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医生为什么不愿意给患者自己的私人联系方式 (转载)
标签:就诊须知

最近有一个朋友下肢静脉曲张,我给他介绍了一位血管外科医生咨询手术。术后当天夜里,朋友给我打电话,问责任医生的手机号码,理由是是术后血压有点高,想问问要不要吃降血压药。 我回答他:你还在医院住着,如果有问题,应该报告给值班护士,值班护士了解情况后通知值班医生处理。如果还有其他疑问,可以第二天查房的时候当面问医生。 他问:那将来出院之后有问题怎么办? 我答:如果问题不紧急,可以攒着等复查的时候一起问。如果问题紧急,速到医院挂号问。实在没办法,你给我打电话,我帮你转问。没经过他的允许,我不能把他的电话给你。实在想要电话,你直接找他问问看,不过很可能被拒绝。 他有些郁闷,但也不方便发作,就挂了电话。 拒绝朋友,我心里也不舒服。但他是我的朋友,不是血管外科医生的朋友,我不能慷他人之慨。而且同是医生,我知道同仁们大多不愿意把手机号码给患者。 可能有些患者不太理解,我就是要个电话,又不是打算骚扰你,至于这么小心翼翼吗?那我就来心平气和地解释一下,跟医生要电话,为什么总碰壁。

首先我们从动机出发,你为什么跟医生要电话?是觉得医生脾气相投想交个朋友有空喝酒吃肉?是看医生浓眉大眼忠厚老实想给他介绍对象?是同情医生工作太忙想给他充点话费? 应该都不是吧,你要医生的电话,是想方便你出院后随时咨询病情,进而增加一个关系资源,以后家人朋友想看病能找他帮忙,对吧? 那么把电话给你对医生有什么好处呢?没有,只是增加了工作量。 所以,从动机看,你跟医生要电话的动机是非常充分的,但医生给你自己电话的动机是很薄弱的。

其次,医生有没有权利不给电话?当然有。虽然现在留个电话号码很随意,但说到底,私人的电话号码依然属于隐私。有人想到处公布自己的电话,那是他的自由。但有人不想公布,同样也是自由。 这就是为什么,我不会在未经允许的前提下,把我的医生朋友的电话给别人,这是侵犯了医生的隐私权。我也希望有我电话的亲戚朋友,在把我的电话给别人之前,先问我一下。 

其实说完以上两点——医生没有给电话的动机,医生有不给电话的权利——我就可以结束了,没必要进一步解释。然而,我的风格一向是婆婆妈妈循循善诱的,接下来我会告诉你,医生把电话给了你,会给你们双方带来哪些风险。

医生的风险一:私人生活被完全打乱。 医生的私人时间普遍比较少,一般用来睡觉和陪家人,所以特别怕被打扰。 我不是说所有拿到医生电话的都会不分场合不分时间打来,但这个风险是不可控的,只要有一个两个这样的人,医生就受不了。 比如前段时间,老家一个远房亲戚来看病。来北京的前一天,我打了一个小时电话给他,详细告诉他从车站怎么来医院,到医院怎么挂号,门诊在几楼,什么流程,中午怎么吃饭,周围有哪些宾馆……他表示都知道了。 第二天早晨6点,我被他的电话吵醒:“我的火车到站了,现在就按你说的做就好了吧?”深吸一口气,告诉他“是的”。“好的!我一会儿再和你联系!” 上午8点,正在交班,电话又来了:“我挂好号了,现在等着就行了吧?”咬着后槽牙告诉他“嗯”。 之后,他每进行一步,都会打电话来确认一次。赶上我在手术不能接电话,他就一个接一个地打,一台手术下来十几个未接电话都是他的。 这样的人肯定是少数,但一旦摊上一个这几天都过不好。这是亲戚没办法必须给电话,但只要能不给,真不想冒这个险。

医生的风险二:知识价值被进一步低估。 医生们心里普遍的一个怨言,就是自己多年所学不值钱。 一次我走在门诊楼,被一个患者拦下来:“医生我不看病我就问一下。”我以为他要问我哪个科怎么走,就站住了。他迅速掏出一张片子来说:“你看一下我这个片子,需不需要手术?”我差点气背过去,说了句“挂号去”就走了。 我院挂号费,主治5块,副教授7块,教授14块,连顿饭都不够了,但好歹是个钱。很多时候,我们的知识连这点钱都换不来。经常在办公室看到同事接到电话咨询,解答完挂掉后嘟囔一句“有问题去挂号啊”。 当然,很多人不挂号也不是因为钱,而是觉得问题不大不想耽误时间请假跑医院。付费在线咨询就能很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多很好的渠道。 所以,以后有人问我要某医生的电话我不会给,但如果这位医生有在线咨询二维码,我一定会分享的。

患者的风险:医生把你忘了。 有时候会冷不丁接到这样的电话:“我是去年在你们那做过肝癌手术的xxx啊,我最近这个指标有点高你看严重不严重?”然后我一脸懵逼,完全不记得他是谁。 真不是我忘性大,我现在手头管着七八个病人,隔三差五就要换一批新的,我只能保证记住正在住院的,出院之后很快就忘了。而且就算我隐约记得一个名字,也肯定不记得当时的具体情况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贸然回答,显然是对患者不负责任。我只能告诉他,带着上次手术的全部资料,到医院来挂号复查。 

说了这么多,你应该理解医生为什么不给患者留电话了吧?如果你要了医生不给你,不要玻璃心,他不是不想给你一个人,他是不想给所有人。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热点文章
  • 医学生不容易,本科就5年,如果不工作,考研又三年,考博又是3-6年,这样就是11年以上的读书,可是如果毕业工作,再考研,有 ...
    郝志伟聊城市人民医院主治医师骨科
  • 外科基础的操作,临床工作工经常遇到问题就是,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引流。但是引流管什么时候拔为好呢?外科是一个大科,科室 ...
    郝志伟聊城市人民医院主治医师骨科
  • 手指关节肿胀疼痛变粗是许多患者常遇到的问题,不仅会给生活带来不便,还会影响个人的工作与生活质量。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 ...
    陈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骨关节科
  • 关节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的疼痛、肿胀、僵硬和功能受限为表现的关节 ...
    陈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骨关节科
  •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中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临床目前尚无根治之法。但是,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合理的预防措施,可 ...
    陈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骨关节科
  • 盐酸氨基葡萄糖有轻微的抗炎作用,能抑制超氧化自由基和炎症介质产生,但单用不足以快速缓解关节的炎症反应。建议遵医嘱联合服 ...
    陈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骨关节科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王诗军专家的投票,若您是王诗军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王诗军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