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性头晕、眼黑是暂时性脑缺血发作的表现吗?
标签:论文精选

从青少年到老年,不少人都曾有过一过性的头晕、眼黑,或短时出现轻度漂浮、站立不稳的感觉。这是不是暂时性脑缺血发作的表现呢?

我们知道,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的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以出现头晕、站立不稳、眼黑、视物模糊等症状,但它还常伴有偏盲、复视、眩晕、耳鸣、面部麻木、半身感觉障碍和无力,甚至偏瘫等。而且,这些症状至少持续数分钟或更长,而不会瞬间或几秒钟即失。因此,仅有一过性的头晕、眼黑,不一定是脑缺血发作的表现。其原因较多,主要应考虑以下可能:

(1)一过性低血压:久坐或久蹲起立时,常见一过性头晕、眼黑,甚至眼前冒金星。这是由于一过性低血压造成视网膜和椎一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减少所致。因加压反射很快起反应能使血压恢复到平时状态,故症状往往在3~5秒钟内即消失。不伴有意识障碍、肢体感觉和运动的异常。平时血压偏低和伴有贫血的人,不易出现这种情况。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者常有头晕、眼黑的感觉,也有表现为晕晕糊糊,视物模糊者,同时伴睡眠障碍、多梦、易惊、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易激动、仅气:、呼足出汗、怕冷或怕热、食欲不佳、心慌气短等症状,平时血压常偏低。但这类情况不伴有真正的运动和感觉障碍,也无眩晕和复视。症状往往持续时间较长,可连续数小时。或上午轻,下午重,也可整天自觉头晕、迷糊、头昏、头胀。病程则可能有数月、数年之久。这类情况也不属于 tia.

(3)晕厥:实质上也是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这是由多种病因造成的全脑一过性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症状。轻者头晕、目眩、观物模糊、全身肌肉松弛无力、恶心、出汗、皮肤苍白;严重者意识不清。但一般持续时间较短,病人躺倒后很快清醒,很少超过3分钟。可伴心率缓慢、恶心呕吐等。也可伴有意识障碍,但不像tia那样常有局灶症状和体征(如复视、面舌瘫、半身感觉障碍和偏瘫)。

(4)周围前庭性眩晕:特别是良性姿势性阵发性眩晕多见。常于4o~60岁发病,特征是变动体位时突然头晕、不稳。呈阵发性眩晕,持续时间短者不足1分钟,长者可数分钟不等。这种短暂的眩晕,还可见于第四脑室内有活动性肿物。当处于某一姿势时,该肿物撞击前庭核出现眩晕,伴头痛、呕吐,即所谓布隆氏综合征。这类问题显然不是 tia.

(5)颈性眩晕:是一种极为少见的情况。颈椎旁交感神经干、颈椎关节和肌牌的运动感受器传入冲动至前庭神经核,在颈部受牵拉时或受损伤时仍可引起眩晕。当然也可能由于颈椎的特殊病变,在转头时直接压迫了经过的椎动脉,造成椎一基底动脉的缺血,或者由于脑外盗血综合征,当上肢活动过多时,出现椎动脉的血液倒流至上肢而引起椎一基底动脉缺血,而出现一过性的头晕,多为眩晕、眼黑、视物模糊、复视,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这一类情况实质上就是tia.

总之,一过性头晕、眼发黑可见于多种情况,观察其他伴随症状、持续时间、体位和意识状态都有鉴别诊断的意义。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耳鸣是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有时常常是耳聋的先兆,耳鸣与耳聋等一些严重疾病常是伴随发生。 ...
    王利一北京医院主任医师耳鼻喉科
  • 风池穴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穴位之一,是祛风邪的要穴具有醒脑开窍,疏风清热,明目益聪,平肝熄风,祛风解毒等作用。 ...
    胡凤山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 美国和英国曾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耳鸣发病率为17%。如果按10%保守估计,我国应该有1.3亿耳鸣患者。在所有患者中,大约有 ...
    吴飞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治医师中医五官科
  • 颈性眩晕 •颈性眩晕顾名思义就是眩晕产生与颈部有关。它常在颈部活动时出现,特别是在猛然转头或过度向后仰头时 ...
    樊志明涿州市中医医院主治医师康复科
  • 五心烦热 【概述】 五心烦热是指两手心、足心发热及自觉心胸烦热,而体温有的升高,有的并不升高的一种虚烦发热症 ...
    洪杰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针灸科
  • 眩晕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放置漂浮或摇动的一处运动错觉。 一、主因和主症1.美尼尔氏病:反复发作,患者睁眼时, ...
    曾仁仁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张世荣专家的投票,若您是张世荣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张世荣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