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脑积水用什么治疗方法最好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
脑积水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传统治疗方法采用各种分流术,以脑室腹腔分流术为多用,但分流术的并发症如分流管堵塞、感染等发生机会较多,易导致手术失败。McGirt报告了308例脑积水的分流术因手术失败行分流管调整术528 次,Reinprecht报告了42例脑积水分流术平均每例的分流管调整次数为1.57 次,且病人体内终身留置异物,低龄病人因身材长高还将面临多次换管手术的痛苦。脑室系统是脑内固有空腔,最适于神经内镜手术。梗阻性脑积水是神经内镜手术的主要适应证之一。
1923年Mixter首先报道以膀胱镜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一例非交通性脑积水,在内镜下成功打通三脑室底使其与脚间池相通,并在术后经靛胭脂试验证实此交通的存在。以后半个世纪里,陆续有人应用内镜治疗脑积水,但由于当时设备、技术条件所限,手术效果较差、死亡率较高,加之1951年Nulson等发明了分流术,成为当时脑积水的较好治疗方法,使神经内镜技术处于停顿阶段。
20世纪60~70年代光导纤维技术的发明及HopKins 设计的固体杆镜光学传输系统的出现,人们研制出了外径小、亮度高、性能出色、使用方便的各种内镜设备,到20世纪80年代神经内镜技术才被逐渐广泛应用,其中以治疗脑积水的报道最多。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因其手术简便、较分流术更符合脑脊液生理循环路径,免除置管克服了分流术难以避免的分流管堵塞、感染及分流管外露等并发症的发生,疗效较好,对梗阻性脑积水的远期疗效达90%以上,故多数学者认为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应作为梗阻性脑积水的首选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