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的每个病人都能有尊严地活着---许洪升
标签:媒体报道

大脑,主管着人的各种思维和活动,脑部的疾病会导致人体各种功能障碍,轻则使人无法正常生活,重则致人产生严重的残疾甚至失去生命。有些病人治疗后即使活了下来,却留下了偏身瘫痪、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等严重的后遗症。这些人也因此生活无法自理,需要长期依靠别人的照顾,加上疾病后所产生的心理障碍、性格的改变,使得他们最终成为了他人的包袱,常常遭人嫌弃,不得不在冷眼和压抑的环境中生活,这些病人虽然保住了生命,却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的许洪升主任,在神经外科工作的27年间,参加了大大小小近7000例手术,救治过无数个疑难危重病人,同时也亲眼目睹了许多病人的生生死死,家庭的悲欢离合。看到这些被病痛折磨着身体的同时还要经受着心灵创伤的病人,以及病人家属伤心的泪水,他的心都会被深深的刺痛。 许洪升原本也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父亲是个干部,能歌善舞的母亲在市文化宫做讲解员。10岁那年,母亲被违章的机动车撞伤,送医院后不久便不治身亡。从此,全家人每天以泪洗面,那种痛苦的感受一直深深地印在他心里。正是这一特殊的经历,让他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我要救活这些病人,要让我所有的病人有欢笑、有自尊的幸福活着,再也不要让我身上发生过的悲剧在他们身上重演。”这是他为自己立下的誓言,也是他在一生行医生涯中对自己的承诺。时至今日,这一承诺伴随了他27个年头,成为了他兢兢业业工作、孜孜不倦探索、全心全意治病救人的动力源泉,也正是这种信念不断地激励着他刻苦钻研、不断进取,在医学领域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惊心动魄的致命贯穿

2009年12月初,一个平静的周六下午,徐州市中心医院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值班医生马冲在电话里面听到一个他闻所未闻的的事情:一根钢筋从天而降,从一名建筑工人的脑袋上,直接扎进身体。钢筋从伤者右头顶,直接插进体内,头部有较大创口。

马医生迅速向脑外科主任许洪升报告,许主任听到这个消息,心一下子就悬了起来,钢筋穿过大脑的后果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他立刻安排医护人员做好接救伤者的准备。伤者送到医院后,医生们立刻对他进行CT检查,结果让他倒吸一口凉气。从CT片上看,整根钢筋和脊椎形成交叉的X型,击穿大脑、小脑、颈椎、胸腔,直逼心脏,可以说钢筋穿过的每一个地方,对伤者而言都是致命的。并且钢钎是贴着脑干过去的,而脑干是人脑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人体的生命中枢,主管着人体的呼吸、心跳和意识,一旦受伤会导致病人的呼吸和心跳突然停止,也意味着病人会突然死亡。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伤者李晓新的生命危在旦夕,必须尽快实施手术,而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难题,就是如何将李晓新头上的钢筋取出,又不会伤及脑组织、血和神经,特别是脑干。经过一番努力,钢筋终于被拔了出来,但几秒钟之后,大量血液从李晓新的伤口喷了出来。

有着多年救治经验的许洪升主任意识到,自己之前预计最危急的情况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颅内血管被钢筋穿破,钢筋拔出后,原本被钢筋压住的破裂血管导致脑内大出血,需要进行二次开颅手术。按照常规的手术方式,如果从大脑顶部出血位置一直开到脑子底端的话,脑组织会受到严重破坏,即使手术完成了,病人也势必会留下偏身瘫痪、意识不清、甚至植物状态(也就是俗称的植物人)等严重的后遗症,可以想象,对于年仅28岁的李晓新来说,这样的生存方式简直生不如死。“要让他活下来,要让他有尊严的活下来”,许主任暗下决心。但如何能让李晓新既能保住生命,又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呢?进过反复的设想和规划,许主任确定了最终的手术方案:利用现有的显微微创技术,以便在清除血肿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脑组织、血管和神经。经过十余个小时的手术和抢救,李晓新的手术终于结束了。

术后第二天病人清醒了。一个月后这个被认为无法生还的病人¾李晓新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语言和思维都恢复如常,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当这一病人完全康复走出医院大门时,许洪升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2010年3月25日17时,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科技博览》,以《致命贯穿》为题详细报道了他所主持并成功救治的这一例罕见的重度外伤病人。该病例手术的成功和病人的恢复效果,创下了国内外同类病人成功救治的先例,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仁心仁德 仁者为人

节目播出后不久,许主任的电话便不停的响起,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助和咨询不断,其中的一个电话,让他听后潸然泪下,并不停的对来电者说:“老人家,你别哭,我一定竭尽全力。”

打电话者是一位来自山东德州的74岁老人,在电话中她说的第一句话是:“许主任,我终于找到您了,我都七十多岁了,唯一的儿子是我们全家的依靠,现在躺在医院里深度昏迷,求您救救我儿子,如果没有了他,今后我们怎么活?……”电话那头的老人边哭边向许主任诉说着自己儿子的不幸遭遇。

2010年春节,当人们正沉浸在新年的快乐中的时候,老人的儿子刘某突然被车撞伤,当场昏迷不醒,被急送至当地医院后诊断为:脑挫裂伤,脑内血肿。术后一直在重症监护室里,至今已近两个月,仍然处于深度昏迷,并高烧不断。老人看着全身插满了各式管子、病情日益加重的儿子,心如刀绞,每天以泪洗面,痛不欲生。就在无奈之时,无意中打开电视,正巧看到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致命贯穿》,立即记下了许主任的名字,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到了许主任。听着老人的哭述,许主任深切地感受到老人那种伤心欲绝的痛苦。一个74岁的老人,一个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了一辈子的老教师,一个一生行善积德的母亲,临到安享天伦之乐之时却遭受如此伤痛。联想到自己童年时的遭遇,许主任不禁潸然泪下。

经过反复的诊断和分析,许主任为老人的儿子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之后,除了每天的电话指导外,许主任还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驱车400多公里来到德州病人所在地,检查病人,指导治疗。经过长达一年多的悉心的治疗,病人一天天好转。终于有一天,病人突然对着年迈的母亲开口说了第一句话:“妈妈,你辛苦了”。听到这句清晰的话语,老人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对着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儿子问:“儿子,是你在说话吗?你再说一句” 。“妈妈,你受累了”。此刻,满目沧桑的母亲抱着儿子放声痛哭。紧接着,兴奋的妈妈第一时间拨通了许主任的手机,当手术了一天、刚进家门、倍感疲惫的他听到这一消息时,不禁默默的流下了高兴的泪水。当向别人谈起这件事时,许主任说:我不是个轻易掉眼泪的人,但听到这一喜讯时,我心里清楚地知道,对于这个病人而言我救回了他一条生命,但对这个家庭来说,我为这位慈祥的母亲救回了儿子,为他的妻子救回了丈夫,为他可爱的孩子救回了爸爸,我为救活了病人高兴,更为因此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快乐而感到欣慰。之后的一段时间,在家康复治疗的病人,在许主任的指导下,仍不断地接受着艰难的治疗,因为许主任说过,不仅要让他活下来,还要让他重新站起来,有尊严的生活。目前,病人可以在搀扶下行走,能够和年迈的父母亲聊聊天,和妻子、孩子说说话。每当谈起这段经历,病人的母亲都会感慨不已:当时和我们同病房的几个病人都已经离开了人世,能有今天我最要感谢的是许洪升主任,他给了我儿子、我、我的家庭第二次生命和快乐。

27年的行医生涯中,许洪升就是用着这颗仁者之心,凭着自己精湛的医术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救活了无数个濒临死亡的病人,在他平凡的工作中,用他的实际行动谱写着一个个动人的事迹。27年间,各大报纸、杂志、电视纷纷以“脑外科手术创奇迹”(1994年)、“为了百岁台属李郭氏的生命”(1995年)、“又一曲弘扬徐州精神的颂歌”(2002年)等为题,对他的感人事迹给予了报道。

孜孜进取 勇创奇迹

1994年7月,许洪升为一位刚出生2个月的脑血管畸形伴脑内出血的患儿实施了血肿清除及畸形血管切除手术。手术的成功创下了本地区脑血管畸形病人手术成功病例年龄最小的记录。

1996年5月31日,许洪升成功地为一位106岁台胞李郭氏实施了脑内血肿清除手术。手术后原本昏迷的病人完全康复,并可以下床行走。手术的成功,创下了为年龄最大的病人成功实施脑部手术的世界纪录,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内地及港澳台电台、报纸纷纷进行了报道。

许洪升27年的行医生涯中所创造的种种医学奇迹并不是偶然的,奇迹的背后是他对医学知识孜孜不倦的钻研和探索,是他锲而不舍不放过一丝救治机会的精神,是他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更是他待病人如亲人的仁者之心。

1984年,年仅21岁的许洪升毕业于镇江医学院临床专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深深地迷上了神经外科专业,初步的基础学习和临床实践使他深刻体会到,如果能解开作为人体最为复杂也是最为神秘的器官——大脑的医学难题,必将会救治很多过去无法救治的病人。

参加工作之初的几年间,许洪升即把他的主攻方向牢牢瞄准了脑外伤、脑及脊髓肿瘤、脑血管病及脑先天性疾病这些神经外科常见疾病。随着就诊病人的增加,所遇到的日趋复杂的病情,许洪升把钻研的领域由传统的神经外科向外不断拓展。他的进步得到了科室老专家的鼓励和院领导的器重。1990年5月,他被推荐参加由卫生部组织的华东地区神经外科进修班,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学习。

正是这次进修,在让许洪升开阔眼界的同时,也使他进一步明确和坚定了他的人生奋斗目标——做一个一流的神经外科专家,以高超的医术服务社会、服务病人。工作几年后,看到很多病人因无法救治不得不放弃治疗,更坚定了他立志做一名优秀神经外科专家的信念。

经过不断的学习,1992年许洪升考取了苏州大学神经外科专业的研究生,对脑外伤进行了从基础到临床的研究,并先后在中国权威专业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等发表了题为:“急性脑挫伤脑血流量变化的临床研究”,“SN-89型微型动脉夹对鼠颈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等文章。“关于脑外伤脑血流量的研究”的文章还被推荐参加了第十二届欧洲外伤专题会议,并引起巨大反响。

2002年,许洪升继续攻读苏州大学神经外科专业的博士学位,这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他系统总结和吸收了国内外关于脑胶质瘤治疗的经验和最新科研成果,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其研究成果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中国肿瘤临床、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国神经肿瘤杂志上,分别发表了其研究成果,标志着他在此领域的研究已经走到了国内前沿。

许洪升在脑胶质瘤个体化治疗方面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居领先水平,在国际医学界也产生了较大影响,2006年9月他受邀在欧洲神经外科学术大会上宣读了研究成果,受到广泛好评,并备受关注。会议期间受到了德国神经外科主席、乌尔姆大学神经外科主任H—P.Richter教授的热情邀请,于2007年再次到德国高访。高访期间的全部时间,几乎都是在病房和手术室度过,参加了神经外科大量的疑难手术,在脑肿瘤的治疗和微创手术方面,受到了教授的高度评价。回国后,他不断总结、积极创新,在淮海经济区率先开展了:经一侧鼻孔入路脑垂体瘤切除手术、颅底肿瘤微创手术、神经导航下脑肿瘤切除等先进的手术技术。

许洪升在从医的27年间,在国内外各医学杂志上前后发表了近30篇文章,并多次获得了奖励。除了学术上的研究和探索,不断创新,研究新技术,他的 “一次性头部帽状弹力绷带”、“医用输液报警器”、“手控式电凝止血镊”、“自动吸痰器”等4项专利技术,获国家专利局的发明专利,并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一次性帽状弹性绷带”获国家当代专利科技成果转让博览会金奖。

由于其不断的进取并获得了累累硕果,近10余年间,他先后被徐州市政府授予“徐州市十佳岗位能手”、“徐州市优秀科技青年”、“徐州市十佳科技青年标兵”、“徐州市拔尖人才”、“江苏省省级科技青年标兵”等光荣称号。

这些荣誉和成绩没有让许洪升主任停止前进的脚步,现在他仍在其专业领域继续艰苦攀登,他说:我要努力让更多的病人康复过来,在重新获得生命的同时,尽一切所能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用我的知识、经验和全部的心血让他们恢复到最佳状态,让他们获得应有的尊严。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随着老龄化社会问题越发突显,作为老年人主要发病人群的颈动脉狭窄,也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尤其是三高患者(高血压、高血 ...
    金永健航空总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中国目前老龄化严重,而作为人口大省的河南也备受老龄化的困扰。老年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比如颈动脉狭窄就是一个在中老 ...
    金永健航空总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前不久,67岁的郑州人张先生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颈动脉狭窄”。当地医院建议张先生进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张先生听说过 ...
    金永健航空总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在中老年人群中多发的常见脑血管疾病。颈动脉狭窄患者大多是老年人,于是有很多人不禁问道,那高龄尤其是8 ...
    金永健航空总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祖国传统中医药学、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言及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总是男五女六,尴尬千 ...
    王劲松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男科
  • 科技改变生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出行变的越发便捷,必要的体育锻炼越发减少,再加上饮食结构不合理,摄入了大量的 ...
    金永健航空总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许洪升专家的投票,若您是许洪升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许洪升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