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时报记者孟珊珊
近日,在解放军307医院的骨科病房,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骨肿瘤权威专家李鼎锋。据了解,他采用皮下植入化疗泵技术,让骨肿瘤的治愈率从过去的20%~30%提高到现在的80%左右,而对传统化疗不敏感的骨肿瘤及软组织恶性肿瘤,通过此技术化疗后都取得了可喜的保命、保肢、保功能的结果。
在日本寻到化疗“宝”
刚参加骨肿瘤临床工作时,李鼎锋经常看到一些痛苦不堪的骨肿瘤患者,由于当时的传统化疗、放疗、手术都很不理想,因此死亡率非常高。一次去日本研修的机会,让困扰了他三年的难题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好办法。他说:“当时随着教授一同查房,看到患者身上埋了一个注射药壶,每隔一段时间就往药壶里注入药水,后来我才知道那个药壶是皮下埋入式动脉化疗器,通过这个动脉化疗器给病灶区连续不断的给药化疗,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回国后,李鼎锋将这种技术引入骨肉瘤的治疗领域,同时把 “化疗—手术—化疗”这种国际的治疗模式也加入进来,两种治疗技术加在一起,开创了我国骨肉瘤应用化疗泵保命保肢的先河。
民间有一种说法是:肿瘤患者没死在肿瘤上,而死在化疗的毒副作用上了。李鼎锋向记者指出,“因为化疗的毒副作用太大,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正常细胞,怎样把化疗的毒副作用降到最低,对每位肿瘤医生来说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正是我到日本研修的主要目的。到日本后我看到专家用特制的化疗泵给患者治疗,效果非常好,当时我想如果把这种技术引入国内,用来治疗骨肿瘤会是不错的选择。这个化疗泵的治疗原理是:到肿瘤的供血动脉近端直接给药,并且药性一直是高峰值,这样给药方法效果理想的同时,又能避免药对其它部位造成损伤,可以说皮下植入化疗泵技术是最理想的治疗途径。
化疗泵化疗“毒”性小
采访时,李鼎锋拿出化疗泵给记者演示。记者看到这个化疗泵是一个下面连着导管的塑胶注射壶,半径为1.5厘米。这时他将装有药水的注射器扎入硅胶垫内,导管瞬间流出药水,当注射器拔出后硅胶垫自动闭合,不会有动脉血流出来。
李鼎峰介绍,皮下埋植式动脉化疗方法的优势在于:1.肿瘤局部药物浓度显著提高,化疗药物的浓度与其疗效在一定范围内是有明显量效关系比例:化疗药物浓度每提高1倍,其疗效可提高约10倍。大剂量化疗药物进入体内首先流经肿瘤区域,局部高浓度的化疗药直接以分子原形对肿瘤细胞发挥作用,通过物理扩散直接进入肿瘤细胞内达到有效浓度。2.局部动脉化疗,避免了静脉给药时还未流经肿瘤的药物,先在肝脏的降解下失去抗肿瘤作用。3.皮下埋植式动脉化疗持续给药,有利于保持肿瘤供血区域有效药物高浓度时间;4.皮下埋植式动脉化疗装置可建立永久性局部动脉灌注化疗通道,可在术前、术后多次介入化疗,简便易行,减轻患者痛苦,节省费用。
李鼎锋说,化疗泵的导管可以长时间埋在身体里,并且对人体也没有伤害。治疗时还以中药辅助化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使他们更容易接受,从而达到较好的疗效。
大爱之下共赴新生
记者在相关资料时上看到:骨肿瘤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青少年型,另一种是中老年型。青少年型主要是原发性的,而中老年一般是继发性瘤转移,对此李鼎锋解释说,青少年可能正处于骨骼发育期,骨干比较活跃,所以较容易得此病,但发病原因,现在医学还没有相关说法,至于中老年人的转移瘤,是由其它部位的肿瘤细胞转移到骨头上来的,因为瘤细胞是随着血液流动的,流到哪儿就在哪儿种植转移。
骨肿瘤虽不是高发病,但患上后一点也不亚于其它肿瘤,而且死亡率也是很高的。并且发病非常快,一般2~3周时间。所以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李鼎锋向记者介绍,这种病好发于股骨下、胫骨上、肱骨上,且疼痛感非常强烈,曾经有一位病人来医院时自己带了4支吗啡针剂,每隔3小时就打一针,这种疼痛感是围绕膝关节的持续性压榨样疼痛,直到肿块出现后疼痛才会有所减轻。
19岁山东姑娘林雪右腿肿得非常厉害,曾经被很多医院拒收,在这种情况下找到李鼎锋,他了解完情况后二话没说将林雪安排住院,通过前期的埋入式化疗到中期的手术切除病灶,再到后期的巩固化疗,林雪获得了她的第二次生命。
打开李鼎锋的电脑,有一个文件夹,是他救治过的所有患者影像资料,记者粗略地数了一下:大约有1500人左右,而且患者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均有着不同的心酸求医经历。而在这里,李鼎锋用他的‘医者父母心’,让无数患者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