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各种污染物品、医疗器材的消毒方法是什么
艾滋病各种污染物品、医疗器材的消毒按“双消毒程序”处理。污染的设备应先除去可见的有机物,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
1.环境及物体表面:可用0.2%~0.5%过氧乙酸喷雾、擦拭或0.2%次氯酸钠擦拭,每日1次。
2.病人衣服、被单等棉织品,可浸泡消毒4~6h后或装入防水装,外加一布袋进行高压蒸汽消毒后,再由洗衣房回收洗涤。
3.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
(1)体温表:用后应清洗,然后用70%酒精浸泡消毒,作用时间15分钟以上。
(2)压舌板:可用蒸馏水煮沸或流动蒸汽20分钟或高压蒸汽灭菌。
(3)血压计、听诊器及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应定期用2%酸性强化戊二醛或0.5%过氧乙酸擦拭消毒。
(4)治疗室用的持物钳应高压蒸汽灭菌,使用时保存于灭菌罐中。
4.进入人体开放腔道的医疗器具如胃肠镜、纤维支气管镜等中危医疗器械的消毒,关键是清洗,其二是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
(1)清洗:用后立即清洗,操作人员戴手套,用纱布擦去镜体外部粘液,然后用自来水加清洗剂在自动清洗机中清洗镜体和管道外表面,用毛刷清洗管道,并用水冲净管道和各部位,刷子清洗时应用一次性高效消毒液。
(2)消毒:窥镜用2.0%~3.4%碱性戊二醛20℃下浸泡45分钟,0.2%过氧乙酸+防腐剂自动清洗机中清洗30分钟。
(3)干燥。
5.进入血管、无菌体腔、组织的高危医疗器械(腹腔镜、关节镜、膀胱镜、宫腔镜等)的消毒:
(1)凡是耐热耐湿的内窥镜及其附件均应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2)凡不耐热耐湿的内窥镜可采用冷灭菌法:环氧乙烷法、戊二醛灭菌法。
6.废弃物处理:
(1)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针头、手套等应浸泡于含氯消毒剂中,作用2h以上,再在回收处进行无害化处理。
(2)一次性帽子、口罩、尿布、检查垫、纱布等应装入专用医用垃圾袋,焚烧处理。
(3)一次性使用引流管、引流袋、血袋、输血器、胃管、鼻饲管、吸氧管、导尿管、肛管等,用1000ppm有效氯制剂浸泡1小时后回收毁形处理。
(4)一次性试管、培养皿、采血针等必须经高效消毒剂灭菌或高压蒸汽灭菌并初步清污后回收集中处理。
(5)不可燃废弃物如玻璃、金属等经严密消毒后达消毒要求后按规定专人回收处理。
(6)呕吐物排泄物处理:注入5000~10000mg/L有效氯或20%漂白粉乳液,搅拌均匀后,放置1~2h,倒入洗手间下水道。
(7)手术切除的人体标本、病理标本等各种需焚烧处理的可燃性医疗污物均应采取焚烧处理。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相关文章
-
艾滋病患者的肠道出血常常是因为多种疾病而不仅仅是艾滋病,如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黏膜撕裂、静脉曲张等。卡波西肉瘤可发 ...
王雪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
艾滋病是一个非常难治性疾病,医务人员除对症治疗艾滋病常见的症状外,对他们的心理护理也非常的重要,这类患者在病程中会遇到 ...
王晓彦北京天坛医院主任医师皮肤科
-
恐艾症也叫艾滋病恐惧症,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患者 ...
赵金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传染病科
-
HIV感染者易出现各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可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原发生并发症是由于HIV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或HIV破坏免疫系统所致 ...
赵金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传染病科
-
艾滋病窗口期是针对两种艾滋病检测的标志物而言,并非一个笼统的概念。人体感染HIV后,一般需要2-4周,最多8周左右血液中才可检 ...
赵金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传染病科
-
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性传播为主慢性传染病。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较低,是低感染流行国家,估计病人100万以内。根 ...
赵金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传染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