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诊断要点
标签:医学科普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Sympathetic,CSS)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退行性变后或受到外伤等因素、椎体节段间不稳、刺激了颈部的交感神经,使之兴奋或受到抑制,而表现出多种多样症状的疾病。正因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为主观症状,诊断上缺乏特异的客观指标,所以,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诊断较难确定。

1 症状和体征

总的说来,交感型颈椎病的特点是患者主诉多但客观体征少,症状多种多样,由于缺乏颈椎病常见的肢麻、颈项疼痛,医生在遇到中老年男性患者时首先想到的是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如为中年女性患者则将症状归咎于更年期综合征或神经官能症,从而延误诊治。概括起来不外乎两大类,第1类是交感兴奋症状,比较多见,第2类是交感抑制症状,表现少见。

1.1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① 头部症状:头疼和偏头痛,疼痛的部位主要位于枕部或前额,性质为钝痛。有时伴有头晕,转颈时不加重,患者常主诉头脑不清,昏昏沉沉,有的甚至出现记忆力减退;有些患者还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多因过劳,睡眠欠佳等诱发。

② 五官症状:眼胀痛,干涩,眼冒金星、视物模糊,甚则失明,瞳孔扩大,眼裂增大。咽喉不适或有异物感。耳鸣、听力减退或耳聋。发音不清,甚至失音。

③ 周围血管症状:肢体发凉怕冷,可有一侧肢体少汗,遇冷则有刺痒感或麻木疼痛。局部皮温降低,痛、温觉正常。

④ 心脏症状:一过性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心律不齐,心前区疼痛。

⑤ 血压异常:高血压。

⑥ 发汗异常:多汗,以头面、颈项、双手、双足、一侧躯干多见。

⑦ 括约肌症状:膀胱逼尿肌舒张,括约肌收缩,排尿困难或尿不尽,便秘。

1.2 交感神经抑制症状

① 头部症状:头昏眼花、头沉。

② 五官症状:眼睑下垂、眼球内陷、瞳孔缩小、流泪、鼻塞、流涎。

③ 周围血管症状:指端发红、发胀,或有烧灼感,怕热喜冷,项胸背亦可有灼热感。

④ 心脏症状:心动过缓。

⑤ 血压异常:低血压。

⑥ 出汗异常:无汗或少汗,多在夜间或晨起时较重。

⑦ 括约肌症状:尿频、尿急、或腹泻。

1.3 体征

交感型颈椎病的客观体征较少,一般查体颈部可扪及棘突、横突旁肌及肩胛上区等部位僵硬及压痛。屈颈试验及臂丛牵拉试验可为阳性。

2 辅助检查

2.1影像学检查

交感型颈椎病的影像学改变无明显特征,常见颈椎的一般退行性改变。颈椎X线检查可发现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骨质增生、退行性变、或有椎间隙变窄,椎体失稳,尤其是C3~4、C4~5为较常见的椎节失稳节段,前后纵韧带钙化及生理曲度变直等变化。但有的患者X线表现可无任何异常表现。

2.2 交感神经功能的实验室检查

目前,交感神经功能的实验室检查在临床较少应用,对于诊断有辅助作用。

① 交感缩血管反射(sympathetic vasoconstrictor reflex,SVR) 有学者将SVR用于显示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其原理是:进行深吸气激发试验,可引起短暂的交感反应和皮肤血管收缩。同时有学者使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测量两手指端的皮肤血流。以频率20Hz采取数据。使用实验室软件计算深吸气后血流变化的比值。

② 交感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 SSR被用于测量交感神经活动。可用于脊髓损伤、颈椎病、椎管狭窄等患者,对其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进行评定。但SSR波幅可受到被有效激动的中间神经纤维数目的影响。SSR是提供交感神经系统客观信息的一种有价值的实验。潜伏期是SSR的稳定成分,而波幅具有易变性,并可因频繁刺激而产生适应性衰减,双侧潜伏期差和波幅比相对稳定。

③ 肌肉交感神经电活动(muscle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MSNA) 取仰卧位,以钨微电极在右侧腘窝部直接记录腓神经的电活动。

④ 以皮肤血流变动为指标观察交感神经功能 采用激光多谱勒血流计于右耳记录血流变动。用描笔或记录器记录基础波(basic wave,皮肤血管1min内有5—10次的规则性周期性活动。是起因于交感神经活动之血管自动运动的反映),同时用数字描绘器每10s记录一次血流量。交感神经活动变化,通过基础波周期性活动的变化间接地使血流量发生变化。

3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诊断:

交感型颈椎病缺乏特异的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目前还没有诊断交感型颈椎病的确切标准。颈椎X线片是最重要的检查手段,但因其显示的病变程度多与临床症状不平行,还需要一些其他的诊断手段。事实上,在门诊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或心动过速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被误诊为神经科或内科的疾病,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根据目前的临床经验,诊断可遵循以下原则:

①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或交感神经抑制症状

② 多无明显体征,有些患者可能有颈部屈伸或旋转时略感不适。

③ X线片上显示颈椎退行性变,或有椎间隙变窄,椎体失稳,尤其是C3~4、C4~5为较常见的椎节失稳节段。但有的患者X线表现可无任何异常表现。

④ 除外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相似症状的脑、眼、耳和心脏等器质性病变,如青光眼、美尼尔氏征以及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⑤ 交感神经功能的实验室检查包括交感缩血管反射(SVR)、交感皮肤反应(SSR)、肌肉交感神经电活动(MSNA),以皮肤血流变动为指标观察交感神经功能。

⑥ 经颈部星状神经节阻滞、高位硬膜囊外封闭和颈椎制动等诊断性治疗手段,有效者也支持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上上交叉综合征原因主要是颈动脉体瘤、颈部淋巴结转移和颈部肿瘤;下交叉综合征原因主要是不良的生活习惯;治疗方式是对症治疗 ...
    马伟山东省立医院副主任医师全科
  • 导致肢体麻木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神经损伤等因素引起的。1、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到神经根会引起下肢麻 ...
    纪泉北京医院主任医师骨科
  • 颈椎病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其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患者多、拖延治疗的多、新发病患者越来越多、年轻患者越来越多。近年来,颈 ...
    纪泉北京医院主任医师骨科
  • 颈椎病作为困扰现代人的一种常发病,除了使用专业的医疗方法,其实还有个简单的动作——“蹭门框”,它能够缓解颈椎病给患者带 ...
    纪泉北京医院主任医师骨科
  • 颈椎不稳症的病因: 1、先天性发育异常2、局部炎症3、解剖因素(超过椎管矢状径的1/3)4、外伤5、血供因素6、其他(颈椎 ...
    纪泉北京医院主任医师骨科
  • 外伤是造成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退行性改变的病因,外伤致脊柱力学平衡失调,脊柱自身的力学特性及脊柱非生理范围活动,造成脊椎 ...
    纪泉北京医院主任医师骨科
张强教授
主任医师骨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张强专家的投票,若您是张强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张强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