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用药思路与方法
标签:媒体报道

(一)高血压的概念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通常简称高血压。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脏器功能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徐京育

高血压是定义:收缩压≥140 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

(二)高血压的发病特点

高血压的病因是多因素,主要分为遗传与环境两方面。高血压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的结果。一般认为,遗传因素约占40%(决定个体发病率),环境因素约占60%(决定群体发病率)。

遗传与环境因素是通过什么途径和环节升高血压?至今西医也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认识。其原因(1)高血压不是一种均匀同质性疾病,不同个体之间病因和病机制不尽相同。(2)高血压的病程较长,进展一般缓慢,不同阶段有始动、维持和加速等不同机制参与。(3)参与血压正常生理调节的机制不等于高血压发病机制,某一种机制的异常或缺陷常被其他各种机制代偿。(4)血压的波动性和高血压定义的人为性及发病时间的模糊性也使始动机制很难确定。

(三)高血压的症状

大多数起病缓慢、渐进,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约1/5患者无症状,仅在测血压时或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时才发现。一般常见症状有眩晕、头痛、颈项不适,疲劳等,持续性或自行缓解,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

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的关联,因高血压性血管痉挛或扩张所致。典型高血压头痛在血压下降后头痛消失。

症状与血压无关,高血压患者可以同时合并其他原因的头痛,如:精神焦虑性头痛、偏头痛、青光眼等。

(四)高血压的中医病机特点

根据临床常见症状高血压病与中医的眩晕、内伤头痛辨证相似。中医认为人体脏腑的气血逆乱、阴阳失调是本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原因。涉及脏腑肝、肾、脾。

肝体阴而用阳,主升主动,素体阳盛之人,因情绪变化则化火生风,内生火动,上扰清窍,则发为眩晕;肾阴素虚或纵欲伤精,肝失所养,以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发为眩晕。(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机制有关)

肾为先天之本,脑为髓海而赖肾精充养。若老年肾亏,精虚髓减;或久病伤肾,肾精虚少;或纵欲过度,肾失封藏,以致肾精亏耗,不能生髓充脑,脑失所养则发为眩晕。(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有关)

脾主运化水谷,又是生痰之源。若嗜酒肥甘,伤及于脾,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蒙闭清窍,发为眩晕;若痰浊郁而化火,痰火上犯清窍,也可致眩晕加重。(胰岛素抵抗因素有关)

总之,高血压病变主要是由于情志及饮食所伤,等致病因素的作用,其病在肝肾,阴虚阳亢。发作期及发病初期以风、火、痰、瘀标实证表现为主,以肝阳上亢多见;日久则气病延血,阴损及阳,则虚证由肝及脾,进而及肾,终致肝、脾、肾三脏俱虚,发展为气血瘀阻,阴阳两虚,多脏器受损之晚期高血压。

高血压发展过程中常有夹痰夹淤之变。痰浊的生成与肝火亢盛,津液受煎熬或脾虚湿盛,健运失常有关;淤血则为气滞不畅或气虚无力推动而成。故易心脉痹阻,临见心区闷痛;痰瘀上蒙神窍,横逆经络,发生中风,临床常见神昏、活动不遂、言语不利肢麻指痛、舌黯苔腻等心脑血管疾病表现等症。

(五)高血压的辨病与辨症

根据高血压病机特点常分虚实两型:实以肝阳上亢、痰浊、血瘀为主。情志郁怒引起眩晕、面红、目赤、口苦,病性属肝阳上亢;饮食不节引起眩冒、腹胀、头重如蒙、时吐痰涎、苔白腻者,病性属痰浊;眩晕伴眼眶黯滞、面唇黯紫、舌有瘀点瘀斑,病性属血瘀。虚以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为主。

1.少阳邪郁

临床表现:眩晕,口苦咽干,心烦喜呕,或兼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苔薄,脉弦。

治法:和解少阳,疏风清利。

邪在半表半里,正邪交争,少阳胆火循经上扰,故宜和解少阳,疏风清利。

方药:小柴胡汤。

柴胡、 黄芩、姜半夏、党参、旋覆花、代赭石、生甘草、生姜、大枣

加减:少阳胆火耗伤津液,出现口干而渴,舌质少津,可加天花粉、石斛、玄参、芦根等以润燥生津。

临证参考:此型为高血压病早期,血压波动,随情绪变化而升降。

2.肝阳上亢

临床表现:眩晕,头胀痛,易怒,面部潮红,目赤,口苦,少寐多梦,舌质红苔

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益母草、黄芩、栀子、杜仲、桑寄生、

夜交藤、茯神

加减:肝火偏盛,面红、目赤、加龙胆草、牡丹皮以清肝泄热,或改用龙胆泻肝汤加石决明、钩藤等以清肝泻火;

兼腑热便秘者,可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

临证参考:本证以标实为主,高血压病之初期,因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血压多以收缩压增高为主,脉压差大,耳鸣如雷,脉弦。也可同时出现肾阴虚或肝肾阴虚的本虚证表现。则宜加强滋养肝肾之药,如牡蛎、龟甲、鳖甲、首乌、生地、淡菜等。

注:《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提出了风头眩者,风邪入脑,与肝密切相关。

3.痰浊中阻

临床表现:头晕不爽,头重如裹,胸闷,恶心而时吐痰涎,少食而多思睡,舌胖

苔浊腻或白厚腻而润,脉滑或弦滑,或脉濡缓。

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由于痰湿阻滞中焦脾胃,故以化湿祛痰,健运中焦气机为主。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制半夏、白术、天麻、茯苓、生姜、大枣、橘红

加减:若兼耳鸣重听者,加生葱、石菖蒲、远志肉以通阳开窍。

临证参考:本证虽以标实为主证,但临证尚须探求病之根源,若为脾虚生痰者,则应用六君子汤加黄芪、竹茹、胆南星、白芥子等;若为寒饮内停,可用苓桂术甘汤加干姜、附子、白芥子等以温化寒饮;若为痰郁化火,宜用温胆汤加黄连、黄芩、天竺黄等以化痰泄热;若愤怒郁勃,痰火肝风交炽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等熄风之品。常伴血粘度增高,颈椎病、冠心病或腔隙性脑梗塞等病。

注:汉•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金匮要略》:“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元•朱丹溪倡导痰火致眩,提出:“头眩,痰夹气虚并火,治痰为主,夹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

4.瘀血内阻

临床表现:眩晕时作,反复不愈,头痛,唇甲紫黯,舌边及舌面有瘀点、瘀斑;伴有善忘、夜寐不安、心悸、精神不振及肌肤甲错等;脉弦涩或细涩。

治则:补气逐瘀,平肝通络,祛瘀生新,活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

丹参、葛根、豨莶草、桑寄生、鸡血藤、钩藤、牛膝。

加减:若气滞血瘀可用血府逐瘀汤加以上药物治疗。瘀血内阻,络道不通,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脑失所养,宜化瘀血,通脉络。此外,由于气行则血行,故也须配以疏理气机药物。

临证参考:高血压日久出现肢体麻木、酸沉无力者,常有中风之虞。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不仅可益气逐瘀,降压通络,还能预防中风之发生,效果肯定。

虚性高血压

1 .肝肾阴虚型

临床表现:由于素体阴虚或阳亢日久,下汲肾阴而致。证见头痛头晕,耳鸣耳痒,两目干涩或视物模糊,口干心烦,手足心热,腰酸膝软,舌淡黯,脉细弦或弦大无力。此证型多见。

特点是血压多以舒张压升高为主,脉压差偏小,耳痒或耳鸣如蝉,脉细弱无力。

治则:滋补肾阴,平肝降压。

方用:杞菊地黄汤加减

钩藤,夏枯草,黄芩,桑寄生,怀牛膝,杜仲。

临证参考:中老年人高血压多为肾经亏损,阴不敛阳,虚阳上亢。故以杞菊地黄

汤滋补肝肾之阴而潜镇上亢之阳:钩藤、夏枯草、黄芩可平肝熄风,清热降压;桑寄生、怀牛膝、杜仲补益肝肾,引血下行。如失眠多梦加枣仁、五味子;肢体麻木加豨莶草、鸡血藤;头晕加石决明、生牡蛎;耳鸣耳聋加珍珠母、灵磁石等。临证时,若见头晕头痛的中老年人,常询问其是否耳内经常发痒或耳鸣,若有耳痒,测其血压多数增高。推究其理:肾主藏精,开窍于耳,肝司藏血,主风主动。高血压以肾阴不足尉,肝经火盛侮,肾阴不足,风火上扰于耳则耳内作痒。

注:张景岳云:“无虚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而酌兼其标。”

2.阴阳两虚型

临床表现:因年老体衰,脏腑虚损,病久阴损及阳致虚阳上浮,或妇女年届更年期,冲任失调而致。证见眩晕耳鸣,腰酸膝软,肢冷畏寒,夜尿频数,口干自汗,便溏水肿,舌淡胖,脉沉细。

特点是可见头面烘热,腰膝以下发凉,舌淡胖等上热下寒的阴阳失调之象。

治则:温补肾阳,兼滋肾阴。

方药:桂附地黄汤加减

川断、杜仲、桑寄生、怀牛膝、仙灵脾等。

临证参考:常用于妇女更年期高血压。二仙汤(仙茅、仙灵脾、巴戟天、知母、黄柏、当归)加二至丸(女贞子、旱莲草)等药。

有的医生治疗阴阳两虚型高血压不敢用附子、肉桂等温热药,认为温热药可升高血压,不知有何根据。中医特点是“有是证即用是药”,高血压阴虚火旺者固然不宜用温热药,但如数阴阳两虚,虚阳上浮者则非附、桂不能取效。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人体的一些生理功能或病理现象呈明显的昼夜节律。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很多药物的作用和毒性、不良反应与人体的生物节律有着极其 ...
    刘正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 高血压脑干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般来说的话是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的,多见于50~60岁的老年人群患者的, ...
    张洪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高血压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健康状况和临床问题。它不仅是其一种疾病,更是心、脑、肾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不论其病因如何, ...
    王安宁宁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全科
  • 人体温的高低,代表身体的代谢状态。若是体温高,代谢则快,反之则慢。如体温低人多胖,体温高人多瘦。 呼吸的快慢, ...
    武学文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中医科
  • 我国规范使用阿司匹林的专家共识建议,以下情况可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 (1)患有高血压且血压控制在150/90 mmHg ...
    周联生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 摘要:高血压病是目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且患病率呈逐年上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可平 ...
    徐琛景德镇市中医院急诊科
徐京育教授
主任医师心内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徐京育专家的投票,若您是徐京育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徐京育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