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机制
标签:医学科普

病菌自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随淋巴液达淋巴结,被吞噬细胞吞噬。如吞噬细胞未能将菌杀灭,则细菌在胞内生长繁殖,形成局部原发病灶。此阶段有人称为淋巴源性迁徙阶段,相当于潜伏期。细菌在吞噬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吞噬细胞破裂,随之大量细菌进入淋巴液和血循环形成菌血症。在血液里细菌又被血流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并随血流带至全身,在肝、脾、淋巴结、骨髓等处的单核— 吞噬细胞系统内繁殖,形成多发性病灶。当病灶内释放出来的细菌,超过了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时,则在细胞外血流中生长、繁殖,临床呈现明显的败血症。在机体各因素的作用下,有些遭破坏死亡,释放出内毒素及菌体其它成份,造成临床上不仅有菌血症、败血症,而且还有毒血症的表现。内毒素在致病理损伤,临床症状方面目前认为起着重要作用。机体免疫功能正常,通过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清除病菌而获痊愈。如果免疫功能不健全。或感染的菌量大、毒力强,则部分细菌逃脱免疫,又可被吞噬细胞吞噬带入各组织器官形成新感染灶,有人称为多发性病灶阶段。经一定时期后,感染灶的细菌生长繁殖再次入血,导致疾病复发。组织病理损伤广泛。临床表现也就多样化。如此反复成为慢性感染。

未经治疗的患者血清抗体最先是IgM升高,随后是IgG升高,IgA在其后呈低水平上升,持续约一年后下降。此后每当病情反复加重时,IgG又可迅速回升。动物实验用牛种布鲁氏菌免疫家兔,提取IgM,IggG,分别作杀菌试验,证明 IgM,IgG有较强的杀菌活性。用强毒羊种菌感染豚鼠后,提纯 IgG,IgM能起保护作用。但也有人认为血清抗体与保护免疫不相关,仅可作为疾病活动的标志。如Hodgkin’s病,淋巴瘤的患者布鲁氏菌病发病率高;布鲁氏菌抗原皮试在敏感患者呈典型超敏反应。说明细胞免疫在抗布鲁氏菌感染上起着重要作用。本病的慢性期检测发现有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加,还可出现自身抗体,表明慢性期体液免疫也参与了病理损伤。有人报道慢性期IgG型循环免疫复合物升高占患者的53.13%,IgM型循环免疫复合物升高占患者 28.13%,故认为一半以上的患者组织损伤可能为循环免疫复合物所致。研究还发现1/3的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功能减退,致机体失去了免疫稳定作用,也可能是疾病慢性化的原因之一。

机体的各组织器官,网状内皮系统因细菌、细菌代谢产物及内毒素不断进入血流,反复刺激使敏感性增高,发生变态反应性改变。近期的研究表明,Ⅰ,Ⅱ,Ⅲ,Ⅳ型变态反应在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机理中可能都起一定作用。疾病的早期人体的巨噬细胞,T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正常,它们联合作用将细菌清除而痊愈。如果不能将细菌彻底消灭,则细菌、代谢产物及内毒素反复在局部或进入血流刺激机体,致使T淋巴细胞致敏,当致敏淋巴细胞再次受抗原作用时,释放各种淋巴因子,如淋巴结通透因子、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巨噬细胞活性因子等。致以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形成肉芽肿、纤维组织增生等慢性病变。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羊肉到底还能不能吃? —布氏杆菌病与饮食卫生 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主任医师 苏国权 网络、微信均有传言,吃 ...
    苏国权河北中医肝病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科
  • 布氏杆菌病以长期发热为常见临床症状,往往因忽视流行病学史而误诊.作者自2000~2002年共收治布氏杆菌病4例,现报告如下。 ...
    盛淑琴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肝胆外科
  • 目前,国内主要采取的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方法有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及全血培养等方法。 ...
    张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骨科
  • 1。什么是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 ...
    张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骨科
  • 1:布病是怎样被传染的? 患布病的家畜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正常人如果接触了患布病的羊,牛等动物(包括动物的流产 ...
    张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骨科
  • 广泛流行于世界许多国家,高发地区为地中海地区,亚洲,中南美洲等。我国布氏菌病疫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 山西、黑龙江等 ...
    张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骨科
李耀才教授
主任医师感染科
茂名市人民医院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李耀才专家的投票,若您是李耀才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李耀才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