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学文的医学思想和学术贡献
标签:论文精选

三元医学理论较之以前的医学理论,主要有以下进步:

1 它第一次把中医理论描述的明白。中医理论象一棵树,上面三个分枝,分别是毒、郁、虚。毒又若干枝,叫(风毒、火毒、热毒、疮毒、血毒、湿毒、瘟毒,淋毒、癣毒等,结合病变部位的毒),郁分气血痰湿食水脂的不通畅不流行,虚分气血阴阳的不足。至此,中医的病因病机辩证分型清晰透明,外行能听明白,实现了中医理论的现代化。三元医学理论不再使学医成为畏途,简单明了,甚至是一看就会。

2 三元医学理论成为大道归一,上善若水的医学完美理论。因为三元毒郁虚结合病人综合考虑,就做到了三元归一了。这个上善的理论,使用者溶于心中,象水溶于万物一样,“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医学水平就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因为一是至高之数,三元合一,化大道于无形。

3 这个理论使学中医方便了,听者也明白了。不再受中医辩证难、用药难的困惑了,因为把中医理论彻底的厘清了。

4 三元医学理论使医学理论反璞归真,大道归宗。这个理论也非常符合道家的"大道若无"的概念,也符合道家"无"的要求,尽量使理论简明扼要。这个理论也符合李小龙截拳道的“无”的理念。李小龙曾经认为,“最简单最直接的打击方法,才是最实用最有效的打击方法”。

5 武学文的三元医学理论,要求把医学教科书重新编写,强调编写以三元理论的毒郁虚为脉络。武学文当前曾经把《药物学》、《方剂学》,按三元分类。

6 武学文发展了毒的理论,分清了一些以前似是而非、容易混淆的概念。如风毒,指以感冒为主的毒,火毒是头面口舌为主要症状表现的毒,如口舌生疮,眼目红赤,头昏无力。热毒指发热,血毒是火热出血,或肌肤红斑、锦纹。湿毒指肠胃病,肝病的毒。武学文并提出了淋毒的概念,淋毒指肾、膀胱、前列腺病的毒。并有癣毒等概念。武学文强调分毒的性质和毒的病位,弄清两者就知道如何治疗疾病了。武学文强调温热性质的解毒药和芳香性质的解毒药的应用。武学文第一次提出肠胃炎属于湿毒,使人们有了芳香化湿就是解毒的概念。阳气虚易出现寒毒,有不少散寒温阳药有解毒作用,如丁香肉桂白芷的解毒作用。

7 武学文发展了郁的概述,郁指气血痰湿食水脂在体内的不畅不行不通郁滞的状态。它第一次区别于气郁的郁,在理论上是一个突破。

8 武学文强调补虚药中,温阳散寒药应归于补阳药的范畴。温阳散寒止痛,武学文认为,本质是治阳气虚的方法。

9 武学文强调辩证时,不再以阴阳为辩证的总纲,而是以三元医学理论为总纲。因为这个三元医学理论无所不包,甚至把阴阳辩证也包含了进来。第一次使医学理论可以超越并走出阴阳的樊篱,不受阴阳的约束。如阴毒可说成是寒毒,阳毒定为热毒,还有更多,并没有不可脱离阴阳之事。

10 三元医学理论在辩证上,没有任何病不可辩,消除了以前那些诊断不清,辩证不明,或无证可辩的状态。也消除了以前辩证中每个门派得出不同结论的状态。学三元理论的医师,辩证结论总是出奇的一致,治疗方案更加统一,用药也就达到了一致性。这样最明显提高了治病的效果。

三元医学理论使中医学从阴阳中走出来,进入三元医学时代。非此即彼、非上即下的二元论,终将被强调左中右、上中下的三点论所取代,知道还有“中”这个大概念,因此分析问题不再有偏颇,它的正确性、合理性是不用置疑的。《易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否认了“阴阳生万物”这一说法,三元医学理论符合易家精神。

三元医学理论的进步,归根结底是学习中医的容易,看病时不再一个大夫看完下一个诊断,辩证结果的统一,表明辩证的精准,治病效果大大提高。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热点文章
  • 身体各部位疼痛的出现,让很多人睡不着,吃不好,这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其实,身体上的疼痛是可以治疗的,比如说 ...
    尹相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治医师中医科
  •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及各种软组织损伤等疾病是骨伤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影响人们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重 ...
    尹相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治医师中医科
  • 男性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是可以服用大补阴丸的。大补阴丸(浓缩丸)是一种利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研制的中药制剂,对于治疗阴虚火旺 ...
    陈秀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主任医师儿科
  • 胡庆余堂大补阴丸通用名为大补阴丸(浓缩丸),该药物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制剂,其由五味中药材组方配制而成,对治疗阴虚火旺引起 ...
    陈秀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主任医师儿科
  • 性早熟是指女童在8岁或男童在9岁前呈现性发育征象,一般可分为真性、假性和部分性性早熟这三种情况。孩子性早熟的原因可从现代 ...
    陈秀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主任医师儿科
  • 大补阴丸(浓缩丸)是滋阴降火的常用方,以金元名医朱丹溪据“阴常有余,阳常不足,宜常养其阴”的理论制定,可用于阴虚火旺证 ...
    陈秀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主任医师儿科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武学文专家的投票,若您是武学文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武学文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