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变“黑炭”,规范治疗免截趾
标签:典型病例

安徽宿州42岁的王刚(化名)脚趾发痒,最初以为是脚气,经常抓挠,紧接着脚趾头开始肿胀,短短一周时间,小脚趾就变成跟“黑炭”一样,对于完全出乎意料的恶化,王刚有些不知所措。

“我这是糖尿病足,脚趾头附近的组织已经坏死了,我们当地医院的外科医生说需要截掉小脚趾头和1/3的脚掌,才短短几天时间,我没想到会这么严重。”王刚这样跟我说道,他有糖尿病家族史,早在10年前就查出2型糖尿病,但因为年轻,一直未引起重视,每天仍旧大鱼大肉、烟酒不离。“我平时喜欢穿皮鞋,前段时间天气热,脚容易出汗,脚趾有点痒,我以为是脚气,就随便挠了几下。”让他没想到的是,这简单的几下抓挠,竟埋下了自己险些截趾的祸根。

在一番周折之后,王先生来到了我们医院就诊,因为他有10年的糖尿病史,我首先迅速给他查了血糖,随机血糖为22.7mmol/L,随后进行进一步检查,除血糖控制差外王先生还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硬化等多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王先生出现了严重的“糖尿病足”。

因足趾出现坏疽,所以之前当地医院医生建议截掉小脚趾,但考虑到王先生的血管情况尚不严重,年龄不大,我为王先生制订了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予以降糖、抗感染、清创换药、营养神经等处理后感染被控制,伤口未继续恶化并长出了新鲜的肉芽组织,这才保住了他的小脚趾。

在临床上,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结成斑块,造成下肢血管闭塞、支端神经损伤,从而造成下肢组织病变。‘足’离心脏最远,闭塞现象最严重,容易引发水肿、溃烂、坏死,形成坏疽。在这里提醒大家,糖尿病患者每年最好进行足部筛查1-2次,了解足部血管、神经病变的程度,严重者可每3个月筛查一次。

在这里再次强调,有足部血管、神经病变的患者应注意保护好足部皮肤,选择合适的鞋袜,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法,避免外伤、烫伤等,每天自查足部皮肤一次,发现皮肤问题及时就医,切忌私自处理或不予理睬。平时要控制好血糖,经常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每3个月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等检查。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什么是动脉微灌注治疗? 动脉微灌注是利用微穿刺技术把纤细微导管放入动脉内,通过微导管灌注各种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
    孙香兰山东省立医院副主任医师内分泌科
  • 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冬天又要来临了。冬季是糖尿病足的高发季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就要注意了,很可能一个小细节不注意,就 ...
    王江宁北京世纪坛医院主任医师骨科
  • 多年糖尿病病史的患者,25%的足部都会出现问题,有时候还会出现溃烂,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糖尿病足,糖尿病足起初没什么 ...
    王江宁北京世纪坛医院主任医师骨科
  • 糖尿病足病一般发生在糖尿病史5年以上的糖友们身上,是目前最为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 根据资料统计:70%的截肢手 ...
    王伟南京454医院主治医师内分泌科
  • 糖尿病足病治疗困难,但有效的预防能显著减少足病的发病率。作为医务人员,在对病人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除了严格地控制血糖、 ...
    王伟南京454医院主治医师内分泌科
  • 近期,南京军区糖尿病足中心收治了3名因意外引发糖尿病足的患者,在此给患者分享他们的经历,给糖尿病患者作为借鉴,让大家 ...
    孙新娟南京454医院内分泌科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孙新娟专家的投票,若您是孙新娟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孙新娟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