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闭塞病变是冠脉介入治疗中最具有挑战性的病变,在其介入治疗过程中既可能出现与非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相似的并发症,如指引导管导致冠状动脉夹层或主动脉根部夹层、血管栓塞(空气或者组织碎片)、分支血管闭塞、心律失常等,也可能出现冠脉血管穿孔或心包填塞。在过去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术者,其闭塞病变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也有可能>2%,急诊CABG术约1%,患者死亡率1%。近年来,随着术者经验的积累和器械的改进,闭塞病变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以Mayo Clinic为例,25年间(1979~2005年)其围手术期死亡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降低(Q波心肌梗死率无变化,2%~3%),急诊CABG由1979年的15%降至2005年的3%(P25%或其绝对值增加>0.5 mg/dl或44.2 μmol/L),而且无其他原因可解释。CIN通常在使用对比剂后24~48小时出现,血清肌酐在5~7后达到峰值,大多数患者可在7~10天恢复正常。CIN预后不佳,据统计其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0%~15%,随访期死亡率高达50%~70%,Levy回顾性分析了16 248 例患者,其中183例患者为CIN,与非CIN患者相比,CIN明显死亡的风险(OR=5.5),因此预防CIN的发生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
Mehran医生对8 44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高龄、合并糖尿病、低血压、肾功能不全、贫血、对比剂用量等因素提出一个非常实用的对比剂肾病风险评分方法,该方法可以简便的预测围手术期对比剂肾病和需要透析治疗的风险。该观察研究中,总CIN发生率为13.1%,随着危险积分的增加,CIN发生率明显增加,当积分≤5分时,发生CIN的危险为7.5%,当积分≥16分时,发生CIN的危险为57.3%(图3)。
目前已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对比剂肾病发生的处理措施包括:围手术期充分水化、使用碳酸氢钠,尽量减少对比剂用量和使用等渗(如碘克沙醇)或某些低渗对比剂(如碘帕醇)等。下列措施非但有益,反而可能增加对比剂肾病发生的风险:使用多巴胺、甘露醇、速尿等。
图3 对比剂肾病发生风险评分系统
(CHF:慢性心力衰竭;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
在CIN的预防措施中,围手术期充分水化至关重要,水化的方式采用静脉水化,非限制性口服补液的疗效不如静脉补液:当给与口服水化时,血清肌酐值超过0.5 mg/dl的比例明显高于静脉水化(34.6% vs. 3.7%)。住院病人静脉水化应于术前3~12小时开始,维持至术后6~24小时(1.0~1.5 ml/Kg/hr),门诊病人水化应于术前3小时开始,维持到术后6小时。Mueller等人发现使用0.45%的氯化钠对患者进行水化时,造影术后48小时血清肌酐升高超过0.5 mg/dl的比例高于使用0.9%氯化钠的患者(0.7% vs. 2.0%,P=0.04),因此目前水化多采用0.9%的氯化钠。关于碳酸氢钠和0.9%氯化钠在预防CIN疗效的优劣目前仍无统一结论,但多数研究显示在降低CIN发生率上,碳酸氢钠可能优于0.9%氯化钠。充分水化必须结合患者的心功能等情况,因人而异进行。N-乙酰半胱氨酸(NAC)可能通过抗氧化效应、抗自由基活性、诱导谷胱氨肽合成、扩张肾血管、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生成和稳定NO来减少对比剂对肾功能的损害。研究表明使用标准剂量NAC(600 mg口服,2/次)的患者其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为11%,而使用负荷剂量(1 200 mg口服,2/次)患者该比例仅为3.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