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颈椎病手术的治疗效果
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 上官文峰
颈椎病手术的效果如何,是通过患者主诉和症状的改变、阳性体征的消失等情况来判定和评价的。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疗效类型。
(1)无反应型。手术后有些症状轻微改善,患者常主诉肢体有松快感,但无感觉和运动方面的改善,多数症状和体征没有变化。术后3—6个月仍无改善迹象,则有可能神经组织已变性,恢复较为困难。
(2)缓慢反应型。术后1周内可有一些症状改善,以后较长一段时间仅稍有进步。患者某些功能有好转,但不明显,超过3~6个月不再有进步。此型预后较差。
(3)一过性反应型。手术后数日症状明显减轻,并有部分功能改善,但1周后突然停止,或已缓解的症状又复原,回到术前状况。这表明减压有效,但由于神经组织已有变性而不能恢复。此型预后也欠佳。
(4)即刻反应型。术后数日,患者即可感到肢体松快,躯体束胸感等症状消失或减轻,关节运动功能明显改善,而且这些现象继续发展。这表明致压因素解除后,脊髓血液供应恢复,脊髓变性不严重且有恢复可能。此型预后良好。
(5)延迟反应型。少数患者术后短期内无明显改善,但在术后1~2个月症状缓慢改善,并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一情况多见于病程较长的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可能是减压后局部血运恢复较慢,或是局部骨性融合后致压物逐渐吸收所造成的,即表示神经组织尚未变性,有恢复可能。
但是,手术疗效并不是手术操作单方面因素所决定的,而是与诊断、手术部位选择、手术的范围、患者年龄、病程长短、病变的范围、是否外伤所致、有否椎管狭窄、骨刺是否吸收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一般年龄越大,相对恢复较差;病程较长的恢复欠佳,尤其是脊髓型,病程超过2年则易影响恢复;单个椎间盘病变较两个椎间盘病变易恢复,椎管狭窄大于50%的预后较差。因此,评价颈椎病手术成功与否,要从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