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策略
标签:医学科普

HBV感染仍然是我国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由HBV携带母亲在围生期将病毒传播至子代,即母婴传播感染。母婴传播是HBV感染的主要途径,估计 30%~50%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在我国,由于新生儿普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人群总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已经降至7.18%,但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HBsAg的平均携带率仍高达10%左右,估计每年大约有170万HBsAg阳性孕妇分娩。

一些研究结果显示,HBsAg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即使出生后立即给予现有的主、被动联合免疫方案,仍有10%~20%的婴儿发生免疫失败,成为新的传染源,研究还发现新生儿和儿童期感染HBV,慢性化转归的比例较高,分别为80%~90%和30%~50%;而青少年和成年人时期感染HBV,慢性转归的比例为5%~10%。因此HBV母婴传播仍然足一个十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阻断母婴传播是控制乙型肝炎流行和降低HBV感染后危害的关键手段。母婴传播的方式有3种,即产前宫内感染、分娩时传播和产后水平传播。

研究发现,宫内HBV感染是HBV母婴传播的重要途径,其发病机制还不很清楚。分娩过程中HBsAg阳性孕妇分娩时产道混合液绝大部分可测到HBsAg,婴儿暴露于这一环境是HBV传播的适宜条件,分娩过程中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是胎盘剥离时微量血液漏至胎儿循环,分娩时HBV可通过轻微的皮肤黏膜破损处进入婴儿体循环,在产道中吸入含有HBV的阴道分泌物、羊水及母体血液而感染,断脐时通过脐血污染也可感染。产后新生儿HBV感染与母亲的密切接触相关,分娩后如母亲不注意卫生,可经口感染婴儿,形成哺乳期感染。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是指通过分娩前、分娩时和分娩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新生儿进行保护以减少感染HBV机会的方法,近年来,HBV的母婴阻断取得了,较好效果,总体阻断成功率约在90%以上。

1. 分娩前阻断 1.1 孕前准备育龄女性进行婚前或孕前医学检查时应常规检测HBV标志物。若无抗体保护者应常规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以防止女性在妊娠期感染HBV,达到减少HBV母婴传播传染源的目的。 1.2抗病毒治疗联合阻断失败的原因包括乙型肝炎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immunoglobulin,HBIG)的应用不及时(多数超过分娩后12 h)、第2针(包括乙型肝炎疫苗和HBIG)延后、没有完成全程免疫等,主要发生在妊娠末期为高病毒载量孕妇所生的新生儿。一般认为血清HBV DNA≥108拷贝/mL(1 IU/mL=6拷贝/mL)为高病毒载量。高病毒载量的孕妇,特别是有肝炎活动可能者,应用抗病毒药物后,如果病毒在短期内可以降到一定的水平,即可以预防孕妇肝炎的发作,也可以降低新生儿HBV 的感染率。

抗病毒治疗的治疗原则及方案: 2012亚太地区指南也指出为防止母婴传播,对于HBV DNA>2 X 106IU/mL的妊娠妇女在妊娠晚期可以用替比夫定治疗(证据级别:ⅡA),替诺福韦也可作为选择之一(证据级别:ⅢA)。对于未怀孕的育龄期女性,有抗病毒指征者应积极抗病毒治疗,使HBV载量降低后再怀孕。 1.3 妊娠晚期使用HBIG对阻断I-IBV母婴传播的作用 HBIG系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健康人后采集的高效价血浆或血清分离提取制备的高效免疫球蛋白,属被动免疫抗体。尽管早些年一些报道显示在妊娠晚期注射HBIG对母婴传播阻断有一定作用,但随着研究的增多,HBIG的作用有限。

2013年中华医学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的指南中提出孕晚期应用HBIG无预防母婴传播的作用,因此不推荐妊娠晚期使用HBlG。 HBV携带孕妇孕晚期使用HBIG可能无益于母婴HBV感染的预防,还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并具有使用血制品的潜在不良反应。 2. 分娩时阻断-分娩方式对乙肝母婴传播的影响既往有研究认为,自然分娩时因子宫收缩“挤压”胎盘,促使母体内病毒进入胎儿,引起宫内感染.故而理论上剖宫产能减少HBV的母婴传播。最新的一项研究认为新生儿经主、被动联合免疫后,分娩方式对HBV母婴传播率并尤明显影响,宫内感染仍是导致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冈,HBsAg阳性不应作为剖宫产指征,但在阴道分娩过程中.心尽量缩短产程,保证胎盘的完整性.以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3. 分娩后阻断 3.1 产后迅速脱离污染环境导致母婴传播的因素包括婴儿暴露于宫颈分泌物及产妇的血液中,因此新生儿娩后应立即流动温水清洗.使其尽快脱离污染环境,减少感染机会。

3.2 联合免疫阻断母亲携带HBV的新生儿是HBV感染的高危人群,如果不采取免疫预防,HBsAg阳性但HBe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在12月龄时成为慢性感染的比例则高达40%~50%,而HBsAg和HBeAg同为阳性的母亲所产新生儿,在12月龄时90%将成为慢性HBV感染。目前在全球多个国家实施的乙肝疫苗全程方案为第1针接种后,间隔1个月左右接种第2针,然后在接种第1针后6个月左右接种第3针,即“0、1、6”方案。对HBsAg阳性孕妇,无论HBeAg是阳性还是阴性,新生儿必须及时注射HBIG和全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0、1、6个月3针方案),在不同部位肌内注射HBIC需要在出生后12 h内(理论上越早越好)使用,若超过48 h再注射则阻断效果明显下降,其有效成分是抗HBs抗体,肌内注射后15~30 min即开始发挥作用,保护性抗HBs抗体至少可以维持42~63 d,此时体内已主动产生抗HBs抗体,故无需第2次注射HBIG。也可在出生后即刻肌注HBIG,于出生后2周肌注HBIG 1次,剂量同上。

3.3 喂养方式对ItBV母婴传播的影响 HBsAg阳性母亲是备可以哺乳,一卣是备受争议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HBV感染母亲的乳汁中不仅含有HBsAg,还含有HBeAg和HBV DNA。一项HBV携带产妇母乳喂养安全性的-分析结果显示,母乳喂养可能增加婴儿的HBV感染率。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2008年的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的建议:若母亲仅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采取联合免疫措施的同时,可行母乳喂养;对HBsAg、HBeAg双阳性或 HBVDNA阳性等HBV高载量孕妇,建议人工喂养。 4. 小结对所有孕妇应产前筛查HBsAg,并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是预防围生期HBV感染的关键策略;对于HBsAg阳性孕妇分娩的婴儿,需给予乙肝疫苗和HBIG主、被动联合免疫,HBIG越早使用效果越好,一般认为100 IU出生后注射1次为最优方案。孕妊娠晚期应用HBIG及剖宫产对预防HBV母婴传播循证医学证据不足,不推荐常规使用。

妊娠晚期应用核苷(酸)类似物预防母婴传播的疗效及对婴儿的近远期安全性等尚需进一步进行多中心、随机、双肓研究;对单纯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接受主、被动联合免疫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对HBsAg、HBeAg双阳性及HBV高载量孕妇及孕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母亲分娩新生儿在母乳喂养时,应告知可能存在的风险,慎重选择。对母亲HBV分娩新生儿尽管已采纳HBV免疫阻断措施,仍必须建立定期并长期的随访制度,以便及时发现有无抗体水平不足、免疫失败和再感染。摘自:张雪峰.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策略[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14):1051-1054.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HBsAg清除或HBsAg血清转换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理想目标,一般认为接近“临床治愈”,且在正常的情况下患者是不会复发的。但是 ...
    赵金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传染病科
  •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导致的以肝脏受损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因为个体的免疫状态不同,感染后的结局也 ...
    赵金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传染病科
  • 乙肝知识科普:乙肝病人,指有乙肝病毒感染者出现了肝功能异常,或超声检查显示有肝损伤,才称为乙肝患者。若是大小三阳患者 ...
    武学文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中医科
  • 很多人一听到肝炎就闻风丧胆,立马想到肝脏疾病的传染性和发展的三步曲,肝炎→肝硬化→肝癌,然而肝炎真的这么恐怖吗?下面 ...
    赵继亭山东省中医院中医消化科
  • 1988年,上海甲肝爆发流行。人们留下了肝炎接触就传染的深刻印象。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各种病毒性肝炎的传染途径是不同的,错 ...
    殷明华房县中医院主治医师中医外科
  • 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无预防效果,无论打多少支乙肝疫苗,都不会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
    殷明华房县中医院主治医师中医外科
副主任医师结核内科
山东省胸科医院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郭新美专家的投票,若您是郭新美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郭新美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