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胃癌防治研究30年--季加孚 (转载)
标签:医学科普

据WHO及《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统计,2009年胃癌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死亡率第3位。且我国胃癌有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早期胃癌比例低(仅约10%)、进展期病例为主等特点。近年来,其发病呈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下者比例由上世纪70年代至今翻了一番,达3.3%。因此,提高胃癌综合防治水平是关乎公众健康和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我国胃癌领域工作者多年来集中精力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将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胃癌防治工作的发展和成就作一简要回顾和讨论。

1976年,在徐光炜、张文范、张天泽、张荫昌、林言箴、陈峻青等老一代专家的努力下,我国成立了中国胃癌研究协作组。该协作组由徐光炜教授任组长,并于1978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会议对解放后由曾宪九、汪忠镐、顾恺时、付培彬、冯友贤、孟宪民、郑生麟、韩积义、钱礼等老一辈专家所开拓的我国胃癌防治事业进行了重要的总结和回顾,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重要的展望和规划。

1985年,中国抗癌协会成立时,胃癌协作组被重组为隶属于该协会的胃癌专题研究委员会,后被正式更名为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成为我国唯一的胃癌专业代表性学术机构。1985-1999年间,学会分别在济南、沈阳、上海、南京召开了6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期间,徐光炜、张文范、张天泽、张荫昌、林言箴、陈峻青、金懋林、朱正纲等教授先后承担了学会领导工作。徐光炜、张荫昌教授还被选为WHO胃癌协作中心的中国代表,徐光炜教授还当选为国际胃癌学会(IGCA)理事。同时,在胃癌专业委员会的组织下,国内胃癌领域工作者开展了活跃的全国性协作和地区性学术交流,主要包括胃癌病因学和预防研究及与胃癌诊治相关的临床研究。

胃癌病因学与预防研究

我国胃癌发病及死亡的地区差异

上世纪7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全死因调查显示,胃癌等部分起源于上皮的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呈非随机分布,具有一定的地理聚集性,如山东省临朐县、栖霞县及辽宁省庄河县的胃癌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尽管患者自身因素在胃癌发病中起一定作用,但大多数研究表明,环境因素是胃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我国胃癌高发区多处于地域相对封闭、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当地居民可能长期暴露在一组较强的致病因素下,这造成胃癌发病、死亡的聚集。此外,多数胃癌高发区还有人口流动少、遗传相对稳定的特点。若当地政府组织机构健全、利于管理,则能为研究胃癌发病率的地区差异提供资源优势,从而构成有独特价值的胃癌“高发现场”。

我国学者开展的研究

自1983年起,北京肿瘤防治研究所在山东省临朐县逐步建立了涵盖20万人群的胃癌“高发现场”,系统进行了胃癌流行因素、癌变病史和干预研究,并通过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证实胃癌发生是一个多阶段渐变过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重要危险因素。

同时,针对胃癌癌前病变开展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根除Hp感染、补充营养素和大蒜素的干预研究。其中,针对3400例成人进行的根除Hp感染的干预研究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样本量最大的胃癌发病干预研究,其结果证实根除Hp感染能使重度癌前病变或胃癌发病危险降低40%。该研究引起了国际肿瘤界的高度关注,获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的连续资助及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特别荣誉奖,为胃癌综合防治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同期,中国医科大学在辽宁省庄河市进行的现场研究,也相继承担了国家“八五”、“九五”公关课题,并证实了咸猪肉及Hp感染为当地胃癌高发的危险因素。

胃癌的诊断研究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当时的中国胃癌研究协作组的框架内,各专业协作组开展了一系列的全国性协作胃癌研究与地区性学术交流。这些研究成果的发表,为此后30年来我国胃癌的基础和临床工作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理论和研究基础。

胃镜的价值

全国胃癌内窥镜协作组收集了19个省市、52家单位共188044份胃镜资料,发现胃癌14124例(占7.51%),其中早期胃癌613例(4.35%)。除了少数单位的早期胃癌发现率在10%以上,绝大多数都低于10%。发病人群年龄以41~60岁为主(占73.7%)。胃镜肉眼诊断阳性率为80.7%,误诊率为19.3%,镜下活检阳性率为88.6%。

该研究提示,胃镜可通过肉眼观察初步检出80%的早期胃癌,联合活检阳性率可达88.6%;我国早期胃癌检出率低主要是由于普通人群胃镜检查率低及当时基层医疗机构胃镜普及率低。

因此,要提高我国胃癌的早诊率,需要我们进一步普及胃镜并不断提高胃镜的检查水平。当时提出的胃黏膜染色法,有些至今仍在我国的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病理研究的进展

全国胃癌病理协作组对8800余例各期胃癌的病理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胃癌病理变化规律、分型和分类问题。尽管当时辅助检查条件非常有限,但广大的胃癌病理医师仍在大量临床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胃癌患者的发病特点提出了更为实用的病理分型。

此后,随着显微分光光度计、自动图像分析仪、流式细胞分析仪和根据体视学原理应用测试网格片等形态定量研究在我国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开展,我国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病理研究也逐步从传统的常规染色和光镜观察,逐步走向应用物理、化学新技术,使形态的改变与功能相结合,从回顾性研究转向前瞻性研究,从组织学、细胞学水平的研究进一步向分子生物学水平过渡。

胃癌的治疗研究

在外科治疗方面,北京肿瘤防治研究所曾牵头汇总并回顾分析了全国28家单位11734例胃癌住院患者的数据,发现总手术率为83.4%,手术切除率为54.9%,而根治性切除率仅为23.6%;手术相关死亡率为3.9%,根治性切除后5年生存率为31.2%;姑息性切除占27.3%,术后5年生存率为11.7%。

在986例接受联合脏器切除的病例中,合并切除胰体尾及脾脏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24.8%,合并脾切除者为19.6%,合并切除食管下段者为15.7%,而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者则无1例生存5年以上。

该研究还提出,根治性切除辅以化疗的疗效优于单纯手术。Ⅲ、Ⅳ期胃癌患者在接受姑息性切除后联合化疗的5年生存率可达13.5%和7.6%。这是我国首项多中心大样本胃癌回顾性调查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胃癌诊治的综合水平,其研究结论的先进性也使我国的胃癌相关研究与国外学术界保持了相对的同步性。

在辅助治疗方面,全国胃癌化疗协作组的研究确立了5-氟尿嘧啶为基础化疗方案在我国胃癌化学治疗中的主导地位。

而全国胃癌放射治疗协作组则率先开展了胃癌的术前放疗研究。1982年,通过总结16家单位的161例患者资料,研究者提出了当时胃癌术前放疗的适应证为浆膜受累、淋巴结转移在第2站之内的Ⅱ/Ⅲ期患者;照射野应包括肿瘤及引流的第2站淋巴结,以未分化癌及低分化癌效果最佳,有效率约为60%。对于Ⅲ期胃癌,术前放疗可提高根治性切除率。这一观点即便在今天看来,依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临床上,胃癌晚期病人多数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建议进行中医中药治疗,中医治疗重在辨证施治,有效减轻食欲不振,促进患者饮食 ...
    王雪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 癌症病人60%是吓死的,20%是乱用药而死,20%有好的心态和科学治疗而生存。希望大家无论遇到什么病都不要恐惧,要以科学的态度对 ...
    熊英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放疗科
  • 恶性肿瘤微转移是指肿瘤病灶以外出现新的相同或类似病灶,常在原发灶发现数月和数年之后再被发现。而肿瘤微转移则是指在各种机 ...
    熊英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放疗科
  •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近年来,发病率逐步增加,严重威胁病人生命。临床上,胃癌早期症状不 ...
    熊英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放疗科
  • 早期胃癌会有哪些?舒服?胃癌早期症状表现有:(1)上腹部不适及饱胀:常有一种腹部烧灼、嘈杂及饱胀感,饭后尤其明显,并且随着 ...
    熊英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放疗科
  • 胃癌也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恶性胃癌肿瘤起源于胃壁最表层的粘膜上皮细胞,可发生 ...
    曹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普外科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郭恒照专家的投票,若您是郭恒照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郭恒照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