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成为必然的趋势,也就是说老年人口占整个人口的比例逐渐增加。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达国家65岁以上的人称为老年人,发展中国家定为60岁以上。我国为发展中国家,故60岁以上即为老年人。人口老化后会引起若干社会问题,其中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就会明显增加。资料表明85岁以上的老人患老年期痴呆的比例为20%,这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积极防治老年期痴呆有很重要的意义。
1.什么是老年期痴呆?
老年期痴呆是发生于老年人脑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是以智力衰退和行为及人格变化为特征的一种病征。临床典型症状有记忆力、抽象思维、定向力的障碍,同时伴有社会活动能力的减退。常见的有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混合性痴呆(即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同时存在),帕金森病性痴呆及其它类型的痴呆,如脑外伤、一氧化碳中毒,维生素B族缺乏等引起的痴呆。
2.痴呆是疾病还是正常老化?
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论。目前,对精神老化与痴呆之间的界限仍未完全弄清楚,但多数研究者认为老年性痴呆与各种梗塞性痴呆均属于一种疾病过程,而不属于老年人正常的精神老化。痴呆患者的预期寿命较之同龄非痴呆对照组明显缩短。说明痴呆有一定的病程。
3.老年期痴呆有哪几种?
老年期所发生的痴呆,根据症状发展的快慢可分为慢性和急性两大类:慢性痴呆约占老年期痴呆的80%左右,又称为老年慢性脑综合征,它包括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和混合性痴呆,以及一些少见的痴呆,如毕克氏病、卡兹弗特—捷克(Creutzfeldt—jakob)病、亚急性海绵状脑病,帕金森氏病等。急性痴呆又称为老年急性脑综合征,约占全部痴呆的20%左右,这类痴呆多继发于全身代谢紊乱性疾病和药物中毒及外伤等。按病因不同痴呆分为8类:① 遗传或家族性痴呆。②中毒(药物性、酒精、其它物质如重金属、一氧化碳)。③代谢与内分泌紊乱(包括肝、肾功能衰竭、低血糖与低钠血症、甲亢和甲状腺功能低下、血容量不足、高钙血症、垂体功能低下,卡斯氏综合征)。④脑疾患(卒中,硬膜下血肿、感染:如脑膜炎、神经梅毒、脓肿以及肿瘤、正常颅压脑积水)。 ⑤心肺疾患(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不齐、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⑥全身感染性疾患(如结核、心内膜炎)⑦营养不良(维生素B12缺乏与叶酸、烟酸缺乏)。⑧其它:感觉丧失性(黑曚、耳聋)、医源性(隔离或麻醉)、粪便嵌塞、贫血、癌转移。此类痴呆如能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常常是可逆的。此外应除外抑郁症(假性痴呆)。
4.老年痴呆有何特点?
老年期痴呆类型不同有其不同的特点。
(1)阿茨哈默氏痴呆:起病缓慢,常常无明显的起病期,早期症状多种多样,以近事记忆力障碍为最常见的表现,一天前或刚刚发生的事情记不清,而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还能记清。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对往事也会遗忘,严重时出现完全性遗忘,其次以猜疑为其最先出现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精神显著衰退,有心胸狭隘、情绪迟钝、爱闹意见和易发怒、睡眠秩序颠倒的倾向。病情进一步发展时,记忆能力减退,还可有认知障碍即精细思考发生困难。逐渐发展到对日常生活和常识的理解、判断也会发生障碍,如裤子当衣服穿戴脖子上,帽子当夜壶。此阶段也可出现语言障碍,词汇减少,言语单调,喃喃自语,或不能叫出物体名称或完全失语。大多数患者还对时间、人物和地点的定向力发生障碍,不认家门,四处游走等。在痴呆晚期还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情况,如口、面部不由自主动作,如吸允、撅嘴、厌食或贪食、大小便沾满身上等。神经系统检查病理征可出现阳性和腱反射亢进。晚期患者完全卧床,生活全靠别人照顾,病程维持在5~10年左右而死亡。
(2)血管性痴呆:起病较迅速,病程中常有反复多次的脑卒中发生,多见于60岁左右,半数病人有高血压病史。病程呈阶梯样进展,即每发作一次卒中痴呆症状加重一次,患者情绪易激动,动作执行障碍,记忆力减退,或有头痛、头沉、睡眠障碍、心悸、食欲不振等症状,晚期可出现明显痴呆,粗暴、定向力障碍。检查时可见明显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肢体麻木、语言障碍等表现,脑CT或核磁共振检查可查到脑梗塞、脑出血病灶。
(3)混合性痴呆:同时存在有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症状,有时鉴别很困难。
5.老年期痴呆与老年性痴呆是一回事吗?
老年期痴呆与老年性痴呆不是一回事。老年期痴呆是指所有老年期出现的痴呆(其中包括老年性痴呆),而老年性痴呆是老年期痴呆中的一种类型,切不可把两者混为一谈。
6.血管性痴呆与老年性痴呆有何不同?
血管性痴呆与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两种痴呆,大概占全部痴呆的70%~80%左右。由于它们病情进展都呈慢性过程,并且脑内有器质性损害,故有人称它们为慢性脑综合征或不可逆性脑损害。
有关这两种痴呆发病的统计数字,各地报道有很大差异。例如欧美地区,以老年性痴呆高发,约占全部痴呆的50%以上,血管性痴呆则占15%~20%左右,二者混合性痴呆占15~20%左右。我国存在地区性差异。北京地区与日本相似,以血管性痴呆为主,上海地区则与欧美相似,以老年性痴呆为主。目前这种发病的地区性差异尚缺乏满意解释。
虽然这两者痴呆都属于老年人慢性脑综合征,但它们的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都有不同。从病因上看,老年性痴呆目前病因不清,血管性痴呆则因脑动脉供血障碍所致,大多数伴有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等。
从病理上看,老年性痴呆在脑神经系统有特征性病理变化,如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老年性痴呆基本病理变化是脑动脉硬化。脑CT或核磁共振检查可查到脑部大的梗塞灶或多发性小梗塞灶。
从临床表现看,血管性痴呆多发于75岁以下的老年人,病程缓慢,但可呈急性、阶段性进展,常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如头痛头晕、全身麻木等。即使到病程晚期,人格一般也保持较好,多呈部分性痴呆。本病还可出现感情失控,可伴有局灶症状和忧郁症状,还可出现强哭强笑。老年性痴呆多发于75岁以上的老年人,病情缓慢,隐匿性进行性进展,多无特殊自觉症状,呈全面痴呆。其人格障碍显著,对病的自知力早期就丧失。
这两种痴呆有时很难鉴别,老年人多合并脑动脉硬化,尤其是75岁以上的老年人则更难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