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经天幕入路治疗复发三叉神经痛
标签:典型病例

枕下外侧入路是目前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标准术式。术后,94%病例疼痛缓解。但是文献报道术后的疼痛复发率达6%-30%。对于复发三叉神经痛,如果从原手术入路处理责任血管则往往会遇到粘连和充填物,增加手术难度。日本信州大学医学院和长野市立医院神经外科Toshihiro Ogiwara等在2015年6月《J Neurosurg》杂志上报道一例颞下经天幕入路治疗复发三叉神经痛病例。

86岁女性患者,70岁时因右三叉神经第2支分布区疼痛,经枕下外侧入路行微血管减压术,术中发现右三叉神经受到右小脑上动脉和岩静脉的压迫,术中使用充填物将血管与神经隔开,疼痛缓解。但术后14年症状复发,在三叉神经第2-3 支分布区疼痛,逐渐加重,药物治疗无效。送来医院时,进食困难,消瘦,生活质量下降。MRI复查显示血管和充填物的复合体压迫三叉神经根的脑干入口处(REZ)(图1)。因高龄,患者不考虑放射治疗,希望直接手术。

图1. MRI复查显示,血管和充填物复合体压迫三叉神经根脑干入口处。

如果采取首次手术的入路会遭遇较大的粘连或充填物,影响显露目标,作者选取颞下经天幕入路。术中,切开天幕游离缘至责任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脑干入口处之间的小脑幕。保护好滑车神经,辨认先前手术充填物、小脑上动脉、岩静脉和入脑干处的三叉神经根。去除旧的充填物,分离责任血管,放置新的填充物,三叉神经得以减压(图2)。术后患者三叉神经痛消失。

图2. 颞下经天幕入路观察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

作者认为,复发的三叉神经痛,选择颞下经天幕入路是有效的手术途径,能清晰而无阻挡地直视自Meckel’s腔到REZ区域的三叉神经。该入路不但对处理复发三叉神经痛有利,而且也适合于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解剖关系复杂的非复发病例,尤其是责任血管压迫REZ末端或前外侧的患者。手术医生在术前仔细评估神经影像学资料,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很多患者应该都有同感,那就是对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选择来讲,不论是从经济方面考虑,还是从风险程度来讲,药物都会成为人 ...
    刘正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 三叉神经痛患者随着病程加长,发作频率增加,疼痛程度逐渐加重,自然间歇期逐渐缩短甚至终日发作。三叉神经痛患者在疼痛发作时 ...
    张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三叉神经痛治疗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一线药物,但是药物毕竟都存在一定副作用和耐药性的 ...
    黄世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典型症状特点就是发作时面部产生出剧烈疼痛,犹如针扎样、电击样、刀割样等,洗脸、刷牙、吃 ...
    张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三叉神经是头面部十二对脑神经中的第五对,从颅内发出后分为三个枝,分别支配面部的感觉和部分运动功能。因为这个神经分为三个 ...
    黄世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 很多人对三叉神经痛并不清楚,很多时候面部疼痛多半会以为是牙痛,所以知道三叉神经痛发病时的症状很重要。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 ...
    张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陶英群专家的投票,若您是陶英群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陶英群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