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痉挛的病因
标签:医学科普

(一)发病原因

部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是9号染色体长臂(9q34)DYT1基因突变所致,由于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造成的扭转痉挛,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14q,特发性扭转痉挛病因不明,多为散发,少数有家族遗传史,有许多研究表明,约85%的扭转痉挛患者存在较低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少部分人有新的突变,在一般人中是否存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X性连锁遗传类型尚不能肯定,在第一代遗传家族的亲属中,疾病的危险性约有20%。

症状性扭转痉挛见于累及基底核的各种疾病,如感染(脑炎后),变性(肝豆状核变性,Hallervorden- Spatz病),中毒(特别是CO及左旋多巴,酚噻嗪或丁酰苯类过量),代谢障碍(基底核钙化,大脑类脂质沉积),外伤和肿瘤等,Yatziv报道一个意大利家族中3个同胞兄弟,隐匿起病,表现构音障碍,颈部,脊柱及四肢末端扭转痉挛,实验室检查尿,白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芳基硫脂酶-A含量明显减少,证实为异染性白质营养不良症(-chromatic leukodystrophy,MLD),是症状性扭转痉挛的罕见病因。

(二)发病机制

Eldridge等(1970)发现两种遗传类型,一种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另一种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Zeman等(1978)报道偶尔也有配子细胞突变引起者。

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研究已发现9个位点基因突变可导致ITS,目前国际最常用的遗传学分类见表1。

继发性扭转痉挛的临床表现酷似原发性,故推想原发性扭转痉挛也是基底核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是调节肌张力的反馈机制紊乱,出现临床上奇怪的不自主姿势,体位和动作,甚至有自发性的肌肉痉挛。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病理改变一直没有肯定的结论,遗传型患者脑组织光镜检查未发现纹状体及苍白球有明显异常,显性遗传型患者血浆内多巴胺-β-羟化酶及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多,意义不明。

症状性扭转痉挛的基底核病变视病因不同而病理各异,在有特异性病理形态变化的继发性(症状性)扭转痉挛,大多伴有上脑干附近与运动有关的中枢神经损害,从继发性(症状性)扭转痉挛的肯定病理改变来看,肌张力障碍的病变主要在新纹状体,苍白球,丘脑和(或)它们的联络纤维,已发现非特异性的病理改变包括壳核,丘脑及尾核的小神经元变性消失,基底核的脂质及脂色素增多。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的以肌张力异常的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具有不自 ...
    黄世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 江西扭转女孩小珍,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很多患友都知道她的故事,她在接受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后三年多,目前孩子已经快过周 ...
    王茂德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讯(记者王超)一名11岁的女童,身体严重扭曲如麻花,医生为其脑内成功植入起搏器,通过放电刺激调拨神经 ...
    王学廉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对于扭转性痉挛,很多家长和患者还不是很了解,只知道这是一种对孩子危害极大的疾病,其实扭转性痉挛的诊断并不困难,因颈部 ...
    尹丰航天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患上扭转痉挛,很多家长也开始持续关注这类疾病,扭转性痉挛是一种青少年多见的疾病,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是 ...
    尹丰航天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扭转痉挛多见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发病年龄多数在5-15岁缓慢起病,临床症状主翼现为全身性肌张力障碍和围绕躯干缓慢而剧烈的 ...
    王学廉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陈涛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海军总医院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陈涛专家的投票,若您是陈涛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陈涛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