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保林:做一个“何患架上药生尘”的行医人
标签:媒体报道

名医简介:杨保林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后。 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养生大讲堂“健康从养心开始”特聘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项目评审专家;《科学新闻·健康中国》杂志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审稿专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国医学科学》杂志编委。 参与国家自然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北京市首发基金、科技部专项、北京中医药大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参研的“血瘀证量化诊断生物学基础及相关病证研究”荣获200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一等奖、200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二等奖; 以第一作者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中医防治慢性病·冠心病》;编写《实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概述章节,《急诊教材-高血压病章节》、《肾病综合征》等。

医道之初 杨保林出身于中医世家,祖上几代行医。高祖以前,有两代先人常用单验方为人治病,至高祖杨东鑫,以针灸见长,常年行医问疾于乡间梓里,颇受百姓爱戴;至曾祖父杨岁生,一改走户诊病的游医模式,承杨氏家史名颂,立号建铺为四知堂,以针灸、单方、验方治疗顽疾,名扬乡里。祖父杨同仁不受家训约束,广结良友,博得众学,收徒授业,创建荥阳城内同仁堂眼药店,他主张“学通百科,才能精专一科”,擅长多法合用、养治结合治疗疑难病,常施“药未至,针灸先行”的诊疗特色,为急慢性患者及时解除疾苦,声名享誉远近城乡。 杨保林幼承庭训,自幼受祖父杨同仁良言教诲,专心随祖父习医。祖父杨同仁传授中医的思路和方法,完全是传统授徒模式。首先是衣食住行、家务琐事上样样要做得井然有条,以此养心德;其次读抄背诵要按计划完成不能打折扣,以此强学识。祖父杨同仁常训要敬重同行,尊师问道,勤于实践,“行医不攀富贵,诊病不嫌贫穷,看病不为财,为财药不灵”,处世为人永远谨慎律己,谦虚诚信。 受到家学思想的影响,杨保林一直以来勤学医术,朴风素行,既深得家学行医之理,又师从多位中医名家,30余年从事临床医疗,善于中西合参,优势互补诊治疑难病证。如咳嗽、哮喘、肺纤维化、肺癌、顽固性胸腔积液;高血压、冠心病、心慌心悸;头痛、头晕、中风、失眠;肾病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肿瘤中医调治等。 行医之则 受祖父医训,在学习医学书籍之后,杨保林常常与临床实践相映证,有时也以自身感受来加深印象。在为病人诊病用药时,杨保林要求自己做到:遍察周身病痛,看尽舌象色脉,用药轻取获效,祛病切勿过尽,牢记“不求当前有功,但求事后无过”,要符合“是药三分毒”,“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素问·五常政大论》)的用药原则。 有一位患肾病综合征的4岁男童,经多家医院治疗病情未好转,激素治疗已达数月,蛋白尿仍不能控制,经介绍前往杨保林当时所在单位求治,由于男童当时病情较重,转住病房治疗观察,经杨保林用中药辨证调治,蛋白尿得到控制,但在撤减激素的过程中出现反复,最后详查所有相关因素,发现患者因药费不足,为走捷径省钱,未按医嘱用药,导致病情反复,所幸的是得到一位来院就诊的港胞朋友资助八千元,完成疗程,结束了该男童长达两年的病痛。 还有一位酒精肝肝硬化患者,由于并发大量腹水,医院担心出现消化道出血,禁止其进食,每天输注白蛋白、利尿,病情仍然危重,家人也因药费太贵想用中药治疗,经人介绍请杨保林医治。杨保林详察病情原由及舌脉,认为既要省钱又要治病,就应开胃进食、增加营养,再以中药行气散结、活血利水,当然要流食缓进,禁食生冷油腻、辛辣硬实等物,以免伤胃,用药本着轻灵平和的思路而施治。一周后,患者腹水消退,逐渐能下床活动。当时一副中药约七、八毛,最贵才1到2元钱,患者免除了昂贵药费的担忧,精神转佳,对杨保林也是十分感激。 医者之幸 说起医者生涯的体会,杨保林觉得中医的学习和成长过程自然是艰苦而漫长的,但是杨保林又庆幸作为医者的一生。

杨保林从学徒诵读医书到临证实践,从行医服务百姓到后来再走进学堂,经历了学习、实践,再学习又再实践,真正体会到“学然后知不足”和“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的深意,所以只要有机会,他就不会放松学习,为临证多一点治病的思路,杨保林会尽可能的博学新知;而在临床中若常规诊治罔效,他会详细诊察,翻阅典籍,在古人妙论中陡然发现已告治法,依法用之,果真有效,此时医者为患者欣喜之情不可言状,这样的奖赏也坚定了杨保林从事中医医疗事业的信心。 杨保林在实践中认为辨证用药能够治愈难治性胸水。有位高龄男性因左肺占位胸腔大量积水,于北京某知名三甲医院被告知为癌性胸水,无理想疗法而回家抱病度日,结果胸闷喘息难以平卧,出现下肢水肿逐渐加重,其家人带老人来杨保林医师的医院急诊救治,但患者明言不抽胸水、不吃中药,来院三天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症平喘、利水等处理,患者病情逐日加重,端坐难卧,下肢水肿至膝上,张口难息,口唇面色紫绀,多功能监护仪显示血氧饱和度逐渐下降至90%以下,患者言语难续,意识水平下降,通过多次劝说患者说明抽胸水能救命、可以缓解痛苦,最终患者同意。抽出六百毫升血性胸水后,患者暂时可以半卧位休息,三天后胸水剧增较前更多,成双侧严重胸水,病情更重于前,家属忧心忡忡,于是给患者劝说“只要能喝中药,病情就有好的希望”以增强信心,患者有抽胸水缓解病情之鉴,同意吃中药。杨保林根据患者症候特征和舌脉,辨证用药三天,患者喘息渐渐缓解,一周后患者脱离无创呼吸机,超声复查胸水已消大半,连续辨证用药两周,胸水基本消失,患者出院。之后每两周来门诊开中药巩固疗效,未再出现胸闷气喘,超声复查未见胸水。

杨保林认为辨证用药可以逆转耐药菌的敏感性。一位女性患者脑血管病后遗症合并重症肺炎,自服抗生素一周,发热不退,来医院就诊。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三天,仍然高热不退,升级抗生素后仍未见效,细菌培养结果汇报全耐药,无奈暂时停用抗生素,保证了一般营养支持,向家属告知病情后,建议服用中药治疗,家属同意鼻饲中药治疗,遍察患者证候表现,依据舌脉等情况,给药通腑泄热,通络解毒,一周后患者发热渐退,药敏结果恢复敏感性,及时给予药敏提示的抗生素治疗,三天后热退,巩固用药数日即出院回家调养。 医者夙愿 中医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古代经典医籍中已经看出,中医学融合了能够养生防病、健身驱疾的各种方法,如呼吸吐纳、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熏洗外治、四时养生、食疗祛病等等,后世还发展了耳针压豆、小针刀、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尤其是中医学的天人相应、整体观、辨证论治思想,是真“大道”也,以此来指导疾病的诊治,才真称得上是“善治”。《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今夫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五脏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生、长、壮、老、已,是中医学对人体生命规律的总结,不同时期,人的自然的生理病理变化已是必然,不能违背,否则就会伤害机体的功能。

相应的,凡机体受到病邪侵袭时,切忌一味的用药以遏制,应适可而止,以药物引导其朝着自愈的趋势发展,依靠机体的自愈能力,恢复自身调节功能,药物仅仅是引导机体功能恢复的协调剂,最终还是要靠自身机能的运转才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样才能做到治病的同时以治人。 西医学发展迅速,中医学博大能融,中西医结合,两者优势互补,择机而上,应对各种临床疑难杂症,解决棘手的耐药菌问题,也应是“犹雪污也”。 正如杨保林所说:“医生的本意就是让人们健康无病的生存,借一句‘但愿天下人无病,何患架上药生尘’来表达一个行医人的心声,我要求自己做一个好医生。”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5年5月上半月刊 健康产业·名医。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通常不能治好,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来缓解病情。1、药物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 ...
    龚新宇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普通内科
  • 当医生告诉你,你的心脏必须放支架,不然就会如何如何,你怎么办呢?凡正我的亲人朋友,遇到这情况找我,没有一个再放支架 ...
    武学文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中医科
  • 临床上,很多患者在就诊的时候都会询问一些基础的疾病知识,作为医生面对不同患者问出的语言组织不同,但是内容大同小异的问 ...
    晏怡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多少年来,临床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其狭窄程度更是确定安置冠脉支架的依据。根据病理学进展 ...
    王安宁宁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全科
  • 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 关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众说纷纭,就本人的看法提出几点: 一、在预防 ...
    周联生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 动脉粥样硬化持续存在,为什么发病是突发的呢? 众所周知,动脉粥样硬化是持续存在,缓慢地、进行发展的慢性病变。那 ...
    周联生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杨保林教授
主任医师脑病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杨保林专家的投票,若您是杨保林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杨保林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