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乳素分泌异常
标签:医学科普

第四节: 催乳激素分泌异常

催乳激素(Prolactin, PRL)分泌异常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生殖内分泌障碍疾病。各种原因造成外周血中催乳素异常升高,超过25µg/L 应认为是高催乳激素血症。PRL分泌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垂体和下丘脑功能异常。在不排软卵的患者中,15%—23%有高PRL血症,其中近半数高PRL血症患者为垂体微腺癌。在继发闭经患者中,10%—15%有高PRL血症。在性欲低下或性无能的成年男性中,约1%的人血PRL增高。

一:催乳激素分泌异常研究进展

临床对泌乳异常的描述最早可追溯到1885年。Chiari描述了一组产后泌乳、闭经和子宫萎缩的患者。1982年从低等脊椎动物垂体前叶分离出促泌乳的成分,并发现它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能调节多方面的生理功能。1953年Argonz报道了同样的综合症,但与妊娠无关。Forbes等人于1954年报道了一组垂体肿瘤患者,具有泌乳、闭经和低FSH,并推测人类存在促泌乳的生物活性物质。Everett于1954年进一步发现,切断下丘脑与垂体间的联系后,垂体前叶的这种提取物的活性明显增加。1963年Meites发现下丘脑产生抑制垂体前叶提取物活性的物质,这就是PRL抑制因子(Prolactin-inhibiting factor,PIF)。此后许多学者对PIF进行了研究,Macleod于1969年证实,多巴胺具有抑制垂体释放PRL活性的作用。现在认为,多巴胺就是PIF之一。1970年终于将这种物质分离出来,并在1971年进行了放射免疫测定。这些成果为后期深入的神经内分泌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并导致了长效多巴胺制剂的临床应用。

二:PRL的化学结构与分泌动态

PRL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19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类激素。人类PRL的结构具有多态性的特点。有些人血中PRL水平较高,无泌乳现象;而另一些人PRL只是略有增高,却泌乳现象严重。现在发现,PRL的分子有4种不同的形态,产生的原因是糖基划或多分子聚合,其分子量和生物学功能都存在一定的差异。PRL的分子形态有:①PRL是单一肽链结构,其中有3个二硫键,分子量为23000,它是生理活性的主要形式。②PRL糖基化后,分子量为25000,但免疫活性和生物活性分别只有未糖基化形式的32%和50%。③大分子PRL的分子量约为50000,生物活性明显下降。④巨分子PRL的分子量100000,生物活性低下。

由于PRL的多态性和波动,在测量结果时,部分正常人PRL的偏离正常范围,分布出现偏态。在临床判断病情时,下结论时要相当谨慎。结果对于这种非正常曲线的分布不加以校正,大约5%—8%的妇女出现高催乳激素血症,这明显与事实不符,出现了误诊。目前对于PRL的正常值的上限没有一致的意见。一般为25µg/L。对同一份标本,不同的实验室和不同的实验方法测定结果可能不一样。约2.5%的正常妇女被误诊为高催乳激素血症。即是患者有一定的症状,如闭经和不孕,轻度的高催乳激素血症也许是巧合,无需处理。高催乳技术血症只有一个生化检查结果,关键在于治疗患者。

不同的生理状态下血中的PRL是不同的(图2—8)。最早从胚胎的第12周开始从血液中可以测到PRL。25周时开始明显升高,直到足月。在出生后2个月时降到青春期前的水平。在青春期,PRL随雌激素的升高而升高,因此,女性的PRL较男性高。在月经周期中,PRL排卵前浓度最高。在妊娠中,血PRL从妊娠第1个月开始升高直到足月,其增高的过程与雌激素的增高和垂体催乳激素细胞的增生伴行。产后不哺乳的妇女PRL在3周内降到基础水平,而哺乳妇女需要3个月到半年1年的时间。垂体催乳激素细胞增生在产后几个月内恢复。

三:PRL的生理作用与分泌调节

㈠:生理作用

PRL在人类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泌乳。PRL 与雌激素、孕激素、胰岛素、甲状腺素和可的松起协同作用,共同促进乳房的发育。其中,PRL主要促进乳腺小泡的发育,胎盘催乳激素加强这一作用。PRL催乳的作用受到雌激素的拮抗,产后胎盘娩出后,雌激素下降,在PRL的作用下开始泌乳。PRL促进乳腺分泌酪蛋白、乳白蛋白、脂肪、乳糖,增加乳量的分泌。

㈡PRL的分泌调节

PRL由垂体前叶催乳激素细胞分泌产生。催乳激素细胞约占垂体前叶细胞的20%垂体前叶的催乳激素细胞是分泌PRL的细胞,主要分布于前叶的两侧,与促性腺细胞和其他细胞混合排列。从功能上,催乳激素细胞有多种类型,有些分泌PRL的功能强,对多巴胺抑制作用更为敏感;有些对雌激素的反应较差;有些同时分泌生长长激素和PRL。PRL基因位于第6号染色体,PRL基因转录合成mRNA后,在粗面内质网合成大分子的PRL前体,然后断裂为PRL,并存储于颗粒内。PRL在细胞内有两种储备,即储备池和合成池。当细胞受到释放信息后,细胞膜Ca 通道开放,Ca内流并与二醇基甘油酯结合,激发细胞的胞吐作用,将颗粒内的PRL释放。PRL的分泌为阵发性的释放。睡眠和进食后分泌增加,在午夜1—3时最高。睡眠醒后,增加的PRL不会立即消失,所以在上午8时的浓度高于白天其他时间20%.每日阵发性的释放使得血中的水平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测定PRL时,用3次不同时间的结果判断较为可靠。

PRL的分泌调节主要是通过下丘脑对垂体保持着紧张性抑制而起作用的。PRL的分泌受到下丘脑的调节和多方面的影响,过程复杂。主要有两类调节,即内分泌调节和旁分泌/自分泌调节。参与的调节介质包括单胺神经介质、多肽、载体激素。其调节过程见图2—9

1. 抑制催乳激素分泌的因素 催乳激素抑制因子(Prolactin-inhibiting factor,PIF)是调节PRL分泌的最主要调节途径。PIF主要包括多巴胺、r-氨基丁酸(GABA)和内皮素,其中多巴胺是PIF的主要成分。尽管GABA有较强的PRL抑制作用。由于生理状态下垂体门脉系统不存在GABA,GABA抑制PRL分泌的浓度大于生理剂量,其生理状态下的PIF功能还没有被大家所公认。内皮素有抑制PRL分泌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旁分泌机理、

过高的PRL可使下丘脑中央突的多巴胺增加,进而使自身的分泌下降,形成短负反馈。

2.促进催乳激素分泌的因素

⑴ 催乳激素释放因子(Prolactin-releasing factor,PRF):许多反应如缺氧锻炼、性交、进食、麻醉、疼痛、低血糖、手术、乳头刺激等都有刺激PRL分泌的作用,引起一过性的PRL增高。这些不能通过多巴胺机理加以解释,说明PRF的存在。目前没有发现独立的PRF化合物,而其他的许多生理活性物质具有促进PRL分泌的作用。目前发现的有PRF活性的化合物有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TRH)、血管活性的肠多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血管紧张素II、组胺酸异亮胺酸肽(peptide histidine-isoleucine,PHI)、垂体腺甘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activating polypeptide,PACAP)、GnRH和一些其他的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如乙酰胆碱、5-羟色胺、组织胺)。TRH和VIP是研究最多的TRF,它们都参与垂体的门脉循环。然而,吸允反射并不通过TRH途径。垂体促黑色素细胞分泌的一种短肽可能与吸吮反射有关。

⑵ 雌激素:雌激素促进PRL的分泌。雌激素直接刺激PRL的分泌,抑制下丘脑多巴胺的释放,提高催乳激素细胞对各种促进和抑制PRL分泌物质的敏感性。

3. 自分泌和旁分泌的调节 旁分泌对PRL分泌的影响可能与邻近的促性腺激素细胞的作用有关。在GnRH的刺激下,促性腺激素细胞产生血管素,促进PRL的分泌。Folliculostellate 细胞通过旁分泌,有PIF的作用。VIP既有调节PRL的内分泌因素,也是自分泌因素,催乳激素细胞自身也产生这种物质,发挥自分泌调节作用。

四、高催乳激素血症对生殖内分泌的影响

高催乳激素血症是一个生化检验结果,而不是临床诊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成人还是儿童,非妊娠、非哺乳状态下血中PRL持续增高,就称为高催乳激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缺氧锻炼、性交、进食、麻醉、疼痛、低血糖、手术、乳头刺激等可以使PRL一过性增高,并非异常。但非妊娠和非哺乳状态下,慢性持续的高催乳激素血症,即认为是病理状态。常见的产生高催乳激素血症的疾病见表2—4

高催乳激素血症对卵泡的生长、排卵和黄体功能都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不利影响是通过PRL对下丘脑的短反馈形成的。高PRL通过下丘脑的两个机制引起卵巢功能紊乱,一是使下丘脑中央突的多巴胺增高,抑制GnRH/LH 的分泌,从而影响到GnRH-GnH-GnRH的分泌和多巴胺的形成。在高催乳激素血症的影响下,下丘脑对雌激素的正反馈作用消失,对克罗米酚的反应减弱或消失。如果是有正常的卵泡生长和排卵,也有可能出现黄体功能障碍。目前,没有发现高催乳激素血症在垂体水平或卵巢水平对生殖内分泌产生不良的影响,应用GnRH(生理剂量)可以诱发卵泡生长、排卵和正常的黄体功能。

高催乳激素血症和生殖功能障碍同时并发是基于以下生理学特征:①垂体催乳激素细胞具有自身分泌PRL的能力,正常PRL的维持是通过下丘脑分泌的PIF持续、紧张性的抑制PRL的分泌而实现。②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自身不具备分泌GnH的能力,正常的GnH的分泌必须依赖下丘脑分泌的GnRH 持续、紧张的刺激作用才能实现。③下丘脑的一些神经质对GnH分泌和PRL的分泌效应正好相反(通过GnRH, PIF 和PRF).表2—5是主要神经递质对GnH和PRL的影响。

五、高催乳激素血症的临床表现

㈠ 泌乳

PRL增高,使乳腺的腺细胞分泌亢进,在非妊娠期非哺乳期出现泌乳现象,或中断哺乳数月后仍然有泌乳。分泌的乳汁可以试无色、黄色、或白色。液体可以试稀薄的,或似初乳样稠厚。多数情况下分泌量不多,轻者只是在挤压下有分泌物流出,重者可自行流出。

虽然泌乳与血PRL水平增高有密切的关系,但没有迹象表明泌乳的量与PRL水平增高的程度有关,这是因为泌乳还与低雌激素的水平和其持续的时间有关。月经正常的妇女中5%—10%有泌乳现象,但其中90%的妇女PRL并无异常。经过深入检查未发现其他原因,称为特发性泌乳,约占泌乳妇女的2/3。泌乳伴有闭经者约占垂体肿瘤的75%,但是在青春期前、原发性闭经和男性患者一般不泌乳,乳腺泌乳前必须经过一定程度的发育。

泌乳可以试单侧或双侧,持续或间断,自然或检查挤压时出现,其临床意义是相同的。

许多乳房的分泌液不是乳汁,不能称为泌乳,因为乳房为特化的汗腺,它会持续不断地由腺泡和腺管分泌出一些液体。确定是否是乳汁,可将分泌液直接于显微镜下检查脂肪颗粒,或用苏丹IV染色后检查脂肪颗粒。

出现泌乳是诊断应当谨慎,要询问用药情况,检查胸部,测定血TSH和PRL。如果高催乳激素血症、月经失调和不孕同时出现,泌乳征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虽然有泌乳,但是月经正常,PRL不高,可能是乳腺对PRL的敏感性增加,不需要临床处理。如果泌乳产生生活的不便,可以应用溴隐亭治疗3周。

㈡ 月经失调与闭经

由于高催乳激素血症影响到下丘脑GnRH的功能,或导致高催乳激素血症的因素常常也影响到下丘脑GnRH的功能,患者出现月经紊乱,可表现为黄体功能不足而月经周期缩短,或则是不排卵,月经周期紊乱(多为周期延长,月经量减少),或则是闭经。当患者出现泌乳伴有闭经时,称为闭经溢乳综合症。

高催乳激素血症所致的生殖内分泌功能失调在辅助检查中,可能有以下表现。

1. 基础体温 可表现为黄体期过短或卵泡期过长,或则基础体温单相

2.生殖内分泌测定 雌激素水平正常或偏低,如果存在周期性的阴道出血,月经前一周的血孕酮低下,如果有排卵,也可以正常,有时伴有LH和FSH低下或LH/FSH的比值异常。

3. 卵泡监测 在B超及各种内分泌手段监测卵泡生长或排卵时,可表现为不排卵或排卵后黄体过短

4.子宫内膜病理 有一定月经周期的妇女,月经前一周以内的子宫内膜病理可以为增生期子宫内膜或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

㈢ 不孕

不孕是高催乳激素血症的常见表现。多为继发性不孕。主要原因是不排卵或者黄体功能不足

㈣ 血PRL 增高

泌乳、无原因的月经改变。性欲下降,或者出现蝶鞍以上部位的肿物或浸润征象时,应当检查PRL。PRL超过70µg/L者。常常伴有闭经。超过200µg/L者,不管是否伴有闭经,除了少数药物、蝶鞍上有病变外,几乎都是由催乳激素瘤产生。

检查PRL时,需要考虑它脉冲式释放和食物(特别是蛋白质)增加其分泌的特征。每次检查应在早上9时左右进行,采血当日应禁食,禁性交。每次检查应在3小时内取血3次,标本等量混合进行测定。

㈤ 原发疾病的表现

根据产生高催乳激素血症的病因不同,可有相应的表现,如垂体或颅内肿瘤,到肿瘤长大产生压迫时,可有头痛,头胀,视力模糊或视野缺失。伴有PCOS时可有肥胖,多毛、痤疮等。

六、不孕症中产生催乳激素异常的疾病

PRL分泌异常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状态,除了个别情况下,如Sheehan综合症,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垂体破坏等疾病为PRL的分泌低下,临床上主要是高催乳激素血症。

㈠催乳激素瘤

垂体细胞类型多,肿瘤类型也多,以具有分泌功能的催乳激素瘤最为常见。表2—6为不同垂体细胞来源的肿瘤。假催乳激素瘤(生长激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促甲状腺素瘤、促性腺激素瘤、无功能性瘤等垂体肿瘤)除了具有相关激素异常分泌产生的症状外(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Cushing病、甲亢、卵泡过度增生和卵巢黄素囊肿等),由于肿瘤压迫垂体使PIF对催乳激素细胞的抑制减弱,也可以表现为高催乳激素血症,但PRL增高不如其他激素异常的表现突出。

催乳激素瘤的原因不明,一般认为一个肿瘤其细胞来自单个细胞克隆。推测催乳激素瘤发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雌激素刺激②下丘脑功能障碍,PIF不足,对催乳激素细胞的抑制减弱,催乳激素细胞增生瘤变。③循环系统异常,垂体接受门脉以外的血液供应,不受PIF的抑制,催乳激素细胞增生瘤变。

催乳激素瘤的临床表现(表2—7)与高催乳激素血症、垂体的直接压迫有关。

搞催乳激素血症应当十分注意催乳激素瘤。当PRL超过正常指标但少于50µg/L时,应重复两次检查或垂体试验。如果超过50µg/L,则需检查甲状腺功能。如果甲状腺素功能正常,应行激素机层摄影(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高催乳激素血症及垂体肿瘤的检查程序见图2—10

应用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hyr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TRH)前,应当测定PRL的基础值。静脉注射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500µg,用药30分钟和60分钟后再测定血TSH和PRL。正常状态下,应用TRH后,TSH增高2—4倍,PRL增高4倍。如为催乳激素瘤,TRH的PRL释放效应低于正常。本试验适用于PRL轻度增高在50µg/L以内的患者。当TRH试验低于正常时,应予进一步检查。

㈡:下丘脑功能障碍和特发性高催乳激素血症

下丘脑受到不良的刺激和功能紊乱。神经递质平衡失调,可导致PIF和GnRH减少,泌乳、月经失调和不孕。还有一些高催乳激素血症患者伴有泌乳、月经失调和不孕,但经过系统的检查仍然不能发现产生高催乳激素血症的病因,称为特发性高催乳激素血症。这些患者在降低PRL后,即可恢复月经和生育。

㈢空蝶鞍综合症

空蝶鞍综合症(empty sella syndrome) 是指蛛网膜下腔疝入垂体窝,压迫垂体,使之变形、功能障碍、萎缩、蝶鞍扩大引起的一组综合症。以往认为空蝶鞍综合症少见,但在CT、MRI和精密的内分泌检查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精确提高后,空蝶鞍综合症时有发现,应当引起重视。

空蝶鞍综合症的病因不明,尸体解剖标本中,空蝶鞍的发生率为5.5%---23.5%。发病原因可能有:① 先天性鞍隔发育缺陷 ② 垂体肿大后缩小形成空蝶鞍(如妊娠期垂体肿大)。

③ 垂体肿瘤术后或手术后形成空蝶鞍。④慢性颅内压增高(如肥胖、心力衰竭、高血压、良性颅内高压症等)。⑤ 下丘脑-垂体疾病。

本病多见于中年女性,尤其是肥胖、多产妇女易受累。受累患者中只有少数存在内分泌障碍,这是因为垂体的代偿所致。症状的主要表现为头痛、高血压、视觉障碍、脑脊液鼻漏和内分泌功能障碍。内分泌功能障碍出现表现为高催乳激素血症和垂体功能低下,严重时垂体萎缩,PRL不升高或者降低。严密的内分泌测定对诊断有很大帮助,气脑造影、CT和MRI对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轻者不需要治疗,重者可做手术。如果垂体萎缩导致内分泌功能低下,可行激素代替治疗。需要生育者,可用GnRH促排卵。

㈣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时,由于甲状腺素分泌减少,下丘脑分泌的TRH增加,使PRL分泌增加,出现高催乳激素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可以并发不孕症。其机制可能有:①甲状腺功能低下直接影响性激素的代谢和卵泡生长,不排卵。②LH分泌不足。③产生高催乳激素血症影响排卵。甲状腺功能低下者补充甲状腺素治疗,即可恢复生殖功能。

七、催乳激素分泌异常的不孕症治疗

㈠原发病治疗

1. 垂体肿瘤

㈠ 手术治疗:不愿终身服药或肿瘤对药物无反应,或出现压迫症状、垂体卒中者可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首选经蝶窦选择性垂体肿瘤切除术。在催乳激素瘤重,手术后PRL即降至正常,月经恢复,可以受孕。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有:①肿瘤的大小:微腺瘤优于巨腺瘤。微腺瘤术后60%—90%的患者PRL和月经恢复正常,而巨腺瘤的成功率仅为0%—40%。

②PRL的高低:术前PRL高者效果差。在微腺瘤中,PRL超过200µg/L,术后恢复正常者为45%—70%。③浸润和粘连: 有浸润和粘连者术后恢复正常的机会下降。④腺垂体组织是否被破坏。正常的垂体组织和功能结构破坏,可以导致手术垂体功能不能恢复。⑤术前的药物治疗:术前多巴胺兴奋剂治疗对手术效果的影响较为复杂。溴隐亭使腺瘤细胞缩小,有利于手术,但由于细胞缩小,其周围的和血管周围纤维化,使得瘤组织与正常垂体组织的界限不清,又对手术不利。一般认为,微腺瘤术前是否应用多巴胺兴奋剂与手术的预后无关。巨腺瘤术前不超过6周的用药,可使肿瘤缩小,有利于手术。超过10周的用药,手术趋于困难。

垂体肿瘤手术有一定的并发症。在催乳激素瘤中,术后7%的患者出现永久性的尿崩症,8%的患者垂体功能低下。垂体肿瘤术后有一定的复发率。在催乳激素瘤重,术前的PRL越高,术后的复发机会也越高。一般而言,即使是没有发现垂体新的肿物,PRL增高也预示着复发。综合各类型的腺瘤,术后5年内约50%的患者复发。复发多考虑残存组织的再生,而非新生肿瘤。复发瘤首选药物控制或放射治疗,约27%的复发性高分泌肿瘤需要再次手术才能使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催乳激素瘤术后6周测定PRL具有重要意义。PRL正常,月经恢复,泌乳消失,预后良好,但是复发往往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⑵术后放疗: 对于PRL的改善无帮助,但是溴隐亭对PRL的恢复则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放疗作为首选治疗方法的情况不多,主要用于控制经药物和手术缩小的大肿瘤,使肿瘤的活性进一步控制。肿瘤越小,放疗效果越好。微腺瘤有应用放疗的报道,其实用性和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未生育的妇女最好在生育后再行放疗。

放疗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直线加速器,总剂量45—50Gy,在5—6周内完成。催乳激素瘤放疗后大多数PRL会下降,但是降到正常的水平一般需要2—8年的时间。放疗期间和放疗后一段时间内可以继续应用多巴胺激素剂,待放疗效果出现后再逐步撤药。

放疗后有70%—80%的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垂体功能减退,故放疗结束后应根据垂体功能情况适量补充相应的激素。

⑶药物控制: 多巴胺激动剂的应用详见本章“高催乳激素血症的控制”。以下介绍其他垂体肿瘤的药物控制:①生长激素抑制剂:用于生长激素腺瘤、促甲状腺素瘤、促性腺激素瘤治疗。常用的有奥曲肽。它是一种环八肽,具有很强的抑制生长激素分泌的作用。100µg/L—700µg/L皮下注射,每8小时1次。②甲状腺素:抑制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对促甲状腺素瘤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其萎缩。③GnRH—a: 用于促性腺激素瘤的治疗。瘤细胞含有GnRH受体。用药后受体下降,可使瘤体萎缩。④米非司酮:糖皮质激素拮抗剂,5—10mg/kg可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产生的库欣病好转。

2. 其他疾病 积极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及下丘脑疾病、PCOS,改善肝肾功能,停止应用产生高催乳激素血症的药物,对于纠正相应原因产生的高催乳激素血症有重要的作用。

㈡降低血催乳激素

降低PRL的药物主要为多巴胺激动剂,常用的药物有溴隐亭(Bromocriptine)、诺果宁(Quinagolide)、甲磺酸硫丙麦角林(Pergolide)、卡麦角林(Cabergoline)、麦角乙胺(Lisuride)、洛克星多(Roxindol)、CQP201—403,其中溴隐亭最为常用。

溴隐亭1.25—7.5mg/d。服药时为了减轻不良作用,一般从小剂量开始,每3—4天增加剂量1次,达到有效剂量。每天剂量超过7.5mg无效者,再增加剂量效果也不理想。当PRL下降到正常水平后,每周剂量1.25—2.5mg,直到最低有效量,在妊娠前维持PRL于正常的中等水平。如果不良反应严重,可以阴道用药,2.5mg/d。现在已有长效针剂问世,每月7.5mg。

溴隐亭可以有效地抑制催乳激素瘤,使瘤体萎缩,PRL下降。在催乳激素瘤的患者中,停止溴隐亭后,超过半数的患者在3—5年内,催乳激素增高并伴有月经失调,另有相当的患者虽然月经来潮,但是PRL中度增高,少数人不用药物也可以保持稳定状态。对于催乳激素瘤的患者,可每2年停药2个月,如果PRL增高,可以再开始用药。

不管是何种原因产生的高催乳激素血症,溴隐亭都可以作为一种基础治疗。其疗效可靠,没有积累不良作用。对于肿瘤性的高催乳激素血症,每2年停药2个月的周期性的停药是有帮助的,少数患者可在停药状态下保持肿瘤生长停止和PRL正常。

溴隐亭的不良作用是约50%的患者有恶心,5%出现呕吐;20%的人在开始用药的几天,在服药3小时内有些人感到头晕;服药2—6小时可能出现鼻塞;其他症状包括头痛、乏力、腹痛、便秘、多梦、指血管痉挛,剂量大时可有口干和幻觉。餐后或睡前用药可以减少不良反应。

㈢受孕治疗

治疗原发疾病和降低PRL是受孕治疗的基础,其方法如上所述。高催乳激素血症在治疗前,应当进行精液分析、输卵管检查、生殖免疫学检查等。由于子宫输卵管通液术客观性差,可信度低,输卵管检查最好采用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

如果垂体—下丘脑功能完整,PRL纠正后多可恢复排卵并受孕。如果PRL恢复正常后仍然无排卵,则可以促排卵治疗。在高催乳激素血症的情况下,由于下丘脑对克罗米酚的敏感性下降,效果不佳,但GnRH和GnH的敏感性不变。

在不孕症中,高催乳激素血症不是辅助生殖技术的指征。但辅助生殖技术时有时伴有高催乳激素血症。由于辅助生殖技术时,特别是IVF—ET时,卵泡的生长常用GnH促排卵,卵泡对GnH的敏感性和分泌激素的能力PRL的影响,一般高催乳激素血症对受孕的影响不大,只是应当特别注意黄体功能的维持。但是高催乳激素血症提示其他生殖内分泌存在异常状态,在实施辅助生殖技术时,仍然需要纠正高催乳激素血症。

㈣高催乳激素血症与妊娠

催乳激素瘤患者妊娠的危险一直是临床医生十分关注的问题。以往可能过多强调了妊娠对于肿瘤的风险。蝶鞍正常的高催乳激素血症患者妊娠期间没有发现肿瘤生长的症状,而微腺瘤肿瘤生长并出现症状的机会也少于1%。25%的巨腺瘤患者应用GnH促排卵妊娠后出现肿瘤压迫症状。当同时应用溴隐亭时,可使肿瘤压迫症状下降到5%。

孕前手术或放疗有助于预防肿瘤产生的症状。妊娠前手术或放疗使肿瘤缩小,给妊娠期间肿瘤的增大提供了空间,肿瘤压迫症状产生的可能性则更小。但是手术和放疗容易产生垂体功能低下,孕期只有极少数患者出现肿瘤生长的症状,一般不主张预防性的手术或放疗治疗。孕期出现肿瘤症状者,对溴隐亭的反应良好。微腺瘤患者妊娠期间可以停用溴隐亭,而巨腺瘤,特别是有蝶鞍上扩展的是否在孕期停用溴隐亭还有争议,或是在严密的临床观察下停用溴隐亭,或是整个孕期都应用溴隐亭。

孕期的垂体肿瘤观察有其特殊之处,在孕期,CT和MRI不能实施,PRL测定难以判断垂体肿瘤的情况。这些给孕期肿瘤状况的判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孕期的垂体肿瘤生长常是十分迅速,有必要进行严密的产科随诊。如病情稳定,不需要特殊处理。当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或复视、外周视野丧失等,提示肿瘤生长,需要进行处理,如妊娠足月、胎儿成熟者,可终止妊娠。如胎儿没有成熟,应用溴隐亭有较好的疗效。中期妊娠者可行经蝶骨肿瘤切除。大剂量的地塞米松对缓解肿瘤症状有一定的帮助。应用溴隐亭治疗受孕的微腺瘤患者分娩后,大约有20%的患者能恢复自然月经,妊娠没有对垂体产生破坏性作用。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催乳激素瘤患者产后哺乳有不良影响。如果愿意,产后可以哺乳。孕期应用溴隐亭,出生的孩子发生畸形的机会或今后的学习成绩与一般的孩子比较并没有区别。孕期用药基本是安全的。如果必须,妊娠不是用药的禁忌证。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1、无精子症的基本知识? 无精子症是指3次或者以上精液分析检查并精液经离心后仍未检测出精子。无精子症分为梗阻性和非 ...
    李玉涛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 在辅助生育治疗过程及结束后有可能发生卵巢过度刺激、卵巢扭转、宫外孕等并发症。卵巢过度刺激的初期症状为恶心、腹胀、以及 ...
    赵晓东北京医院主任医师妇产科
  • 平时看诊时,遇到的多数是外地患者,不孕不育的问题,尤其女方受到月经情况的影响,许多患友初次就诊往往因为时间不合适,或 ...
    赵晓东北京医院主任医师妇产科
  • 人工授精是将男性精液用人工方法注入女性子宫颈或宫腔内,以协助受孕的方法。主要用于男性不孕症。人工授精有配偶间人工授精、 ...
    赵晓东北京医院主任医师妇产科
  • 孕前检查可以达到哪些目的呢?一、及早检测准父母潜在的慢性疾病。很多慢性疾病在前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在孕期很可能造成流产 ...
    赵晓东北京医院主任医师妇产科
  • 治疗不孕不育的方法通常有卵泡监测、手术治疗、辅助生殖技术。1、卵泡监测:主要针对排卵障碍导致的不孕不育,例如多囊卵巢综合 ...
    周丹北京医院副主任医师妇科
孙中明研究员
主任医师生殖医学科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孙中明专家的投票,若您是孙中明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孙中明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