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DBS是否能替代唤醒DBS治疗特发性震颤?
标签:医学科普

经典的深部脑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常在术中唤醒状态下行电极植入。对于特发性震颤患者,靶点通常设定在丘脑腹内侧核(ventral intermediate nucleus,VIM) 。近期,越来越多的功能神经外科医生开始尝试患者全麻后非清醒状态下行DBS植入术,通过术中MRI或CT调整电极植入部位,称为非清醒状态下的“睡眠 DBS植入术”(“asleep” DBS);但在定位VIM时,无论1.5T还是3.0T的MRI均很难清楚地显示VIM。美国凤凰城圣 • 约瑟夫医院和医疗中心的Tsinsue Chen等采用间接VIM定位技术,实施睡眠DBS植入术治疗特发性震颤,并与传统的唤醒DBS作疗效比较分析,结果发表在2015年11月的《J Neuro surg》在线上。

该医学中心自2012年3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共有40例特发性震颤患者采用经典唤醒DBS手术治疗,17例选择睡眠DBS手术。在术前3D- MRI影像上标注丘脑VIM核的位置:X轴上,位于侧脑室外侧壁外10.5mm,但不超过中线旁14mm;Y轴上,位于前、后联合(AC-PC)连线上,中点向后的1/4处;Z轴上,位于AC-PC的平面上。实施睡眠DBS手术时,患者全麻后用头架或头托固定头部,术中CT或MRI影像学扫描与术前扫描结果均在导航系统(Medtronic - Software)中进行注册;DBS电极植入后,再次行CT扫描,如果偏差大于2mm,需调整位置后再次行CT扫描,直至电极与VIM核靶标偏差小于 2mm。实施唤醒DBS手术时,则按照常规植入电极后对患者进行功能测验,根据震颤症状的缓解和副反应的发生情况调整电极位置。

作者采用Bain和Findley震颤每日生活量表对患者术前和术后的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在睡眠DBS组,术前生活量表评分为66.0 ±13.3,术后则降为33.9±13.1;而在唤醒DBS组,术前生活量表评分为59.3±13.1,术后评分32.3±7.0;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35 )(表1)。DBS电极尖端至VIM靶标的距离称为几何学误差,DBS电极尖端至目标穿刺轨道的垂直距离称为径向误差;唤醒DBS组与睡眠DBS组的几何学误差为1.8±0.8比1.2±0.4,p= 0.01;径向误差为1.3±0.8比1.9±0.5,p=0.06 (表2)。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表1. 术前和术后Bain和Findley震颤每日生活量表评分对比。

表2. 电极和目标靶点之间的距离和误差计算。

作者认为,虽然无法在术中实时评估患者震颤的改善情况,但睡眠DBS术后患者能获得与唤醒DBS相似的效果,因此睡眠DBS治疗特发性震颤可以尝试和推广。目前作者已开展前瞻性研究来验证上述结果。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特发性震颤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特发性震颤具有相互矛盾的临床 ...
    王学廉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患者情况 患者栾某,男,现年40岁,13岁时无明显诱因的开始出现右手活动欠灵活,不听使唤,右手写字不好,后逐渐发抖 ...
    王学廉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概述】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亦称原发性震颤,是以震颤为唯一表现的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普通人群的患 ...
    王林航空总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特发性震 ...
    陈涛海军总医院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西安市的齐某今年48岁,他的父亲、哥哥、女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抖动的情况,其中齐某的症状最重。据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学廉 ...
    王学廉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生活中有一部分身体颤抖的患者常被当成帕金森病误诊误治,但颤抖不一定就是帕金森病,会导致身体颤抖的疾病很多,需要鉴别, ...
    王学廉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陶英群专家的投票,若您是陶英群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陶英群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