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治疗原则
标签:医学科普
抑郁症的治疗原则如下:
治疗力求系统、充分,以求得稳定的疗效。治疗目标:首先是提高临床的显效率和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成功的关键是彻底消除临床症状,减少复发风险。其次是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预防复发是治疗的最终目的。
一般治疗药物的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取最小有效量,不良反应减至最小。急性期治疗以抗抑郁药物和(或)中药,针灸治疗为主,配合心理治疗。对轻、中度抑郁障碍,可考虑单一中药、针灸等中医治疗,配合心理治疗。
巩固期治疗至少4~6个月。维持期治疗主要目的是防止复发,一般倾向3~5年,多次反复发作者主张长期维持治疗。心理治疗和中医治疗方法,对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有优势,对不能耐受西药,或有躯体疾病,或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者,配合中药,能减少副反应,提高治疗依从性,增加疗效。对部分抑郁症患者,或轻、中度抑郁障碍可用单一中医治疗方法治疗。
一、西医治疗
(一)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是目前治疗各种抑郁障碍的主要药物,能有效解除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有效率约60%~80%,根据临床需要也可合并抗焦虑药、心境稳定剂、甲状腺制剂以及抗精神病药等。
1.三环类(TCAs)抗抑郁药
常用药物:丙咪嗪、阿米替林、氯咪帕明、盐酸多塞平等,马普替林属四环类,但药理性质与TCAs相似。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单胺类神经递质再摄取来增加突触间隙单胺类递质的含量而发挥抗抑郁作用。适应于各种类型及不同严重程度的抑郁障碍。
2.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
常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或艾司西酞普兰),它们通过选择性抑制5-HT的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内5-HT含量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3.其他抗抑郁药
5-HT和NE再摄取抑制剂(SNRIs),通过同时增加5-HT能和NE能神经传导发挥抗抑郁作用,代表药物有万拉法新、度洛西汀、瑞波西汀,该药常有胃肠道反应,对高血压患者慎用。NE能与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SSAs),主要作用机制为增强NE与5-HT能的传递及特异阻滞5-HT2、5-HT3受体起到抗抑郁作用。代表药有米氮平,对入睡困难者,有改善睡眠作用,副作用是头昏。NE与DA再摄取抑制剂(NDRIs),主要增加NE能神经传导,起到抗抑郁作用。代表药安非他酮,副作用轻微,对年老体弱及伴心脑疾病者相对较为安全。
(二)电痉挛治疗(ECT)
该疗法适用于情感障碍的某些特殊情况,对消除患者拒食、严重自杀企图、抑郁木僵等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常在1~2次电休克治疗后病情即可显著改善,而且有利于精神药物及心理治疗的继续实施。另外,对抗抑郁药疗效不好的抑郁症及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均有效,能阻断双相快速循环型的反复发作。目前的电痉挛治疗,是一种改良的无惊厥电痉挛治疗(MECT)。
(三)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能减轻和缓解心理社会应激源的抑郁症状,改善患者对服药的依从性,矫正抑郁障碍继发的各种不良心理社会性后果,最大限度的地使患者达到心理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地恢复。又可协同抗抑郁药维持治疗,预防抑郁症的复发。
支持性心理治疗可适用于所有就诊的患者,各类抑郁症患者均可采用或联用;精神动力学的短程心理治疗可用于治疗抑郁障碍的某些亚型,适应对象有所选择;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可矫正患者的认知偏见,减轻情感症状,改善行为应对能力,并减少抑郁障碍患者的复发;人际心理治疗主要处理抑郁障碍患者的人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婚姻或家庭治疗可改善康复期抑郁障碍患者的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减少不良家庭环境对疾病复发的影响。
音乐对情绪有疏导作用,可以发泄攻击性、抑郁、不安等情绪;选择适合患者心理(尤其情绪方面)及病情的音乐,制定出一系列适用的音乐处方,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人的反应随时调整,可以达到较好效果。
二、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肝郁气滞证
症状精神抑郁,情绪不宁,焦虑、烦躁,思维迟缓,动作减少,胸部满闷,胁肋胀痛,脘闷嗳气,妇女闭经,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景岳全书》)。柴胡、香附、枳壳、陈皮、川芎、芍药、白术、茯苓、厚朴、甘草。胁肋胀痛较甚者,可加郁金、青皮、佛手疏肝理气;脘闷嗳气者,可加旋复花、代赭石、半夏和胃降逆;兼见血瘀者,加当归、丹参、郁金、红花活血化瘀。
2.肝郁脾虚证
症状情绪抑郁,多愁善虑,悲观厌世,善叹息,动作减少或虚烦不宁,身倦纳呆,两胁胀满,腹胀腹泻,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和胃。
方药逍遥散加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归、白芍、柴胡、黄芩、白术、薄荷、生姜、大枣。可加郁金、青皮以助解郁;亦可同服越鞠丸以行气解郁。如嗳气频频,胸脘不畅,可加旋复花、代赭石、陈皮以平肝降逆。兼食滞腹胀者,加神曲、山楂、鸡内金以消食化滞。若胸胁胀痛不移,或女子月事不行,脉弦涩者,此乃气滞血瘀之象,宜加当归、桃仁、红花之类以活血化瘀。
(3)肝郁痰阻证
症状精神抑郁,胸部胀闷,胁肋胀满,咽有梗塞感,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方药半夏厚朴汤加减(《金匱要略》)。厚朴、紫苏、半夏、茯苓、生姜。加香附、枳壳、佛手、旋复花、代赭石以增强理气开郁、化痰降逆之效。兼呕恶、口苦、苔黄腻,可用温胆汤加黄芪、知母、瓜蒌皮以化痰清热。
(二)针灸治疗
1.体针:在发作时,可根据具体病情选用适当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主穴:神门、内关、后溪、百会、人中、听宫、太阳等;实证可配间使、合谷、劳宫、太冲、照海、十宣等;虚证配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肾俞、脾俞等穴。可加用电针治疗。
2.穴位埋线:①大椎、心俞、肝俞;②肺俞、内关、三阴交。两组俞穴交替埋线,每月一次;
3.耳针:选耳穴心、神门、脑点、耳尖等,针刺,或埋耳环针,或贴敷王不留行籽自行按压等方法治疗。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出现老年期抑郁症通常与本人的性格、生活方式、躯体或大脑的严重疾患等因素有关。1、本人的性格:患有老年期抑郁症的患者大多数 ...
    刘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精神科
  • 抑郁症的发生主要与心理和社会因素、人格因素、神经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生物化学因素、躯体疾病、其他因素等有关。1、心理和 ...
    刘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精神科
  •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长期显著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 ...
    刘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精神科
  • 服用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物、情感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和安定类药物都有可能导致脱发。但抑郁症药物所致的脱发并不 ...
    聂小娟山东省立医院副主任医师皮肤科
  • 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患抑郁症的人可以说是越来越多,这里有位患者曾问我这样一个问题,患者的情况:患者女,年龄 ...
    刘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精神科
  • 电休克治疗是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病人意识丧失,皮层广泛性脑电发放和全身性抽搐,以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治疗 ...
    潘永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任医师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精神科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刘强专家的投票,若您是刘强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刘强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