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应该相信谁?
标签:医学科普

很大病人拿着一大推电视上养生专家还有网上的还有亲朋好友的健康知识,他们或者她们很苦恼,这些烂糟糟的信息居然有的几乎完全相反,跑来问我,我到底应该相信谁?

现在这些健康知识最大来源就当然数互联网了,互联网上的健康知识靠谱吗?我们好好讨论这个问题吧?

互联网上的多数见解并非由专家提供,这些见解来自许多未经医药培训,也没有任何医学经验的网民。真正的专家通常太忙碌,无法这样做。

唯一例外的是著名医疗机构的官方网站和当地著名的医学专家,由专家公开回应病患的提问。倘若找不到专家,可以依赖互联网上的意见吗?

当我还在医学院念书时,总是和同学埋首在由专家撰写的堆积如山的教科书里,一起讨论功课,互补不足。当时的互联网科技还相当新,大可通过它求取世界各地的医学知识,但我们并不常使用它,因为在书本和病人两头忙之后,已无法抽出多余时间从多一个别的途径学习医学知识。

然而,它的确是有潜力的。我们这些实习医生的学习资料不再局限于图书馆里。普罗大众也能受益。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况,求诊时也能具备一定的医学常识,不再仅仅依赖祖先流传下来的种种迷信看法。

然而,由于互联网迅速浮现数之不清的网站提供各种理论、计划和产品资料,容易让人泥足深陷,互联网能提供正确医疗知识的迷思很快被消融。可靠的网站固然存在,但在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众多意见中,想要找到可靠的网站以了解自己所关注的健康问题,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互联网最常见的“地雷”是个人见解

当我在1994年从医学院毕业时,有相当多人猜测医生未来将面对许多被困惑的病人,他们手持从互联网找到的大批资料,里边出现许多相互矛盾的信息。医生可能需要向他们解释所有的矛盾,并提供意见。

最后一点让我感到不安,因为只有该领域的专家,才能解释相关的矛盾,而我认为自己还不是专家。

这些年来,我发现那些权威只猜对了一半。

病人并没有打印出一大堆的资料来找我,他们有许多是先上网积极搜寻资料,然后使用这些信息作为提问的基础。最终,有些人的确是被彻底的混淆或误导,而要消除这些混淆还是个艰巨的任务。

许多时候,病人在怀疑自己出现健康问题,或是被诊断患有某些疾病,而医生又无法在简短的看诊时间内将病情解释清楚,于是决定在互联网这个地雷区去寻求答案。

互联网这个地雷区最常见的“地雷”就是个人见解。这些见解通常出现在博客和论坛上,往往被当成是建议。

这些建议提出来,往往不是为了要伤害读者。有好些是由好心人提供的。无论是什么意图或意见从何而来,读者应当认识到,任何意见的实际价值在于它的准确性有多高,这意味着专家的见解更为可取。

然而,互联网上的多数见解并非由专家提供,这些见解来自许多未经医药培训,也没有任何医学经验的网民。真正的专家通常太忙碌,无法这样做。唯一例外的是著名医疗机构的官方网站,由专家公开回应病患的提问。

倘若找不到专家,可以依赖外行人的一大堆意见吗?不行。这并非明智之举。 无论错误的见解是来自10个人或是1000万人,都无法改变事实的真相。例如,几千年前,人们认为地球是平的。

错误的见解,导致健康付出代价

不采纳陌生网民意见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根本没想过考虑过错误的见解将导致你付出什么代价。所谓“代价”,不是购买不同食物或新药物的价格,而是你的健康。

一名好的医生在决定治疗方案时,必须懂得在病人的身心健康和治疗时所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之间作权衡。我的病患是成长中的孩子。很不幸的,避吃某种食物成了一种时尚做法。许多家长采纳网上的意见,刻意不让孩子吃某些食物,却不曾想过这个做法的长期后果;其一是营养问题,小孩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以帮助身体健全的成长,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我们不应剥夺孩子们摄取任何一种的营养。

医生放上网的帖子,也有陷阱

那么由医生放上网的帖子可信吗?

幸好他们在撰写时,多数的资料还算准确。

然而,读者必须认识到这些贴文有两个陷阱。

首先是过时的问题。

有些医学领域的发展迅速,那些在2008年正确无误的信息,到了2014年也许已经被淘汰。多数可靠的医学网站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会在网站上的文章注明刊登日期。

其二是不实的声言。

我只能赠送大家一句古老的智慧名言:如果事情似乎好得令人难以置信,它通常是不正确的。

归根结底,我们可以在网上阅读和学习,但也可能被误导。谨慎的病人仍然会亲自和医生讨论病情。

作为医生我们不一定能够回答所有疑问。

医学发展如此之快,以至于没有人能够每一次都跟上其步伐。

系列漫画“呆伯特”(Dilbert)的作者斯科特·亚当斯说得好:作为个人,我们日益地变得越来越不聪明。

当我没有答案时,我会轻松地和医学界同行说一样的话:“我现在不知道,但我会去找答案,然后再告诉你。”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肿瘤病人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易致细菌性或病毒性腹泻。食管癌手术时切除迷走神经,病人可能会出现腹胀、腹泻等现象。胰腺切除也 ...
    熊英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放疗科
  • 中医学认为,脾胃在五行中属土,共同居于人体中焦。在阴阳属性分类上,脾脏属于阴土,胃属于阳土,脾主运化、主升清,胃主受 ...
    陈秀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主任医师中医肛肠科
  • 关于“术前禁食水”这个问题,总有一些患者重视不够。在医院病房经常能遇到对于术前禁食水不能配合,或偷偷吃喝导致手术被延 ...
    张书信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中医肛肠科
  • 正常的便便 根据统计正常的成人一般每天会有1~2次大便,每次大便量大约在200g左右(跟你吃多少、吃什么息息相关),含水 ...
    杜幼蕊运城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中医内科
  • 孩子脾胃虚弱的表现是什么? 1.长时间厌食、挑食,表示脾胃虚弱。有的孩子短时间不爱吃饭可能是由于食积或是消化不良造 ...
    杜幼蕊运城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中医内科
  • 大家好,我就是大名鼎鼎的肠易激综合征。我存在已久,中医叫我 肠郁 ,我也很喜欢这个名字,形象、充满想象力!当然,作为 ...
    张书信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中医肛肠科
陈博教授
主治医师中医科
浙江衢化医院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陈博专家的投票,若您是陈博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陈博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