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
——避免治疗误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患。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坐骨神经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 ,治疗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及家庭幸福等等。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许多类型和特点,如突出的位置、大小、是否合并神经管狭窄、单节或多节突出、有无钙化等等。因此,在治疗选择上要求十分严格,必须明确是何种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于患者的最佳疗法,以避免治疗过程中的偏差。对于牵引、理疗、推拿、注射等保守治疗无效者,则必须根据病人病情的类型特点,慎重地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法。按照能保守、不开刀,能简单、不复杂,无不稳、不打钉的原则,使患者所关心的劳动能力、疗效、复发与否、费用、安全方面等问题达到最满意的效果。近年来,我科采用微创技术及各种类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00余例,均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表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类型与治疗选择
突出的类型
髓核摘除方法选择
1、单节旁侧根肩型
椎间盘镜(首选)或小切口
2、单节旁侧根前型
椎间盘镜(首选)或小切口
3、单节旁侧根腋型
椎间盘镜(首选)或小切口
4、单节旁侧钙化型
椎间盘镜(首选)或小切口
5、单节旁侧膨出型
经皮髓核抽吸或椎间盘镜
6、多节旁侧同侧型
小切口或椎间盘镜
7、单节旁侧双侧型
双侧开窗
8、多节旁侧膨出型
经皮穿刺抽吸
9、单节偏中央型
小切口或椎间盘镜
10、多节偏中央型
小切口
11、正中央型
双侧开窗或蝶形
12、单节旁侧合并根管狭窄型
后路镜、小切口
13、多节旁侧合并根管狭窄型
常规开窗或半椎板
14、单节突出合并椎管狭窄型
15、多节突出合并椎管狭窄型
蝶型减压
全椎板+融合固定
16、椎间盘突出并椎节不稳型
椎板开窗+融合
表2、 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治疗方法比较
方法
内容
牵引、推拿
理疗、针灸
骶管注射疗法
常规椎间盘
髓核摘除术
小切口
髓核摘除术
椎间盘镜下
髓核摘除术
适应证
疾病早期、突出程度轻
疼痛剧烈、
突出程度轻
症状严重,正规保守治疗无效或伴椎管狭窄
症状严重,正规保守治疗无效或伴神经管狭窄
单节腰椎间盘突出或并狭窄,症状严重,正规保守治疗无效
创伤
无或极小
无
较大
较小,切口长约3cm
轻微,切口长约1.5cm
风险
正规治疗无风险
一般无
手术相关的风险
手术相关的风 险,少于常规手术
较小
并发症
少
少
与病情、手术效果及康复有关
与病情、手术效果及康复有关
少
对脊柱破坏
无
无
较大
较小
极小
瘢痕
粘连
无
极少
明显
少
极少
近远期疗效
不确定因人而异;疗效不巩固
近期有效,
易复法
明显、可靠
明显、可靠
明显、可靠
卧床
时间
无需卧床
无需卧床
1~3周
1~2周
2~3天
一般
费用
1000元左右
(一个疗程)
1000元以下(一个疗程)
5000~7000元
5000~7000元
6000~8000
元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突破
——先进的脊柱椎间盘镜微创技术
脊柱椎间盘镜微创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它的问世和发展给广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带来了福音。此项技术速迅得到脊柱外科专家的肯定及推崇,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和好评。医生通过一套纤细的高科技内窥镜设备系统,在电视监控下能够清楚地观察到椎管内椎间盘突出的大小、位置、压迫神经的程度、骨质增生、黄韧带钙化等引起腰腿痛的病理因素。在内镜工作套管中完成操作。达到摘除突出的髓核及充分减压之目的。与常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相比,椎间盘镜微创技术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1)创伤小,切口长1.5厘米,皮肤仅缝1针(可不缝合、免拆线)。(2)对脊柱结构的破坏和干扰极小。(3)操作更加安全,时间短、出血少。(4)缩短住院时间,病人术后第1~3天就可下床活动。对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中,多半患者适用先进的椎间盘镜微创技术。该项技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上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