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俗称“鼾症”或“睡眠窒息症”,是一种常见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患者睡眠时因维持咽部气道开放的肌肉松弛,气道塌陷狭窄阻塞,出现打鼾和呼吸暂停,发生间歇低氧血症及睡眠结构紊乱。OSAHS缓慢发展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意外,甚至睡眠猝死。统计资料显示,OSAHS在成年人的患病率约4%,中老年肥胖者的患病率高达50%。OSAHS患者疲乏嗜睡、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特别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和安全隐患。世界多国卫生组织已经将其列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
OSAHS的治疗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PAP)是目前国际公认首选的非手术治疗手段,但由于不舒适不方便,患者长期使用的依从性不足50%。是否选择手术治疗?选择何种手术治疗?目前学术界争议较大。现行治疗OSAHS的手术方法有多种,但仍存在许多缺陷,疗效较好的手术创伤大,创伤小的手术则疗效差。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及附属第六医院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中心开展OSAHS临床诊疗工作近20年,进行过多项相关临床基础研究,对OSAHS病理机制提出了“过盈、拥堵、松垮”,“咽部单向辨解剖结构”和“腭咽多重挤压效应”的发病机制新理念,同时还探讨640层容积CT和高速MR动态影像上气道检查、诱导睡眠下鼻咽喉镜上气道动态观察和上气道阻塞定位诊断等新方法。结果显示上述检查新方法,不但能观察到咽部气道狭窄或阻塞的平面,还能直观地显示造成咽部气道狭窄阻塞的成因,对制定OSAHS的治疗方案,特别是手术治疗,有较好的参考价值。自2008年开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张湘民教授与有关单位合作,根据发病机制新理念,在应用和分析研究国外相关微创外科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设计并创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核心技术治疗OSAHS的植入式软腭支撑及舌牵拉治疗装置[1,2,3]。该法克服了Pillar技术因缺乏支撑力,对中重度OSAHS无明显治疗作用和Repose技术牵拉面积小、组织切割效应明显、不可调节松紧度、远期效果不良的缺点。软腭植入体采用具有一定刚性和弹性的医用材料(如医用纯钛或镍钛合金)制成,固定在硬腭上并植入软腭中,约占软腭四分之三的长度,支撑软腭、防止塌陷、维持腭咽通气功能。舌牵拉植入体采用受力面积较大的医用钛网制成,经微创手术植入舌背及舌根粘膜下,再用高强度医用缝线牵拉并固定于安装在下颌骨的调节装置上;调节装置设有松紧按扭,病人自行用手指经下颌皮肤表面按压,即可调节舌牵拉植入体的松紧度。
OSAHS病人睡眠前按压松紧按扭,使舌牵拉植入体拉紧,防止舌肌在睡眠时松弛后坠,保持咽腔气道通畅。晨起再次按压松紧按扭,使舌牵拉植入体放松,恢复舌肌正常运动,不影响吞咽及言语功能。该项目已进行了近5年的前期研究,在做好解剖研究及模拟手术的基础上,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附属第六医院新技术和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应用进口医用钛板(已具备医疗器械市场准入资质)修剪成型,进行了28例软腭支撑术及24例改良舌牵拉术(尚未配备调节装置)大多获得成功。经初步临床观察,大多数患者术后打鼾明显缓解,且几乎无咽异物感和其它不适,也无影响正常吞咽及言语功能,已显示出独特的优点。手术简便,微创,术后反应轻,恢复快。接受改良舌牵拉术的24例阻塞平面主要位于舌咽的中重度OSAHS病例,随访6至36个月。初步观察,伤口大多愈合好,症状明显改善,效果良好。无明显的舌根疼痛、异物感等不适,舌运动、吞咽及言语均基本如常。有15例手术半年后进行了PSG检测,有11例AHI较术前下降50%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