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正常为何却频发心悸胸闷?----惊恐发作与地震
标签:医学科普

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类患者。

他们在从事日常活动时,会突然感到心悸,好象心脏要从口腔里跳出来;胸闷、胸痛、胸前压迫感;或呼吸困难,喉头堵塞,好象透不过气来,即将窒息。同时出现强烈的恐惧感,好象即将死去,或即将失去理智。这种紧张心情使患者难以忍受,因而惊叫、呼救。

许多患者在发作时还伴有过度换气、头晕、非真实感、多汗、面部潮红或苍白、步态不稳、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以及运动性不安等临床表现。

因为发作时这种强烈的恐惧感,患者难以忍受,常立即要求给予紧急帮助。发作时所处的一切背景因素,都有可能被患者当作诱因,而刻意回避。比如上次发作时是下午3点,患者一到下午3点就会特别紧张。如果是乘火车乘飞机发作的,患者就会刻意回避坐火车坐飞机。如果实在回避不了,一上火车或者飞机患者就会非常紧张直至症状发作。在发作的间歇期,大部分患者由于担心发病时得不到帮助,因而主动回避一些活动,如不愿单独活动,不愿到人多的热闹场所,不愿乘车旅行,或出门时要他人陪伴,在家中也不能独处。

如果是有一些医学经验的来访者,常常会怀疑是自己的心脏或者呼吸系统出了问题,因而到心内科或者呼吸内科就诊。但是反复检查的结果,却常常找不到什么阳性结果。有的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超声检查正常后仍不能解除对患病的疑虑,直至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阴性,可能会有稍许放心。有的呢,即使发现冠状动脉有部分狭窄,但仍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明显不相符。更有甚者,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后,心悸胸闷的症状仍不能有效缓解,但仍不能相信自己是焦虑情绪所致,而不是什么器质性疾病。有的患者,从当地到省城,从省城到北京、上海、广州,频繁往返于各大医院之间,花费从几万到十几万,多家医院检查结果阴性,却始终无法帮助其相信自己没有患器质性疾病。

这些症状,是惊恐障碍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

当遇到这类患者时,我常常会反问他们如何看待病因,并给他们举地震形成的例子。

为什么会把惊恐发作和地震联系起来呢?让我们先来看看地震的危害和形成的原因。

远的地震不说,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和今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这两次大地震,给人类留下了深刻的创痛,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人类在自然力量下的渺小。同时,两国人民在地震后的态度和行事方式,也引起有心人深深的思索。

有一些地理知识的人都知道,绝大多数的地震是由地壳运动所引起。刚硬的岩石在地壳运动中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形变甚至破裂,往往就会产生地震。虽然目前地壳运动的推动力从何而来还有争论,对地震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有许多推测,但关于“地震是由于该处的岩石发生破裂而直接引起”这一论断是毫无疑问的。绝大多数地震的发生是由于该处地下的岩石产生了新的断裂,或原有的裂缝再次发生错动,强烈的地震则多发生在地下原有断裂的地方。

那么,地震与惊恐发作相似在哪里呢?

第一个相似之处,二者都发生在断裂处。地震发生在岩石的断裂处,惊恐障碍则发生于过高的目标与现实能力的断裂处。惊恐发作者,常常具有要强、敏感、爱操心又不愿让人分担的个性。在发作之前,又常常有一个频繁遭遇压力性生活事件的过程。患者完美主义倾向的个性,与压力性生活事件频繁碰撞,撕裂了患者的身心防线,导致了惊恐发作。

第二个相似之处,它们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地震由地壳运动引起,但地壳运动常有,地震却不会天天发生,它有一个能量蓄积爆发的过程。惊恐发作也如此。它由压力性生活事件所引起,但只要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强度还没有超过患者承受的极限,惊恐发作就不会发生。

第三个相似之处,一旦发作,二者的后果都比较可怕。地震之时,地动山摇。当此时,真让人觉得“天下之大,竟然无安身之所,活无可活”。惊恐发作时的濒死感,对患者的影响不亚于地震。

第四个相似之处,一次发作后,常常会有很多次的发作。只要地壳运动积累的能量没有通过一次地震完全释放出来,就肯定会有很多次的余震。惊恐障碍也是如此,只要患者在多次刺激性生活事件积累的压力感,没有通过一次惊恐发作完全释放出来,接下来肯定还会发生若干次的惊恐发作。

分析了这么多,如何治疗呢?这是患者更为关心的问题。

仍以地震为例,来谈三个建议:

1、减少断裂的产生。地震常发生在断裂带,惊恐发作也常常发生于压力感明显超过患者的现实承受能力时。为切实预防惊恐发作,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压力超过现实承受能力,这就需要调整患者完美主义倾向的个性基础。但是,这也恰恰是治疗的关键和矛盾所在。就象没发生地震之前,很少有人会相信地震的存在一样,如果不发生惊恐发作,患者就总会认为“我行,我行,我总能行”。让他去接受调整,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最为矛盾的一件事,正是这种要强、敏感、爱操心又不愿让人分担的个性,为患者赢得了一个个人生的奖杯,是融入他血液、骨髓中的信念。在他看来,这是他人生价值的最佳体现,他根本就舍不得放弃。

2、适当地释放一些能量。就象在大地震前通过诱发小地震,可以减少大地震的强度一样,如果能采取什么措施,让我们把积蓄已久的一些压力宣泄出一部分,惊恐发作的频度和强度就会有所下降。运动、唱歌、倾诉,都是有效地宣泄压力感的方式,感兴趣者不妨一试。

3、接受余震的存在。当处在震区时,如果采取了恰当的安全措施,即使有余震存在,我们仍可以从容度日。对惊恐发作,也可如此。如果通过检查,明确自己没有器质性疾病,当惊恐发作时,完全可以不理睬症状的存在,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你真这样去做的话,你会惊奇地发现,症状竟会明显减轻甚至不翼而飞了。我有许多已经康复的患者,对此深有体会。另外,今年3月日本地震后,其国民对待灾难那种安之若素的态度,我个人认为,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当然,这些都是我在心理层面上经常指导患者做的。现在还有一些药物,能明显地减轻惊恐发作的次数和严重的程度。以我的经验,以心理治疗为主,配合恰当的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又比较持久,减药停药期限亦可期待。

(注:此文已节选发表在2011.10.27和11.21的《健康时报》)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心电图检查,只是临床工作者对患者即时的心血管运动和电生理状态的了解之一。心电图检查结果只能是心电图检查报告,不能是 ...
    王安宁宁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全科
  •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起搏器的安装手术,许多患者还存在下列认识误区: (1) 误区一:起搏器安装手术须开胸手术。 ...
    王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
  • 1 正式的脑电图报告格式应包括患者最基本的信息。当然,这些信息应由申请作脑电图检查的医生提供,因此脑电图技师只需直接 ...
    杨朋范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心系病气血水厥演变与证治规律 摘自2016-3-31中国中医药报 宋峻 宋晓龙 潘仁友 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 曾学 ...
    陈博浙江衢化医院主治医师中医科
  • 【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 心脏传导系统由负责正常心电冲动形成与传导的特殊心肌组成。它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 ...
    任飞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 早搏又叫期前收缩,是指比正常窦性心律提前出现的异位搏动,发生率为3%-5%。起源于心房称房性早搏,起源于交界区的称交界性 ...
    黄涛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心理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杜士君专家的投票,若您是杜士君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杜士君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