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寻医问药专家网 > 医院 > 苏大附二院 > 神经内科 > 科室介绍
84分
苏大附二院神经内科介绍
神经内科和医院同期建立,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部级重点学科。包仕尧教授1985年从日本回国后创建了国内第一个脑循环代谢实验室,为科室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科现有固定床位59张,其中脑血管专科病房9张。2010年收治住院病人2200多人次,年门诊工作量已超45000人次,急诊达4700人次。成功及时地救治了众多急危重的脑血管病、癫痫持续状态、格林巴利综合征、脑炎、重症肌无力危象等患者。临床神经电生理常规开展脑电图、肌电图、诱发电位、经颅超声多普勒(TCD)等检查年完成4000多人次。特殊项目包括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睡眠、视频脑电以及蝶骨电极脑电、颈动脉彩色超声和TCD栓子监测等。开设了多个专科门诊: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脑血管病、睡眠障碍、癫痫、记忆障碍和神经心理门诊,覆盖神经科常见疾病,为患者规范诊疗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神经内科目前,有医、技、护人员共47名,其中正、副主任医师10人,护理人员33人。科室人才梯队合理,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12人,6人曾留学美国、法国、日本。刘春风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全国委员、运动障碍病学组成员和省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主任赵合庆担任省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此外还有3位主任医师分别在行为医学、脑血管病、神经变性病专业组担任委员。科室拥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4人,截止截止2010年12月培养博士生41名,硕士生92名。截止2010年12月培养博士生41名,硕士生92名。
  神经内科重视临床新技术的开展。1997年国内首次应用TCD栓子的检测,在省内率先开展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以及运动障碍性疾病,1998年率先开展多巴胺转运体核素显像用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2001年将磁刺激技术应用于改善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和脑卒中后的运动功能恢复等方面。2007年底多学科合作建立了睡眠中心,开展了癫痫视频脑电监测、发作性睡病、不安腿综合征等睡眠障碍疾病的检测及治疗。2008年底建立立苏南地区首家卒中病房,成熟开展全脑血管造影、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动、静脉溶栓、颈动脉、椎动脉以及颅内动脉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神经内科科研工作硕果累累,目前科室在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与国内外多家重点实验室建立良好的合作。近三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科技部863、973项目2项、国防科研项目2项、省市级课题项目14项,获省市级科技奖17项。近三年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I)发表论文45篇,中华系列杂志33篇。

更新修改医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