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见一病人,年60余,自述早晨上山活动后出汗,感觉有些凉,回家后即出现肩膀后背疼痛酸胀,黄帝老子亲自检视患者后建议患者针灸治疗等。之后,黄帝老子对如是们说关于肩背痛,内经灵枢经脉篇既有论述原文是“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你们怎么理解这段话的?如是们七嘴八舌的阐述各自的理解,果然几乎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太一样,关键是这句话没有标点符号,每个人都按自己的理解去断句,所以意思上就有了偏颇,黄帝老子说内经原文非一人一时之作,所以历代对内经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要结合临床找到最适合的理解,便于自己提高,这句话历代断句也不一样,最常见的就是“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还有就是“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如是觉得还是后一种解释 更贴切临床意思就是:本经气盛,邪气有余,因邪气中阻本经,故在本经循行所过之处,见肩背疼痛,。肺主皮毛,如犯风邪,则恶风寒而汗出。肺为水上之源,故邪犯肺气,肺失宣降,则少便频数而少。本经气虚不足者。本经循行所过之处及本脏,失于温养,故见肩背寒冷疼痛,呼吸短促,小便颜色改变,如小便清白。
听了黄帝老子的话,如是们真的感到,要学好中医,就必须要掌握古文知识,否则便如盲人摸象,管中窥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