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间质内放疗的原理
标签:医学科普

长期以来,人们在努力提高手术治疗脑肿瘤技能的同时,一直也在探索和应用放射治疗方法。放射治疗作为手术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对于治疗原发的恶性脑肿瘤、脑转移癌以及手术不能全部切除的良性肿瘤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延长病人生命并提高生存质量。对于恶性胶质瘤,放射总剂量增加,可能会减少肿瘤复发,提高治疗有效率。普通颅外放射方法多采用全脑照射加局部照射法,放射剂量若高于60~70Gy(6000~7000rad),则正常脑组织发生坏死的危险性也明显增加;即使低于上述放射剂量,也可使部分病人发生严重的放疗反应而中止治疗。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王亚明

放射疗法的主要目标是使肿瘤组织得到最大的放射剂量,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非肿瘤组织所接受的放射剂量。放射治疗对于特定组织的电离放射效应,取决于放射线的总剂量、放射率、放射能量和放射精度;这些因素的适当组合,可望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从理论上而言,脑瘤内放疗完全适合这些原则。

脑瘤内放疗可以提高肿瘤的放射精度和局部的放射总剂量。这种方法可在脑肿瘤局部产生很高的放射效应(200~400Gy),而周围正常脑组织则很少发生坏死。对比普通颅外放射治疗,脑瘤内放疗(特别为永久性置入核素)具有以下一些独特的优点:

(1)核素高活度与病变吸收高剂量。在放射生物学研究中,只有某种病变组织对核素射线敏感和不敏感的结论,而没有理由认为核射线对某种组织根本不会产生损害。对于临床通常采用的核素活度没有产生预期治疗效果的病例,应当认识到系选用的核素活度给予病变组织的吸收剂量远远没有达到治愈该病例所需要的核素活度。脑瘤内放疗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2)低放射率和高放射剂量。普通颅外放射治疗是高放射率和低放射剂量,一般以高能X线或钴为放射源,高能光子需要穿透颅骨和周围脑组织才能抵达脑肿瘤。放射率2.0~3.0 cGy/min,病人每天能够接受的安全放射剂量为1.8~2.0 Gy;如此分次常规放射治疗,要达到50Gy~60Gy照射总剂量,需经过5~6周的时间。永久性置入同位素行脑瘤内放疗,只需要一次立体定向手术置人放射性同位素;虽然采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是低放射率,每小时仅为0.4~0.6Gy,但病人每天累计接受的放射剂量可多达10~15Gy,而且脑肿瘤局部接受的放射剂量明显比周围脑组织多。

(3)持续放射利于杀伤肿瘤。与常规颅外放射分次治疗不同,脑瘤内置入同位素对肿瘤持续照射。这样置入放射源时,可以不必考虑肿瘤的细胞周期,因为大多数肿瘤细胞最终均要进入对放射线敏感的S期,从而提高了剂量的有效程度。

(4)利于保护正常脑组织细胞。由于正常脑组织细胞修复可逆性放射损伤较肿瘤细胞更有效,所以肿瘤细胞对这种低放射率、高放射剂量的治疗方法更为敏感。

(5 )有利于杀伤乏氧的肿瘤细胞。在低放射率治疗时,肿瘤的乏氧细胞可变为氧合细胞,而正常组织细胞的氧增强反应较小,从而提高了脑肿瘤的治疗效果并减少脑组织的放射性损伤。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儿童脑瘤的症状通常有视力减退或复视、呕吐、头痛、头颅增大、走路不稳。1、视力减退或复视:有一半的儿童脑瘤有视力减退表现, ...
    张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患有脑瘤初期多为刺激性症状,如癫痫、疼痛,发展后为破坏性症状和压迫症状,如瘫痪、麻木、视力视野障碍等,主要症状有:1、颅 ...
    张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颅内肿瘤的常见症状有长时间头痛、精神异常、视力下降、听力进行性减退等。1、长时间头痛: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情 ...
    张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头部伽马刀治疗范围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功能性疾病、脑血管疾病、脑肿瘤。1、功能性疾病:主要有三叉神经痛。另外,部分癫痫也可 ...
    黄世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 脑癌中晚期主要有以下症状:1、头痛的症状在疾病早期的时候也经常发生,但是随着疾病的蔓延和扩散,根据不同程度,头痛也随之加 ...
    熊英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放疗科
  • 恶性脑瘤5年内复发率高达80%,当外科切除不完全时,瘤组织将“继续生长”,这并非真正的复发。临床脑瘤的症状复现归咎于瘤组织 ...
    熊英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放疗科
王亚明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海军总医院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王亚明专家的投票,若您是王亚明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王亚明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