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丝菌病知识讲解
标签:医学科普

引发疾病

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是由申克氏孢子丝菌所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邻近淋巴系统的慢性感染。

由申克氏孢子丝菌引起的慢性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感染。本病在中国散在发病,但多见于东北及长江以南沿海地区。孢子丝菌寄生于植物、土壤中,皮肤外伤可感染此病。真菌镜检不易找到病原体,需作真菌培养,取脓液、组织块作真菌培养,鉴定菌种即可确诊。常见的孢子丝菌病有皮肤淋巴管型,沿局部淋巴管有许多皮下结节,可穿破皮肤,出现肉芽肿及化脓损害。还有固定型,只局限于一处,多发于面、颈、躯干等处,常是浸润性肉芽肿红色斑块样。还可侵犯粘膜、骨、关节,也可有系统性损害。治疗主要用碘化钾内服,也可用局部热疗。试用灰黄霉素、二性霉素B均有一定效果。

分布情况

孢子丝菌病分布很广。本病在中国散在发病,但多见于东北及长江以南沿海地区。此病在20世纪60年代还较少见,但70年代发

病已明显上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从婴幼儿到老人,无性别差异。地理分布以温热带多见。职业特点以农民或在阴暗潮湿环境中工作及园林工作者为多。本病曾在南非金矿中有大流行。

病变类型

原发性孢子丝菌病有3种病变类型:①支气管肺炎型:起病急,似急性细菌性肺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疲倦乏力、胸部不适、疼痛等。有时局部可闻及湿性啰音。②慢性空洞型:多数由肺炎型病变迁延而致,肺内结节性病灶融合、软化、坏死,当坏死物破溃入支气管,局部即形成薄壁空洞。临床上病人主要为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咳嗽、咳痰、间歇性胸闷、呼吸困难、发绀或呼吸衰竭,甚至死亡。③淋巴结肿大型:主要病变位于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多数起病隐袭,于体检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肺门或纵隔

阴影增大。部分病例可因肿大的淋巴结压迫支气管,导致阻塞性肺病变,出现咳嗽、咳痰、不同程度的发热和胸闷、气急等。

播散型孢子丝菌病,多见于糖尿病、艾滋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除肺内病灶广泛严重外,常伴有皮肤、骨骼、肌肉以及肝、肾、脑等重要脏器的侵犯,表现为急性起病,高热、严重乏力、厌食、体重减轻、关节僵直、肌肉骨骼疼痛、黄疸、肾功能损害或全身衰竭。如不积极治疗多数于起病后短期内死亡。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孢子丝菌病如何确诊呢?检查的步骤有哪些呢?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慢性感染,可引 ...
    刘冬新乡医学院一附院副主任医师皮肤科
  • 孢子丝菌病是一种不常见的疾病,孢子丝菌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 ...
    刘冬新乡医学院一附院副主任医师皮肤科
  • 根据孢子丝菌侵犯部位及机体抵抗力的不同,孢子丝菌病可分为如下类型: 1.皮肤淋巴型是孢子丝菌病最常见的一型,好发 ...
    叶奎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主治医师血管外科
  • 孢子丝菌病会引发什么样的并发症: (一)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 亦称树胶肿型孢子丝菌病。约占各型病例的75%。 ...
    叶奎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主治医师血管外科
  • 今天我就来讲解一下关于孢子丝菌病的治疗。孢子丝菌病是由腐生性真菌申克孢子丝菌所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慢 ...
    夏永华新乡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皮肤科
  • 孢子丝菌病是由腐生性真菌申克孢子丝菌所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慢性感染,偶可播散致全身,引起系统损害,申 ...
    夏永华新乡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皮肤科
叶奎研究员
主治医师血管外科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叶奎专家的投票,若您是叶奎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叶奎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