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疾患的异病同治
标签:典型病例

脑部疾患的异病同治

脑部疾患,种类繁多,病机复杂,但在不同疾病中与特定条件下,可表现出同一病理变化,即瘀血阻脑。临床上用化瘀通窍法治疗,均可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个人体会介绍如下:

1 脑积水

郝××,男,38岁,干部,1990年11月5日初诊。患者于1990年8月21日突然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约10分钟后苏醒。被急送洛阳铁路医院住院治疗,以“病毒性脑炎”、“癫痫”等处理,未见好转。经CT扫描(CT号39240)提示:脑实质密度均匀,脑室扩大(三脑室以上)未见占位性病变。印象:阻塞性脑积水。次日赴北京某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每日用5%葡萄糖100ml静脉推注,20%甘露醇250mlq8h加压滴注。配伍抗生素、维生素等药物治疗,病情控制。三个月后又出现上述症状,复行核磁共振(MRI号1562,扫描号2335)提示:①脑导水管下端粘连,上方脑室扩大;②左枕叶脑积水穿刺引流改变。邀中医治疗,查:舌质暗红边紫,苔白滑,脉沉涩。辩证:瘀血阻络,脑窍不通,水液停聚。治以化瘀通窍,利水消肿。方选通窍活血汤加减。处方:当归、川芎、红花、桃仁、穿山甲、菖蒲各10g,全蝎6g,麝香0.3g(冲服),水蛭粉3g(冲服),车前子30g,葱白5根,大枣10枚。加水煎至500ml,早晚分服。连用30剂,头痛减轻,呕吐次数减少,尿量明显增加,未见抽搐。照上方去全蝎、麝香加黄芪30g,每日1剂,连服2月,诸证悉去。后改用散剂,1日2次,每次6g,连服半年巩固疗效。随访7年,未见异常,至今仍正常工作。

按:临床报导治疗小儿脑积水者颇多,但成人脑积水比较罕见,亦是临床治疗中颇感棘手的神经系统疾患。现代医学认为“脑积水”是颅内疾患引起脑脊液分泌循环或吸收障碍而导致颅内脑积液量增加,脑室扩大。中医认为瘀血阻络,水液停积,脑窍不通,治宜化瘀通窍、利水消肿。方选通窍活血汤。方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穿山甲有活血化瘀之功;全蝎熄风止抽;菖蒲、麝香、葱白辛香开窍醒脑;车前子、水蛭破瘀利水消肿;黄芪补益元气,使瘀去而不伤正。药理学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可改善脑内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效地减轻脑水肿,促进病灶消散,使机体功能恢复。且中药化瘀通窍法与现代医学的手术或利尿法相比,安全可靠,用药后尿量增加,而不影响脑组织的钾钠等电解质平衡,避免减少了治疗中副作用和并发症。

2 脑脓肿

患儿,陈×,女,5岁半,1990年8月20日初诊。于3天前突然左侧头痛,呕吐1次,伴以短暂意识模糊,未引起重视,于8月20日下午6时许又出现上述症状,伴有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呕吐白沫,口唇青紫,两目直视,不省人事,瞳孔双侧等大。即给氧气吸入,针刺十宣、涌泉、人中等。并肌注苯巴比妥,20分钟后抽搐停止。患儿精神疲惫,昏昏欲睡,但呼之能应,不能回答所问。次日赴市精神病院就诊:查脑电图提示:左侧大脑半球异常,诊断为“癫痫”。查脑脊液检查正常,做CT检查(CT号34152)提示:左颞部有2cm×3cm低密度阴影。查白血球总数为8000/mm3、N56%、L40%确诊为“脑脓肿”,建议:①抗炎治疗;②手术切除。遵医嘱①青霉素320万单位加0.9%氯化钠注射液300ml静脉点滴,日1次;②氟哌酸0.1g,日服3次;复方新诺明0.5g,日服2次;红霉素0.2g,日服4次。给药期间隔3日查1次血象。白血球呈逐渐下降趋势,10天后白血球总数为2300/mm3、N26%、L74%。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因此改为中药治疗。查舌质暗红,有瘀点,脉细涩。头痛夜间尤甚,偶有意识障碍。辨证瘀血内阻,清窍被蒙,治宜活血化瘀、解除毒通窍醒脑。方选通窍活血汤加减处方: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穿山甲各6g,菖蒲、蝉蜕、僵蚕各5g,金银花、连翘、地丁各15g。加水煎至500ml,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16剂,头痛减轻,夜间入睡安静,舌瘀点减少,未再抽搐,神志清。复查脑电图:大脑半球轻度异常。以上方去蝉蜕、僵蚕加黄芪20g,继服1月,诸证悉去,复查脑电图正常。CT检查(CT号11851)阴影消失,病愈。至今已上大学,智力良好。

按;患儿左侧耳部有一脓肿,经常流脓,可能引起颅内局灶性炎症,符合“脑脓肿”的诊断。但全身感染症状不明显,发病时无发热,无白细胞升高,无脑膜刺激征等典型症状。而是以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头痛等表现就诊。常易误诊为癫痫。以CT检查证实为脑脓肿。以抗生素治疗后,出现白血球急剧下降而改服中药,脉证合参符合中医的“瘀证。” 《血证论》说:“凡是疼痛,皆瘀血凝滞之故也。”剧烈头痛是瘀血内阻,清窍不通,不通则痛。《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牙关紧闭,四肢抽搐是瘀血内阻,肝木失养,肝风内动所致。投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效如桴鼓。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穿山甲能活血化瘀,减轻炎症反应;双花、连翘、地丁清热解毒,具有消炎抗感染、抗毒素的作用;僵蚕、蝉蜕可平肝解痉止抽;菖蒲辛香开窍醒脑。诸药合用协调发挥活血化瘀,解毒通窍醒脑之功,服药数剂,病祛大半。但唯恐瘀去而日久正气损伤,故加入黄芪补益元气,托毒生肌、扶正祛邪而收功。

3 小脑胶质瘤

王××,女,30岁,工人。患者于1994年2月1日出现头痛如劈,喷射状呕吐,行走不稳如醉酒状。立即住院,经CT扫描(CT号21315)提示:小脑现有4cm×5cm弥漫性模糊的低密度区,结合临床诊断为“小脑胶质瘤”。因经济条件差未接受手术治疗,转诊中医。见体丰腴,舌质红边紫,苔白腻,脉沉涩等,辨证瘀血挟痰,凝注脑络,脑窍闭塞。予以化瘀豁痰、通络开窍。方选通窍活血汤加减,处方:桃仁、红花、川芎、鳖甲、南星、半夏各10g,丹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30g,菖蒲、白芷、全蝎各6g,蜈蚣2条,葱白5根。加煎至500ml,早晚分服,1日1剂,连服1周。头痛减轻,呕吐止,又出现复视,行走向左倾斜,舌红苔白,脉滑,上方加密蒙花、葛根各10g,连服4个月,症状控制。后改用散剂,连服3个月,1994年10月25日CT扫描(CT号24629)未见异常。

按:脑肿瘤属祖国医学“头痛”的范畴,病机以血瘀为主,兼痰浊上阻而发病。如唐容川提出“痰夹瘀血,遂成窠囊”。停于颅内而见脑肿瘤。遵循《内经》“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瘀者化之”之旨。以化瘀通窍为大法,给丹参、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配伍南星、半夏、菖蒲、白芷豁痰通窍;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有抗肿瘤作用;诸药共用使痰开瘀化,经脉通畅,瘤体消失。

4 体会

应用中医药治疗脑部疾病,尽管用药不同,但有一种方法是常采用的,这就是化瘀通窍法。如脑积水、脑脓肿、脑胶质瘤等不同的脑部疾患,应用同一法则,均可取得满意疗效,这不能不承认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确是令人信服的。异病同治就是不受时间、病原和病种异同的制约,而以人体病理变化为基础,按照病机特点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本文所述病例发作期的共性证侯为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四肢抽搐,舌质紫暗,脉涩等.其病理基础是瘀血阻络,脑窍不通,故治以化瘀通窍为大法,方选通窍活血汤为基本方,结合临床症状特点加减如脑积水加车前子、水蛭利水消肿;脑脓肿加双花、连翘、地丁清热解毒,消脓肿;脑胶质瘤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抗肿瘤。正如清·程杏轩《医述》所载:“以古方为规律,合今病而变通。即详古论之病情,复揣立方之奥旨,病同药异,病异药同,证端峰起而线索井然,变见多危,而执持不乱。诚为良矣。”其奥旨即治病求本,乃异病同治之精髓也。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胶质瘤的新综合治疗是指立体定向内放疗,尤其是125碘籽粒以其对脑胶质瘤的良好治疗效果得到广泛应用,部分取代了常规外放射治疗 ...
    黄世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成人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尤以恶性胶质瘤常见。由于恶性肿瘤呈弥漫浸润性生长,与周围正常脑组织不清,且进展 ...
    张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分良、恶性。大多缓慢发病,以头痛、恶心及呕吐、癫痫、视物模糊等症状等起病,症状逐渐加重。胶质 ...
    张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很多疾病都得到了最大的治疗效果,其中光动力治疗脑胶质瘤技术得到较快发展。脑胶质瘤是人 ...
    张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胶质瘤手术治疗后,需要有很好的护理,因为胶质瘤术后康复非常关键,术后的护理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恢复。饮食也算是护理中十 ...
    黄世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 首先,从生理角度分析,正常人为了满足生理需求,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睡觉上,用来恢复自身的生理功能和机能状态。肿瘤患 ...
    熊英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放疗科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杨素娟专家的投票,若您是杨素娟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杨素娟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