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综合征(重症血管瘤合并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标签:医学科普

Kasabach-Merritt综合征(KMS),因1940年由Kasabach和Merritt首先报道故名,表现为巨大血管瘤合并血小板减少,是小儿血管瘤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甚至新生儿,起病急,进展迅速,有时也叫做“危险性血管瘤”,表现为广泛发生的出血点、淤斑、紫癜,患儿可因颅内或内脏器官出血死亡,死亡率高达30%至50%。巨大血管瘤可发生于颌面部、四肢、躯干、腹膜后隙及肝脾等脏器。其特点是巨大血管瘤、血小板减少和消耗性凝血障碍。出生时,可能只有一个针尖或者鸽蛋大小的皮疹或紫红肿块,父母多以为是胎记。但肿块随着患儿日龄超比例增长,隆起增大明显,边缘迅速扩大扩散,肿块的疯长的同时无情吞噬血小板。因血管瘤能把血小板“吞噬”掉,随着血管瘤的急剧增大,血小板可迅速减到10000以下。患儿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出血,其次是消耗性凝血障碍(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即DIC)。

关于KM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说法不一,血管增生是KMS发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多认为是病变内血管发育异常,血液聚集、血小板损伤破环、血栓形成消耗等,从而导致凝血障碍、出血而危及生命。KMS见于血管瘤巨大患儿,但是并不是所有巨大血管瘤患儿均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症,这也可能说明KMS可能和患儿的易感性有关。

针对KMS的治疗,其原则是:在控制血小板减少和凝血紊乱的基础上,手术切除或毁损血管瘤(减积术)。当然手术能够完全切除巨大血管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迅速纠正凝血障碍、使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但临床上可因血管瘤巨大,多发生于深部组织,供血血管多,加之有DIC的存在,使围手术期处理变得很棘手。如无法控制住肿块的生长速度,而手术切除血管瘤若难以控制出血,如要保住患儿生命,有时只能截肢。国内外多采用综合治疗方法: 如少量输注血小板悬液、浓缩红细胞等血液制品;应用糖皮质激素、干扰素、血管瘤硬化剂等药物;放射疗法、压迫治疗、瘤体栓塞等。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许多患者有体表肿块,常见的有脂肪瘤、皮脂囊肿、腱鞘囊肿、血管瘤、神经鞘瘤等。一些可以多发,如脂肪瘤及血管瘤。上述肿块均 ...
    徐建威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主任医师普外科
  • 皮肤血管瘤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类先天性皮肤病。同位素敷贴是采用同位素磷32做成薄膜贴剂,一般每次贴敷几小时至数十小时,每2-3个 ...
    熊英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放疗科
  • 头皮肿块可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囊肿、痣、肿瘤等。1.脂溢性角化病(SeborreicKeratosis):脂溢性角化病又称老年疣(senilewarts)、 ...
    聂小娟山东省立医院副主任医师皮肤科
  • 婴幼儿血管瘤是最为常见的婴幼儿良性肿瘤,一般认为约3‰-2%。血管瘤可分布于全身,但相对好发于面颈部。 随着一声啼 ...
    李光辉河南省中医院整形科
  • 在血管瘤病人中营养不均衡、营养不良是常见的。因此,增进食欲、加强营养对肿瘤病人的康复十分重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营养合 ...
    王群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皮肤科
  • 椎体血管瘤:椎体血管瘤患者部分没有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但也有部分病人因为血管瘤的浸润,造成背部酸胀疼痛,脊椎僵直 ...
    王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骨科
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外科
北京医院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王吉阳专家的投票,若您是王吉阳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王吉阳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