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如何传播以及预防
标签:医学科普

荚膜组织胞浆菌常从富含鸟类粪便和湿润的土壤中分离出来,鸡舍、鸟巢是重要的传染源。该菌在自然界中可产生大量的具有传染性的孢子,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而被人体吸入。本病遍及全球,主要流行于美国东南部、南美洲。流行区健康成人感染率约80%。国内已累积报道30 余例,散发于广西、上海、北京、山东、湖南、江苏、广东等地。1989 年吴鄂生等在湖南初步调查,健康人群感染率为8%。

荚膜组织胞浆菌应注意与黑热病的杜利小体相鉴别,这两种病例临床症状十分相似易发生混淆,应注意从流行病学和病原体形态学上区分。个人病史中黑热病患者曾去过牧区或山区,且其病原体杜利小体没有荚膜,且在细胞内外都可发现。

预后:进行性播散型少见,预后差。年幼儿童或AIDS 病人进展较迅速,其他病人进展相对缓慢,病死率达80%。

预防:主要措施:

1.3%甲醛用于污染区消毒。

2.预防性抗真菌治疗。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热点文章
  •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X线征象和血清学检查可作诊断,确诊有赖于真菌培养或组织学检查证实有病原菌存在。 本病 ...
    于四憬湖南省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小儿感染科
  • (一)治疗 原发的急性型一般不需要治疗,如病变广泛、症状明显者用酮康唑或氟康唑400mg/d口服,疗程1~2月。慢性型、播 ...
    于四憬湖南省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小儿感染科
  • 荚膜组织胞浆菌为双相型真菌,在自然环境中为菌丝型,有大小孢子,在宿主组织及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酵母型菌体外周有一透明带 ...
    于四憬湖南省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小儿感染科
  • 1.病原学检查 痰、纤支镜刷检、灌洗液真菌培养4周以上,菌丝相转为酵母相,可见其特征性的齿轮状孢子。 病理学 ...
    于四憬湖南省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小儿感染科
  • 临床表现潜伏期9~14天。 1.急性型 大多数正常人感染后不出现症状,少数(儿童居多)表现为发热、咳嗽、头痛等上 ...
    于四憬湖南省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小儿感染科
  • 慢性咽炎属常见咽喉疾病,受吸烟饮酒、粉尘颗粒、辛辣油腻食物等不良因素刺激,均易导致该病反复发作。慢性咽炎急性发作期间, ...
    王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头颈外科
副主任医师感染科
湖南省儿童医院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于四憬专家的投票,若您是于四憬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于四憬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