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糜烂性胃炎案(郭喜军主诊)
标签:典型病例

慢性糜烂性胃炎案(郭喜军主诊)

患者李某某,女,53岁,河北省石家庄市人,主因间断性胃脘部胀满不适伴烧心反酸两年就诊。现自觉胃脘部胀满不适,餐后反酸,舌质红,苔黄厚,脉沉数。在我院查电子胃镜结果示:慢性糜烂性胃炎。西医诊断为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医诊断为吐酸,证型:湿热蕴结。患者病程日久,复因饮食失调,此乃湿热蕴结胃中,脾胃运化失常,气机阻滞所致。故借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和胃降逆,宣通导滞。

患者李某某,女,53岁。

初诊(2009年6月7日):两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出现胃脘部胀满不适,食欲减少,后在当地医院治疗,给予口服“健脾丸”、“吗丁啉”及中药口服治疗,效果好转,后患者未在系统治疗。一周前因食用煎炸及油腻食品后出现胃脘部胀满,偶有恶心干呕及嗳气,餐后时常反酸,夜间吐酸较多,胃脘部堵闷,口干明显,口中异味重。纳差,大便较干,2到3日一行,夜寐可。舌质红,苔黄厚,脉沉数。后患者查碳14呼气试验结果示:DPM:424,HP(+)。此乃由于脾胃运化失常,湿热蕴结胃中,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胃液随气上冲所致。故拟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

处方:

柴胡黄芩苦参公英石菖蒲郁金 苏叶

黄连 枳实 川朴 青陈皮 生龙牡 广木香 千里香

白蔻仁 砂仁 焦三仙 大腹皮 莱菔子 内金

以上给与7剂口服,日一剂,水煎服,分两次服用。并口服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分散片。中成药口服安胃片、六味安消散口服。

二诊(2009年6月14日):患者诉胃脘部堵闷较前明显减轻,仍有反酸,但较前减少,嗳气增多,食欲较前稍增加,口干仍较明显,口中异味减少。大便稍干,日一次,夜寐可。舌质红苔黄稍厚,脉沉数。于上方加水红花子12g,海螵蛸12g,瓦楞子12g,继服7剂。中成药口服安胃片、枳术宽中胶囊,六味安消散。

三诊(2009年6月21日):患者自觉胃脘部堵闷已不显,轻微烧心反酸,仍嗳气,口干,口中异味,食欲增加,大便稍偏干,夜寐可。舌质红苔黄腻,脉沉。于上方去海螵蛸、瓦楞子,加百合15g,乌药9g,荷叶12g,继服15剂。中成药口服同上。

四诊(2009年7月4日):患者复查碳14呼气试验结果示:DPM:67,HP(-)。患者诉胃脘部无堵闷,餐后偶有嗳气,烧心反酸基本消失,轻微口干,纳可,夜寐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稍厚,脉沉。于上方继服15剂。中成药口服同前。

五诊(2009年7月19日):患者三个月后复查电子胃镜结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给予中成药安胃片、茵连和胃颗粒口服一月,后追访患者诉症状稳定未复发。

按:《证治汇补 吞酸》中曰:“大凡积滞中焦,久於成热,则木从火化,因而作酸者,酸之热也。”说明吐酸与热与胃都有密切的关系。患者由于饮食所伤,湿热蕴结中焦,导致气机不畅,胃气上逆,胃液随气上冲,故发为吐酸。方中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宣通气机,和胃降逆,并在此基础上着重配伍凉血化湿,清热解毒制品,使胃气降,湿浊除。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身体不舒服又查不出病通常是心身疾病所导致的。心身疾病强调人的病痛或健康应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体现的是生物-社会-心理-医 ...
    王雪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 反胃的针灸治疗 【概述】 反胃,是指饮食入胃,纳谷不化,而至反出的症状.临床表现为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或食入一 ...
    洪杰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针灸科
  • 健康处方: 应设法消除诱发因素。如彻底治疗急性胃炎,治疗口腔及咽喉部慢性感染,避免长期食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食物 ...
    曾仁仁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
  • 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作出了适宜于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四条建议: 1.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黏膜有糜烂、中至重 ...
    曹建新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 电子胃镜下慢性胃炎的表现? 慢性胃炎分为四类 ①浅表性胃炎;②糜烂性胃炎;③出血性胃炎;④萎缩性胃炎。 ...
    郭喜军河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中医消化科
  • 郭喜军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郭喜军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多年来坚持研读中医经典,秉承了前辈对脾胃病治疗 ...
    郭喜军河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中医消化科
郭喜军教授
主任医师脾胃病科
河北省中医院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郭喜军专家的投票,若您是郭喜军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郭喜军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