与放疗应该是从减轻损伤,简化治疗程序以及注意生活质量等一系列的人性化治疗入手。

5.3 外科治疗提倡保乳疗法,局部切除加放射治疗以降低浸润性和非浸润性肿瘤的局部复发风险。

5.4 前哨淋巴结活枪技术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标志,穿刺组织病理学枪查可能取代切除活检成为以后的主流方式。

5.5 个体化治疗、新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抗Her-2的单克隆抗体(生物靶向治疗)逐步成为现在和未来有希望的治疗手段。

总之,只有作好乳腺疾病的各项防治工作,方能在我国大面积的降低乳癌的发病率,使之高潮和欧美国家一样开始下降。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乳头溢液是乳腺科门诊常见的症状之一,也较易为患者注意,是临床上约10%的患者前来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乳头溢液主要由生理性因 ...
    赵晓东北京医院主任医师妇产科
  • 这是一部分特殊的乳腺癌病人,虽然没远处转移,但是乳房局部病变较重、无法通过手术能彻底切除病灶,或者病灶较大不适合保留乳 ...
    熊英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放疗科
  • 大约7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疗,约有40%的癌症可以用放疗治疗。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 ...
    熊英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放疗科
  • 浙贝母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之一,性寒,味苦,归心经,肺经,具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止咳的作用。对淋巴瘤、肺癌、鼻咽癌、甲 ...
    陈秀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主任医师中医肛肠科
  • 乳管镜—-乳头溢液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一、简介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其原因为导管内乳头状瘤、 ...
    许志亮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普外科
  • 乳腺癌的病因:不育、生育次数少、第一胎足月产年龄晚、初潮年龄早、良性乳腺疾病史、乳腺癌家族史、口服避孕药、放射线暴露等因 ...
    胡凤山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放疗科
许昌市中心医院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刘润森专家的投票,若您是刘润森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刘润森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