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病症,随诊的病人往往称为“坐骨神经痛”。经临床诊断,大部分腰腿痛是由腰椎间盘突出及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所致,小部分则因腰椎滑脱、腰椎结核、炎症、椎管内肿瘤、退变畸形等引起。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痛、活动受限,伴有下肢放射、行走后加重。以间隙性跛行为特点:即患者行走后出现下肢疼痛加重,弯腰休息数分钟症状消失,再行走后又复疼痛。临床X线摄片、CT、MR检查显示腰椎退变、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一般而言,大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而治愈,临床上约15%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才能解除病痛。
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不良饮食习惯,糖尿病的发病率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同样,作者在临床上也注意到,腰腿痛患者中伴有糖尿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见,由于糖尿病的特殊性,使得腰腿痛的治疗复杂化。如糖尿病发展到一定时间或血糖控制不良者,可引起糖尿病性神经炎,表现为四肢麻痛及心血管病变;而血糖控制良好者,往往需要一定运动以降低或维持正常血糖;但腰痛患者因不能行走活动,尤其是经长期治疗效果不佳者,不但疼痛难忍而且血糖也难以控制。对一般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者,正规的保守治疗无效者则通过手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而经保守治疗无效,又伴有糖尿病的腰腿痛患者怎么办呢?是否也能进行手术治疗呢?手术的风险有多大呢?手术治疗的利与蔽是又什么呢?这些问题是许多患者关心且较为实际的问题。也是骨科医师研究的课题之一。
那么,反复经保守治疗无效伴有糖尿病的腰腿痛患者怎么治疗呢?难道就让其处于《糖尿病-手术风险大-疼痛-不活动-肥胖-血糖升高-风险大》的恶性循环当中吗?否!作者在近十年临床工作中,施行腰椎手术2300余例,其中伴有糖尿病者82例,伴有冠心病、高血压患者71例,年龄最大为82岁,均获得了同样理想的效果。作者认为:对于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的腰椎疾患的患者,首先尽可能地采用保守治疗,但对于严重神经压迫、椎管狭窄等经反复保守治疗、久治不愈者,只要患者心肺功能基本正常(发病前可以行走活动、无反复心绞痛发作、无呼吸障碍)、有效控制血糖的情况下,手术治疗亦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临床的经验表明,认真作好围手术期的准备,精良仔细的手术操作,糖尿病伴严重腰椎疾患者,同样能解除痛苦、恢复行走活动,获得理想的疗效。
(上海解放军411医院骨科 严力生 主任医师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