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第一届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年会胜利召开
标签:媒体报道

2015年5月29-31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主办、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承办的第一届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年会,在西安隆重召开。王正国院士、钟世镇院士、付小兵院士出席了会议。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陕西省医师协会、西京医院领导,以及西京医院神经外科费舟教授在会上发言致辞。

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涉及创伤的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术交流气氛热烈浓厚。本次会议定将为推动我国创伤外科的外展起到重要作用。

西京医院神经外科在易声禹主任、章翔主任、费舟主任领导和带动下具有悠久的学科品牌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会上,曾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学习和工作过、目前在全国各大医院神经外科或相关领域的从事医教研工作的学者济济一堂,缅怀过去,畅想未来,其乐融融。部分专家专程来到西京医院探望已故易声禹教授的夫人季荫女士,学生与师母相见,激动不已。

图1:贺晓生教授与易声禹教授夫人季荫女士和其长子合影

图2:与曾在西京医院神经外科工作和学习过的专家学者合影

附文:贺晓生教授早些年在纪念导师易声禹教授活动中的纪念文章

                                                                              治学严谨 垂范青史

                                                                                             ——从易声禹教授编写《颅脑损伤诊治指南》一书谈起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教授 贺晓生

我是1995~1998年师从易声禹教授,攻读神经外科博士学位的。在我的案旁书架上,一本由易声禹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专著——《颅脑损伤诊治指南》,时常勾起我对恩师的眷挽和怀念。尤其是在恩师八十寿诞的今天,这种思绪更加强烈。

1999 年6月,应人民卫生出版社之约,编写《颅脑损伤诊治指南》一书已历经一年余,进入最终审稿定稿阶段。为了提高编写质量,加快编写速度,由易声禹教授带队,组成了编写小组,下榻于天津郊外杨村的一家宾馆。成员包括当时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的张赛主任,还有两位年轻的医生和一位电脑打字员;我当时作为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博士,也荣幸地跟随教授参加了天津之行的编写工作。

一下飞机,易老不顾旅途疲惫,在天津市区只作了短暂的停留,谢绝了天津同行的盛情款待和各种观光安排,要求编写小组成员径直奔往天津郊外的杨村,在一所下榻宾馆集结。他要选择一处清静的环境,抓紧时间组织编写、审稿、定稿;因为他知道时间的宝贵,任务的艰巨。

说实在的,为保证这本书的最终完成,易声禹教授所耗费的精力和心血,在事前我是完全始料未及的。

到了宾馆住所,稍事休息,易教授即召集全体人员开会,宣布工作计划,布置每位分工。会上,易教授强调了编写出版《颅脑损伤诊治指南》一书的意义、内容大纲、编写要求,以及注意事项。这时我才意识到,此书原本有外地其他作者负责的章节,实际上有一大部分还未如期完成。为了保证该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且能按时交付出版社,我们在座的必须短时间内补写完残缺的章节,而后才是全书的统稿和审稿。面对分给我的写作内容,我傻眼了,这么多,何时才能结束?我瞟了一下易老。从易教授坚定的眼神中,丝毫感觉不到有任何妥协的余地,全部工作必须在十天内完成。

第二天,紧张的工作流程启动了。在易教授的带领下,编写小组的每位成员都埋头于查找资料,组织文字,审稿、校稿。

六月的天津,气候渐热。每次来到易老的房间,见到的总是这样一种景象。桌案上零乱地摊摆着翻开或未翻开的参考书籍,夹杂着大小不一的写满字迹的纸片和纸条,一张张手写的书稿叠放在一起;也就是茶杯、咖啡杯使得眼前的一切显示出了点点生机,易老略带疲劳的面色,也丝毫掩盖不了他那坚定与自信的眼神。

记得有一次,我的一部分内容匆促之间写就,呈到易老面前时,他不经意中发现了几处错白字。他怔了一下,示意我坐下,语重心长地说:“书是给别人看的,可不能误人子弟呀;写书和做手术一样,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敷衍”。教授的话,我谨记在心,永远,永远。

那些日子,易教授每日睡眠只几个小时。7点半至8点半是早饭时间,之后大家开始分头工作。编写、打印、审稿、校稿,不断重复着这一简单环节。12点午饭开始。易老通常要午睡2个小时,下午2点半准时投入工作。下午6点晚餐后,我们陪着教授在宾馆的庭院里散步,所谈的大多是围绕着编写的事。8点之前教授要赶回房间,继续写作。晚间的一切休闲活动,全被易老拒绝了,他要抓紧时间,因为它负责的内容远远比我们的多。晚上常常干到次日凌晨1~2点钟才休息,可 4~5点钟教授就醒了,又开始工作。早晨见到易老,发现他眼睛布满了血丝,但那眼神依然炯炯有神,思维仍旧敏捷有序。每次我们劝说教授,多休息、多保重时,他仅仅报以淡淡的微笑。

为了早日脱稿,易教授尽量封锁着自己在天津的消息,以避免朋友、同行、学生弟子的来访和邀请,一心一意忙于编写工作。

书稿成文后,其后期的审稿、校稿,更是花费心血。一遍一遍的轮流传阅,简直单调至极。易老似乎察觉到了我们这些年轻人的情绪变化,就经常到各房间转转,和我们闲聊一会,鼓舞大家士气。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然而作为主编,易声禹教授所承担的压力,更是我们可想而知的。

作为东道主的环湖医院神经外科张赛主任,多次劝说易教授别太紧张,适当安排些休闲活动,教授回绝了。就这样,那些天在易教授的带领下,编写小组成员。无一例外的全部出勤,没有因个人私事耽误任何工作。

要说是唯一的一次“休闲”,那就是易老带我们去我国著名神经外科创始人,易教授的老师,已故去的赵以成教授家里,拜望赵教授的遗孀王琣娲女士。在天津市和平区赵以成教授家里,易老谦恭地和王女士闲聊着过去的事情,像个小孩似的回答着王女士的问题,还向我们介绍了赵以成教授的生平简况,以及他对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奠基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言谈之间,对赵以成教授的崇敬洋溢于表。

整整过去了12天,《颅脑损伤诊治指南》一书的终稿工作结束了。我们如释重负,易教授也十分欣慰。记得临走那一天,易教授特意指示,给我们安排了一桌较为丰盛的午宴。席上易老对此次编写、统稿工作,作了简单的总结,对我们每位成员都给予了恰如其分的表扬,然而对自己的功绩只字不提。

此时他已是72岁的老人了。他应该知道如此拼命的工作,对他的健康意味着什么;他是否已感觉到,或是预感到什么,而要有意识的这样抓紧一切时间,为人民、为社会,多做一些贡献呢?

4个月后,易声禹教授被查出腹部包块。

次年初,易声禹教授因结肠癌与世长辞。

2000 年2月,《颅脑损伤诊治指南》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每当我翻看到《颅脑损伤诊治指南》这本书,就禁不住回想起和易教授共同工作过的这段经历。这本书是易声禹教授生前主编的最后一本专著,由国内多位神经外科专家参与编写,非常系统、概略、实用,对于普及和提高基层医务工作者颅脑创伤的诊断和救治水平,有极大的裨益,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

易声禹教授严谨治学,堪称风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将终生缅怀和学习。

贺晓生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一般常见脑损伤有脑震荡或颅内血肿,不同类型的脑损伤患者应该按照不同的处理方式。1.脑震荡患者处理:对于脑挫裂伤和脑干损伤 ...
    黄世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 脑损伤的形成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1.脑血流量增加:各种原因引起的二氧化碳蓄积和碳酸血症:颅内各种血管性疾病如脑动静脉畸形 ...
    张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继发性脑干出血在临床上易被误认为是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一种类型,后者是指非外伤所致的脑实质内同时或几乎同时(48h)出现2个 ...
    黄世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 <《王劲松中医精室论》一&nbsp;基础理论-1略论精室当为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名出《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说 ...
    王劲松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男科
  • 颅脑外伤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按损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 怎么 ...
    王亚明海军总医院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梅杰综合症易致六后果 脑起搏器——控制病情的最佳选择 梅杰综合症是一组锥体外系的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多为中老年女性 ...
    田宏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贺晓生教授
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贺晓生专家的投票,若您是贺晓生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贺晓生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