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神经触激术的镇痛效应及其机制探讨
标签:医学科普

【摘要】目的:探讨针刀神经触激术的镇痛效应的临床机制。

方法:通过观察针刀神经触激术治疗疼痛性疾病的临床效应,结合有关针刺镇痛和其他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其作用机制。

结果:①针刀神经触激术在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局部和远部位的镇痛效应;②针刀神经触激术的镇痛效应是通过激发脊髓内镇痛系统(闸门控制功能)和脑内抗痛系统功能,通过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而引起局部节段性和全身广泛性双重协同镇痛效应;其舒缓痉挛效应的机制是通过下行抑制性指令和脑干脊髓束的易化性指令共同调控脊髓γ-反射环路,以抑制γ-运动神经元的兴奋和改变牵张感受器的敏感性来实现。

结论:针刀神经触激术在疼痛性疾病治疗方面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规范性推广。

关链词:针刀神经触激术;临床效应;机制

针刀神经触激术由是恩师任月林教授于1996年正式提出后并经过不断观察和总结得出的系列针刀微创治疗技术之一。该技术于2002年通过国家级成果鉴定,技术门类由早期的腰脊神经触激术逐渐延伸至交感神经触激术、神经(根、干、丛)触激术和脑神经触激术等多种神经触激术式,治疗疾病也由原先的疼痛性疾病扩展到痉挛性疾病、脊柱相关性疾病和部分疑难杂症等领域。目前针刀神经触激术不仅从基础理论、操作规范、疗效评定等方面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诊疗体系,还开创了一个新的针刀医学模式。针刀神经触激术在疼痛型疾病、痉挛性疾病、脊柱相关性疾病和部分疑难杂症的特殊疗效正引起针刀医学同行的广泛关注,相关报道不少,但对其作用机制方面尚无系统的报道,笔者查阅文献及临床报道并结合本人临床应用体会,就针刀神经触激术的镇痛效应和解痉效应作以下探讨,以抛砖引玉。

1.技术内涵与要领

1.1技术内涵

针刀神经触激术是持有者任月林教授长期从事针刀治疗和研究的成果,是胆识与智慧相结合的结晶。其中为何使用“触激”一词而不使用 “触及”或“刺激”?自有任教授的一番考虑。因此,如何理解针刀神经触激术的“触激”含义,对针刀神经触激术的具体操作至关重要。在汉语典籍中对“触”字有不同的解释,如《说文解字 》 解释为“触者牴也”(意为公羊以角触撞藩篱);《汉语大字典解释》解释为:用角顶物,有撞、碰、接触、触动之意等。从针刀神经触激术的操作来看,笔者认为“针刀神经触激术”中“触”应理解为两物相遇或相近(如接触、贴近)。“激”字从水、从敫。“敫”意为“由点扩展到面”,“水”与“敫”联合起来表示“水从一个狭小的孔洞喷出,扩散到一个大范围空间”,相关组词有“激昂、激动、激发、激扬等。从针刀神经触激术的临床效应来看,笔者认为“针刀神经触激术”中“激”应理解为“激发”为宜。“触”是治疗的方法和手段,靶点是神经,“激”是神经的应答和反应(包括应激反应、逃逸反应、生理反射等)。

1.2 技术要领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气至病所”是针刀神经触激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前提。尽管各部位神经的针刀触激在具体操作上有所不同,但均遵循“快速刺入、缓慢推进、平面探寻、把握剂量” 的原则。操作中注意刀口线与神经走向平行,避免上下提插和旋转,并要询问患者的感觉和观察患者肢体的反应,在针刀接触或贴近相关神经时即激发神经的系列反应。其中针刀接触或贴近神经即为“触”,相应神经的应答即为“激”,“激”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除患者有沿相应神经走向的串麻感、放电感以及肌肉的跳动常见形式外,还可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体液的改变等。

2镇痛效应

2.1疼痛的定义:疼痛(pain)作为一个生理学概念,是指由体内伤害性刺激感受器所引起的痛觉感知和痛反应,后者包括躯体运动反应、自主神经反应和情绪反应等。

2.2痛觉的产生:从疼痛感知到痛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近年来已经确认痛觉与其他感觉一样,是一个独立的具有明确特征的感觉类型,具有独立的感受器及与之相连的传入神经和中枢传导通路,有独特的中枢整合机制。

(1)伤害性刺激:是指对机体组织产生损伤的各种刺激,包括机械的、温度的、化学的或多种能量形式的体、内外刺激因子,只要达到足够的强度,都可成为引起痛觉的致痛刺激。

(2)伤害性感受器:是指对伤害性刺激产生反应的感受器,在形态学上是无特化的游离神经末梢,广泛分布于皮肤、肌肉、关节和内脏器官。根据传入纤维的直径,又将伤害性感受器分为由Aδ传入纤维传导的“Aδ伤害性感受器” 和由C类纤维传导的“C伤害性感受器”;根据对伤害性刺激反应的性质,将这两类感受器进一步分为不同的亚型:仅对高阈值机械刺激产生反应的 “Aδ机械伤害性感受器” 和对伤害性机械刺激与热刺激产生反应的 “Aδ多觉伤害性感受器”;C伤害性感受器也相应分成“C机械伤害性感受器”和“C多觉伤害性感受器” 。

(3)痛觉信号的产生: 当伤害性刺激作用于伤害性感受器时,一方面直接引起细胞损伤导致 K + 、组织胺、5-HT等释放以及缓激肽、前列腺素合成;另一方面是伤害性感受器释放P物质,P物质可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和血小板释放5-HT,进而通过组织胺和5-HT使伤害性感受器激活和敏感化,当这些致痛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即引起神经细胞膜去极化并引发神经冲动。

(4)痛觉信号的传导:痛觉信号主要由Aδ和C纤维传导,其中Aδ纤维兴奋阑值低、传导速度快、主要传导快痛;C纤维兴奋阈值高、传导速度慢、主要传导慢痛。Aδ纤维的伤害性传人冲动由背根进入脊髓背角Ⅰ、Ⅳ~Ⅶ和Ⅹ层,释放化学物质如谷氨酸和P物质,引起背角Ⅰ、Ⅳ~Ⅶ和Ⅹ层的投射神经元兴奋,并沿着脊髓丘脑束、脊髓网状束、脊髓中脑束、脊颈束等将冲动传递到脑干网状结构、丘脑,最终到达大脑皮质而产生痛觉。

2.2针刀神经触激术的镇痛作用

针刀神经触激术在治疗疼痛性疾病的临床报道不少,但尚缺乏有关镇痛方面的系统研究报道。从针刀神经触激术的实际操作上来看,仍是以“针”的理念破皮刺入,然后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向神经所在位置推进,在接近神经位置(即病人有痠胀感时)再做刀口线与神经走向平行的横行拨动以触激神经,以患者出现沿神经走向的串麻感、放电感或兼有肌肉的跳动等反应,出针后患者多感患者原有的疼痛、麻木等不适之症明显减轻为触激成功标志。本着“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理念,经查阅有关针刺镇痛研究的有关文献并结合近年来的临床观察,笔者认为针刀神经触激术的镇痛机制与针刺镇痛有着公共的神经生理生化学基础,其镇痛方式有以下方面:

(1)进针部位的镇痛作用

完整的神经纤维在患病局部对压力及张力极为敏感[1],已有的临床和实验证据表明,激活小直径传入(感觉)纤维就能引出肌肉收缩或疼痛疼痛。针刀神经触激术在治疗疼痛性疾病方面进针点的选择至关重要,根临床观察以具有固定性压痛点或筋节为进针点为佳,而压痛点或筋节的形成又与局部软组织形态和力学状况有关。实验研究表明[2,3]:大鼠股薄肌受压后存在着肌肉组织张力增高的现象,针刀针刺松解受压大鼠的股薄肌,可以有效地减少肌组织张力;此外还通过检测大鼠股薄肌受压后及针刀针刺后背根神经节和相应脊髓节段内初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递质P物质(substance P,SP)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发现:行受压大鼠股薄肌的针刀松解后,可明显减低背根神经节 P 物质的合成。P 物质是广泛分布于细神经纤维内的一种神经肽,在背根节内合成后随 C 或 Aδ 纤维转运至脊髓背角释放, 激活神经激肽 = 1 * ROMAN * MERGEFORMAT I受体参与疼痛信息的传递[4]。从针刀神经触激术的实际操作来看,针刀在破皮刺入缓慢推进的过程中患者多有局部痠胀感,医者手下也会有“针被轻轻吸住”感觉,这一效应与针刀的针体较毫针粗大,加之针刀破皮刺入时铺以手指按压,针体在推进过程中增加了行径区域软组织的张力,张力的传递使伤害性感受器受到刺激,冲动沿小直径传入(感觉)纤维传入,反射性地引发进针区域的肌肉微弱收缩有关;由于针刀逐层穿破相关组织,出针后残留的针口使局部软组织的张力得以减轻,进针时的痠胀感即刻消除、原有的局部压痛感或肌紧张也随之减轻或消除,这一临床效应与局部减张减压后,P物质的减少机制有关。

(2)进针处以远的镇痛作用

针刀神经触激术在治疗肩臂麻痛或腰腿麻痛的过程中,往往根据疼痛、麻木的区域选择对神经根、丛、干进行针刀触激,并以所触激神经区域出现串麻感、触电感、肌肉跳动等感应和原有的症状消除或减轻为触激成功标志。据临床观察:触激神经时反应越强烈,症状改善越明显,并且触激神经时的反应往往是一过性的,如在“环跳穴”对坐骨神经行针刀触激,患者出现阵发性的下肢串麻感或放电感后,即便是再在原部位作针刀较大幅度拨动也不易引发再次的下肢串麻感或放电感,对这一现象虽无相关的实验研究加以解释,目前任月林教授认为是针刀触激神经鞘膜时,所触及的神经发生了逃逸;针刀触激神经后所触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麻木症状得以消除或减轻的现象可从针刺镇痛的有关研究成果得以解释。针刀神经触激术中所使用的“针”较毫针粗大,刺入体内后虽然没有针刺疗法中的提插捻转等操作,但在体内时较大幅度拨动时所产生的超常规、超强度的刺激量超过了A类粗纤维兴奋阈值,并达到C类细纤维兴奋阈值,使神经细胞膜去极化,神经冲动向脊髓和感受末梢两方向传导,向末梢方向传导的神经冲动使该神经及其支配区域产生一次较强烈的放射感及所支配的肌肉的抖动或抽动,向脊髓传导的神经冲动激发脊髓内镇痛系统,通过闸门控制机制抑制伤害性感受传人纤维的痛觉上传,使疼痛感减轻或消失;向脊髓传导的神经冲动还激发内源性镇痛系统和/或弥漫性伤害抑制性系统释放内啡肽、脑啡肽、多巴胺等镇痛物质,引起局部节段性和全身广泛性双重协同镇痛效应。

综上所述,针刀神经触激术是以“针”的理念破皮刺入体内并触激神经,产生镇痛效应的机制通过激发脊髓内镇痛系统(闸门控制功能)和脑内抗痛系统功能,通过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而引起局部节段性和全身广泛性双重协同镇痛效应。

【参考文献】

1.王金荣,王永志,董福慧,等.小针刀对肌张力增高大鼠脊髓和背根神经节内P 物质影响的研究[J],中国骨伤,2010,23 ( 9 ):692-695

2.王金荣,王永志,董福慧,等.小针刀对肌张力增高大鼠脊髓和背根神经节内P 物质影响的研究[J],中国骨伤,2010,23 ( 9 ):692-695;

3.王永志、董福慧,钟红刚.等,小针刀减张法对大鼠股薄肌受压迫后肌张力和神经末梢影响的研究[J],中国骨伤,2011,24 (12 ):1020-1023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OT是指为复原脑瘫患者功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从日常生活活动、生产劳动、认知活动中选择一些作业对患者进行训练,以缓解症 ...
    黄世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 一般来说,人类的躯体神经可以在人的意志支配下治理骨骼肌的活动,而植物神经的活动则不受人的意志直接支配,人们不能随意地 ...
    吕志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 传统的SPR手术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的,在术中切开硬脊膜,暴露脊髓,通过电刺激单个背侧脊神经根分支,截断引起肌肉严 ...
    吕志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 脑瘫儿童语言障碍的特点 约70~80%的脑瘫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他们在呼吸、共鸣、言语和大脑综合等方面都受大脑损 ...
    应林燕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儿科
  • 脑瘫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新生儿或小儿疾病,是由于患儿大脑的非进行性损伤而导致的外周神经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的姿势异常或者肢 ...
    王东航空总医院主治医师神经外科
  • 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见到一些儿童,姿势异常、肢体运动有障碍,其实这可能是脑瘫造成的。脑瘫,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是小儿时 ...
    王东航空总医院主治医师神经外科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周学龙专家的投票,若您是周学龙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周学龙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