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寻医问药专家网 > 医院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妇产科 > 科室介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妇产科
56分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介绍
妇产科始建于1962年,西部地区第一例剖宫产就诞生在此。在我国老一代著名妇产科专家凌萝达教授、宋亚卿教授、戴钟英教授、顾美礼教授、蔡汉中教授、钟玲教授、刘建教授的创建和带领下,在现任科室主任胡丽娜教授、熊正爱教授、孙江川教授,董晓静副教授的领导下,历40余年的创业和开拓,学科得到很大发展。1978年定为硕士点,1986年定为博士点,在西南地区最早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1992年被定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和重点课程,1995年成立博士后流动站,1995年被评为重庆市“爱婴医院”,1998年定为重庆市教委重点学科,1998年被定为卫生部临床药物基地(现为国家药监局临床药理基地),2001年被定为重庆市重点学科,并被评为市级优秀示范课程,2002年被定为重庆市宫颈疾病治疗中心,2002年被重庆市卫生局定为重点实验室,2004年,重庆市卫生局批准成为重庆市妇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006年获得重庆市精品课程,2010年获得重庆市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参编了《妇产科学》第七版教材和《妇产科学教师用书》等十余部妇产科专著,主编《头位难产》《重庆市妇科疾病诊疗规范》等书。40余年来培养了大批从事产科学、妇科学、生殖医学、计划生育教学、科研、医疗的专门人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获国家教委及省部级奖20余次。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50余项。
  妇产科现有床位108张,医护人员87名,正编职工60人,非编护士22人,返聘人员5人。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8名,教授8名,副教授8名。大部分医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形成了围生医学、妇科肿瘤、生殖内分泌、妇科泌尿等学科方向,并进行系列深入探索和研究,尤其是独具特色的超声物理治疗研究领域及头位难产技术更位于国际前列。聘请全国著名妇产科专家、中华医学会常务副会长曹泽毅教授为我科兼职教授。
  妇产科,当时自然分娩率达到78%,难产是当时较为棘手的难题,在没有B超、胎心监护仪、心电监护仪等先进仪器设备的情况下,凌罗达主任的带领全科人员一起艰苦奋斗,潜心研究难产这一课题,并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妇产科,用毕生心血汇集了《头位难产》这一医学巨著,在全国多次举办难产防治学习班,“头位难产”学说,奠定了重医附二院妇产科在业界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发扬光大传统的同时,我科又逐步开展了妇科疑难杂症诊治、大型手术、宫腔镜、腹腔镜和阴道镜、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慢性宫颈炎、外阴尖锐湿疣;热球仪治疗功血、宫颈癌细胞筛查、宫颈病变高频电波刀切除术、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B超介入下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妇科介入治疗和HIFU超声治疗新技术、HPV基因分型检测、盆底悬吊术及尿道悬吊术、肢体气压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绝大多数项目是目前国内领先的技术项目,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技术、头位难产学说更是走在世界前列。
  妇产科在发展自身的基础上,作为重庆市妇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我科也认真履行妇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要职责:负责全市妇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质量考核标准等的制定和考核;妇科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专业标准的制定及准入审核;妇科医疗质量控制及相关知识的培训;临床医疗质量的考核评估等。多年来在市卫生局领导下,为促进我市妇产医学的发展,提高在职妇产科医师的业务水平,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及出版书籍的形式,开展了各种规范学习,通过多种形式,为各个不同阶段的医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提高了我市妇产科医师及妇幼保健工作者对妇科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操作技能和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妇产科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使重庆市的妇科医疗质量进一步规范化和提高。

更新修改医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