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你10招如何正确服中药
标签:医学科普

看中医,喝中药,中药的煎煮和服用对药效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服用和煎煮的方法不正确,所服用的中药就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或疗效大打折扣,有时还会产生不良的坏作用。比如,治疗感冒的药一般煎开后5-10分钟就可以取汁服用,避免因为过分煎煮造成药物中挥发性成分的丧失影响疗效;一般说来补益性质的药需要久煎,这样才能煎出有效成分;再比如,有些药物因为或者贵重、或者需要后下、或者先煎等原因药师将其另外分装,但因为没听清要求而将一周甚或2周的某味药一次性煎煮了,就有可能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所以,辨证准确,药材质量好,最后还需要最后一道关----煎煮和服药的方法得当,才能真正起到治病救人、养生保健的作用。

具体说来,以下一些做法需要在煎、服时予以注意。

1、药材冲洗 大多数中药材都有灰尘和杂物,为此在煎煮前宜先用水快速冲洗,以除去灰尘杂物。如药材中有花、叶、果及肉类药材的,需要将其淘洗。当然、打碎的粉末状药材就不能冲洗了。

2、煎煮容器的选用 现代家庭大多使用铁锅、不粘锅、不锈钢锅,但煎制中药最好不要选择这些器皿,首选用砂锅、砂罐来煎煮中药,其次也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忌用铁、铜、铅等金属容器。一些污染严重地区制造出来的砂锅也不宜用来煎制中药,因为在煎制过程中,这些器皿内的重金属会被药物中的生物碱或其他化学成分置换出来,被患者服入体内,影响健康。在家煎制中药时,提倡选择正宗的陶土药罐或未经污染地区出产的砂锅。

3、火源的选择 很多人用电磁炉、电水壶等现代化的电器来熬中药,虽然电磁炉、微波炉等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完全可以达到明火的热量,但中药讲究“水火共制法”,它们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在家自行煎制中药时,最好选择柴火、炭火或煤气灶点燃的明火。

4、煎煮前浸泡 清洗后可将药材浸泡20~30分钟或更长一些时间,以利于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而种子、果实为主的药材可浸泡时间长些;夏天气温高时,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5、煎煮的水质和用水量 水质会对中药的药效产生影响。对煎药用水,历代名医均有严格要求,如李时珍将煎药用水就分为雨水、露水、雪水等五种,这些水都是天然的蒸馏水,比普通的泉水、河水、井水的硬度小,更纯净,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影响。我们虽无法像古人那样追求水质,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蒸馏水或纯净水,凉白开也可以。自来水可以加热一下去除其中的氯,但不能用热水或开水直接煎药,要晾凉以后才可以。许多家庭都在用大桶装的矿泉水,但对于煎药来说,矿泉水却不是一个好选择。这是因为矿泉水中含有一些矿物质和金属离子,例如钙等,它们对中药发挥药效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煎煮药材时加水量一般以淹过药材表面2~3厘米为宜,质地坚硬的如何首乌、白芍等加水量可多些,质地疏松的药材如蒲公英、藿香加水量只需淹没药材即可。但由于需要浸泡药材,一般是以浸泡后水面略高于药材为好开始煎煮。

6、煎煮的先后次序 一般情况下,中药材可以同时入煎。但由于药物的质地不同,煎药的方法、程序、时间也各有不同,有时需要特殊处理。标有“先煎”的药材如磁石、牡蛎、生石膏、生石决明等矿物药、贝壳类药物,由于质地比较坚硬,应先放入锅中煎约30分钟,再与其他药物同煎;标有“后下”的药物应在其他药物煎煮得差不多时投入,只需煎沸几分钟即可。如解表药的煎煮时间应该短一些,藿香、佩兰、薄荷等芳香类药物以及一些鲜药煎煮时间也要短些,通常在其他药物快要煎好时再下,闻香即止。标有“包煎”的药材需用纱布包裹后煎煮,如种子类体积较小的、粉末状的、容易烧焦的药物,或带毛刺、容易刺激嗓子或消化道的药物等,应该用纱布包好之后再煎煮。

7、煎煮火力与时间 一般药物未沸前用大火煎煮,沸后用小火使药物保持微沸。如果是发汗药如麻黄、桂枝等及芳香性药物如藿香、佩兰等,一般用大火煮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 10~15分钟。如果是骨角类药如龙骨、贝壳类如牡蛎及补益药人参、白术等,一般在大火煮开后再用文火煎30分钟。还有一件事需要提醒的,一般中药是煎煮 2次,取2次的药汁混匀后分开服用。但对于补益药或治疗慢性病的中药来说,最好将2次的药汁混匀后再煎煮一开,再分次服用更好。

8、服用时间和次数 中药的吃法现在一般都习惯于一剂药服2次,早上和晚上饭后半小时服用,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药效的发挥。但也要灵活运用,病缓者可每日早晚各服1次,病急者可每隔4小时服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以利顿挫病势。如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失眠的药要在睡前服;服中药困难的患者,可以少量多次分服;急重病则不分时间服。服中药还有次数的要求。如果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少量频服,可减少对胃部的刺激,不致药入即吐。如治疗呕吐或药物中毒,每次服用的药量虽然不大,但要频服。一般的中药通常可分2~3次,在治疗尚未稳定的慢性病时我提倡每日分3次服用。在应用发汗、泻下药时,要考虑病人体质的强弱,一般以得汗、得泻为度,不宜服用过频过久。

9、服用技巧 服用中药汤剂有温度的要求。中医将外感风寒、寒邪犯胃引起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归入寒证,就要热服药汁,在煎药时需用旺火,煎沸8分钟左右,趁热服下,达到驱赶风寒、健脾温中的目的。而用寒凉药治热证,如肺炎、支气管炎、风热感冒等疾病出现的口干、舌红、便秘等,宜凉服或冷服。对于一般的汤剂,如滋补类中药,温服即可。

10、服用方法 如果药方中有人参时,应当将其另外单独煎煮,再同服,以免造成浪费;阿胶之类的含胶质类的药材另加清水熬融,再与其他药汁兑服;如方中标有“冲服”的,可用煎好的药液或开水冲服即可。服中药除了要煎服得法、用量得当外,还要注意服药后的护理。服发汗药后即需安卧,服辛温发表药宜盖被取微汗以助之,而服辛凉发表药则不宜捂被。凡服发汗药者,只宜取得通体微汗,不可令人大汗淋漓,以防发汗太多而虚脱(尤其老年人)。若发现服药后汗不出者,可加服些热开水或热稀粥,以助药力。服发汗药后,不可即食酸味食物及冷饮。服催吐药应嘱患者束紧肚腹,服用后不即吐者,可用羽毛或手指探吐,再饮些温开水或生鸡蛋清。但如出现吐而不止者,可食些冷稀粥或饮凉开水。

小链接:

1、临床中什么样的药物建议回家自己煎煮?

答 :因为中药的不同煎煮、服用方法对疗效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一些要求较高、治疗心情迫切的患者来讲,还是将中药带回家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煎药为好。其实,对于一些较重的病症、一些尚未稳定的病情来说,回家按法自煎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药效。

2、什么样的疾病也可以选择代煎药和免煎颗粒。如果选择代煎药和免煎颗粒,有什么建议给患者吗?

答:现代人都忙于工作生活,尤其是年轻人不但忙,还不会煎煮中药。所以现在医院或药店的现代煎药机就应运而生,应该说这个机器的出现帮助了不少现代人服用了中药。所以,一般说来在治疗慢性病稳定期、不重的急性病、一些较轻的病症的时候,可以选择代煎药回家服用,当然,免煎颗粒也是一种选择。免煎颗粒一般是每袋包装一天的剂量,冲服时一般一次冲开,分2次服用,后一次服用需要再加入少许开水以保持温度。医院代煎的中药一次以一周的量保存为好,最多不超过2周的量。可以在冰箱的冷藏室中保存,服用时一般以整袋放在热水中泡温后再服用为好,也可以将药汁倒出来微火加温再服,不提倡直接用原包装在微波炉里加温。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晨勃消失可能是睡眠差、生活压力大、糖尿病等因素导致的。1、睡眠差:睡眠时间不充足、睡眠质量差,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雄性激素 ...
    李玉涛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 祖国医学认为早泄与心、肝、肾关系最为密切,精液的藏摄疏泄依赖于心、肝、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肾主藏精,肝主疏泄,一藏一 ...
    陈秀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主任医师中医肛肠科
  • 射精有时快有时慢是怎么回事? 案例:小张,男,27岁。 某在京高校研二学生,女朋友小刘在武汉读研究生。小张喜 ...
    王彬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治医师中医泌尿、男科
  • 早泄让很多男性朋友抬不起头来,现在我们就来讲一下早泄的治疗方法。 1.首先应做相关检查一些可能引发早泄的疾病,比 ...
    李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副主任医师泌尿外科
  • <《王劲松中医精室论》一整理导师论治精室病经验文选-3徐福松教授用萆菟汤论治精室病经验> 恩师徐福松教授,根据程钟 ...
    王劲松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男科
  • <《王劲松中医精室论》一&nbsp;基础理论-8生病起于过用—男性性功能障碍疾病病因分析> “生病起于过用”语出《素问· ...
    王劲松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男科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杨凯专家的投票,若您是杨凯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杨凯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