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寻医问药专家网 > 医院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放射科 > 科室介绍
80分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介绍
北大医院医学影像科具有近90年历史,现有在编人员85人,包括医师、技师、护士和登记人员等,其中技师分为常规X线、CT及MR组,医师分为胸组、腹组、神经及儿科组、急诊及骨关节组等专业组。
  北大医院医学影像科目前共有CR4台,DR7台,乳腺X线照相机3台,数字化胃肠X线机5台,多功能平板胃肠机1台单螺旋CT机1台,4排、16排及64排CT机各1台,1.5T、3.0T磁共振机各1台。
  北大医院医学影像科大事
  1922年从最初的理学诊疗科发展为放射科。
  1923年11月成立X光线室,梁铎教授任主任。
  1942年谢志光教授应邀来科担任副主任和主任。
  著名放射学医师徐海超、张去病、李锡谋、鲁宗铮、许建良等也先后来科工作。
  1946年范焱(中华医学会放射技术协会首任主任委员)技师来科工作。
  1948年汪绍训教授兼任北大医院放射科主任。他是我国第一位美国放射学专家委员会会员。
  解放前后这一时期,北大医院人才济济,李果珍、张益瑛、蓝宝森、汤慧、钟毓斌、李松年、邹秋水、郭婧华、谭雅各、罗彬、何杜蘅、陈玉人、范炎等秉承良师教导,各领风骚、独当一面。
  1950年底,为了全国放射学发展需求,北大医院牵头商讨筹办中华放射学杂志事宜,次年9月,以谢志光为名誉总编辑、汪绍训为总编辑的《中华放射学杂志》创刊。
  1950-1952北大医院受卫生部委托牵头举办了两期全国放射学训练班,为全国各省市培养了大批股干人才,对我过放射诊断学和放射机械学贡献甚大。
  70年代后,受卫生部委托,我科每年都举办放射诊断学习班及数期放射技术学习班。
  1973年李松年教授调来我科。
  1978年2月14日,卫生部从澳大利亚引进八探头OCTOSON的B型兼M型超声波诊断仪。
  1980年门诊楼落成,引进大批法国CGR设备,开展了国内最早的冠脉造影检查,同时于血管介入专业我科室也是北方地区最早开展该项检查的先驱者之一。
  1985年在汪绍训教授的提议下,将放射科分为医学影像科和放射治疗科,放射科从此更名。
  1985年10月引进国内第一台GE9800CT。
  90年代后开展了CT、DSA、MR学习班,继续为全国培养大批医技人员。
  1992年3月27日引进岛津100X型1.0T磁共振机,成立了北京医科大学影像中心。
  1996年引进西门子Plus4CT。
  1997年蒋学祥书记兼任科主任,宋鲁新、邹英华、唐光健副主任主持科内工作。
  2003年2月,引进GE16排CT。
  2003年SARS后成立发热门诊。
  2003年医学影像科介入组分出单独建制,成立介入血管外科,邹英华任主任。
  2005年7月,引进飞利浦64排CT。
  2006年底王霄英担任科主任,孙洪跃、王继琛任副主任主持课内工作。
  2009年3月22日PACS正式上线运行,同时医师正式施行按器官系统分组模式工作,分为胸组,腹组,骨科与急诊组以及神经和妇儿组四个大组。
  美国“人民对人民大使项目”代表团来我院医学·超极化气体MR成像讲座
  医学影像科技师职业技能大赛·北大医院医学影像科学术年会大获成功满载而归
  医学影像科参加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放射学·医学影像科按专业会诊的情况说明
  北大医院医学影像科科室特色及优势
  北大医院医学影像科常规X线技术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范焱老师(主任技师,首任放射技术学会主任委员)多年来一贯倡导并坚持的“细、快、准”的操作原则,为本科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专业投照技术人材。在发展多种影像诊断技术的同时,医学影像科领导班子时刻关心着常规X线技师的建设,及时调入高学历技师人员,充实了队伍,为我科技师队伍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1997年,我科就响应卫生部号召,实行当天发X线报告(急诊半小时,平诊2小时),并坚持至今,大大方便了病人,得到普遍好评。
  1985年北大医院医学影像科安装了中国第一台GE9800全身CT机,由李松年、王仪生主持,建立CT专业。1995年CT机更新为先进的螺旋CT–SimensPlus-4A。近年来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有:(1)颅外颈动脉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颅外段病变;(2)脑动脉狭窄的影像诊断:脑CT血管成像(CTA)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对照研究;(3)听小骨和迷路的螺旋CT三维重建初步应用报告;(4)增强CT扫描与FDG-SPECT/PET扫描诊断小肺癌的比较性研究;(5)动态增强CT对诊断小肺癌的意义;(6)肺高分辨率CT吸气相和呼气相的定量研究与肺功能的关系;(7)螺旋CT胆道造影(SCTC)的应用研究,利用肝内外胆道的三维立体重建技术为肝胆外科手术提供准确和有价值的影像资料;(8)副鼻窦高分辨率CT扫描观察上颌窦复合体的研究,它可以为耳科鼻窦内窥镜手术提供详细资料。另外,还在利用颌面部的三维立体重建技术,为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和科研提供影像资料。利用螺旋CT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对临近胸壁的肺内结节进行穿刺,达到手术前定性的目的。2003年3月我科装备新的16排螺旋CT:(1)开展了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脉CTA),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泌尿系统肾及输尿管三维重建,胸部及腹部血管的三维重建等一系列新的检查。(新的检查方法图像多,数据量大,后处理时间长)(2)开展了一些新的科研项目。如:冠脉CTA的技术及临床价值的评估,泌尿系统肿瘤的灌注研究,下咽及喉癌的三维CT成像及临床应用的研究,CT腹部阴性尿路成像的研究,颧颊翼种植体颌颧区种植方向和部位的研究等。我院16排CT以其高质量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科研成果取得可喜成果,有3篇文章被北美放射学会议采用,这在CT专业是头一次。2005年安装了64排螺旋CT,现以对近10万病人进行了检查。CT室自创建以来,一直把检查质量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在CT检查中,我们摒弃了“头痛查头,脚痛查脚”的做法,保证足够的扫描范围,并且平扫、增强一次完成;对病变坚持多时相增强扫描,保证获得充分的诊断信息。坚持了每天早上集体阅片制度,坚持病例随访制度,不断提高对疑难病例的认识,提高了整体的诊断水平。2004年住院病人CT诊断与出院诊断的符合率超过90%。CT引导下肺内肿块穿刺活检的成功率也达到了97%,中度并发症的发生率不足1%,没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1992年安装了岛津1.0T磁共振机。由于科研意识强、文献准备充分,精力投入大,很快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学术界有了较高知名度。其特点可以概括为:起步晚,进步快,有特色。其《膝关节磁共振成像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获1998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增强磁共振扫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获1999年北京医科大学科技成果奖。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如下:(1)在国内最早展开MRA和Gd-DTPA增强MRA。(2)膝关节的MRI诊断,与骨关节临床联合进行MRI与关节镜对照研究,积累了大量病例和丰富经验。(3)进行全身各部位增强MRI研究,包括椎管内肿瘤的增强扫描,3倍量增强检出脑转移瘤,垂体、肝脏及软组织肿瘤动态增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4)与泌尿外科合作,进行前列腺癌的MR诊断和分期,积累了大量病例,发表了多篇文章。(5)小儿神经系统MRI(包括小儿正常发育,遗传代谢病诊断),与小儿神经,分子生物学及神经病理科进行合作,并建立了长期共同会诊的研究机制,积累了丰富经验。2005年安装了GE1.5T和3.0T两台MR设备,我科与北京大学合作,以我科MR室为基地完成了多项研究成果,成立了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功能成像中心,王霄英教授任主任。并在前列腺磁共振诊断、肾脏MR功能成像、肝癌的早期诊断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以我科王霄英主任为例她已先后署名发表科学论文7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近30篇医学论文,在国外杂志上(SCI)发表论文4篇。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进行论文交流。
  北大医院医学影像科科室历史
  北大医院医学影像科,原名放射科。建科初期,X线诊断与物理治疗、普通医学摄影在一个科内,称之为理学诊疗科。
  梁铎(1895-1965)于1923年来科工作,任助教,1934年任教授、科主任。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协和医院关闭,谢志光教授来科工作,任副主任。之后协和医院张去病、徐海超等人也陆续来科工作,当时工作人员达30人。
  1946年范焱(中华医学会放射技术协会首任主任委员)技师来科工作。
  1948年汪绍训教授兼任北大医院放射科主任。谢志光教授、汪绍训教授早年均留学美国,是我国放射学的奠基人。汪绍训教授解放后长期担任中华放射学会的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杂志的总编辑。R>20世纪50-60年代北大医院放射科人才济济,包括张益英、李果珍、兰宝森、李松年等专家,全科工作人员达40余人。20世纪50年代初我科承办了多期全国放射医师培训班,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放射学专门人才。放射科包括放射诊断与放射治疗两部分。20世纪60年代,放射诊断组中医生13人,技术员17人。放射治疗组中医生8人,技术员6人。1965年及文革中许多专家离开了北大医院,医生组(包括放射诊断与放射治疗两个组)仅剩下10人。
  1974年放射科负责人罗彬夫妇去香港后,李松年教授调入并被任命为放射科副主任,主持放射科日常工作。粉碎“四人帮”以后,恢复高考及研究生制度(我科是全国最早的放射诊断学博士点),新人一批批补充进来。20世纪80年代全科人员达50余人。
  1984年放射治疗组从放射科中分出后,独立建制为放射治疗科,放射科更名为医学影像科。1984年建立医学影像研究室,李松年兼任研究室主任。1986年初,高玉洁接任医学影像科主任兼研究室主任。1996年王仪生接任教研室主任。
  1999年蒋学祥接任医学影像科主任,2000年邹英华教授接任研究室主任。
  2004年末,介入治疗组从医学影像科分出,独立建制为介入血管外科(邹英华任主任)后,2005年王继琛接任研究室主任(2009年调离)。现任主任王霄英于2006年底接任医学影像科主任,开始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科核心组制度,核心组成员包括学科顾问蒋学祥,科主任王霄英,医疗主任孙洪跃,教学主任(暂缺)及支部书记孙晓伟。2009年3月PACS正式上线,医师开始实行按系统分组。2009年肖江喜被任命为研究室主任。

更新修改医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