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
标签:医学科普

黄褐斑为颜面部对称而局限性淡褐色至深褐色的色素沉着皮肤病。男女均可发病,多见于中青年妇女。民间俗称为“肝斑、”“黑斑”、“蝴蝶斑”,又有称为“妊娠斑”,属于中医学的“黧黑斑”、“黑?”、“面尘”的范畴。

【病因病机】

一、 中医

中医认为黄褐斑主要由于肝郁、脾虚或肾亏,气血失和不能上荣于面。

1?肝气郁结 凡情志不调,至肝失调达,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不能上荣于面,则生褐斑。有如《医宗全鉴·外科心法要诀》所曰:原于忧思抑郁、血弱不华,火燥结而生于面上,妇女多有之。

2?脾气虚弱 脾土乃后天之本。若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至脾失健运,不能生化气血,或不能升清降浊。气血不足则肌肤失养,浊气上犯蕴结肌肤而生褐斑。

3?肾精不足 凡房事过度,久伤阴精,则水亏不能制火,虚火上炎,颜面不能荣润而酿成褐斑。

二、西医

1?生理反应 常见于妊娠、口服避孕药时或其他不明原因所引起者。如果发生于孕妇,往往在妊娠第3~5个月开始,分娩以后渐渐消失,但下次妊娠时还可再发,称为妊娠性黄褐斑,由于较常见,可考虑为正常生理现象。

2?药物 本病也多见于口服避孕药的妇女,有人统计占服药者20%。面部色素沉着的发生可能是由于避孕药物中雌激素刺激黑素细胞,黄体酮也可促使色素沉着的加重。用苯妥英钠的患者有时可发生黄褐斑。

3?其他因素 此病较常见于夏季及南方,提示日光是一诱发因素。另外滥用化妆品、激素等外用药也可为促发因素。

4?合并慢性病 少数患者发现有某种慢性疾病,如结核、癌症、慢性酒精中毒、肝病等。艾滋病患者也可有类似的色素沉着。

【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中、青年女性,男性亦可发病。皮损为淡褐黑色,形状不规则,常对称分布于额、眉、颊、鼻、上唇等颜面皮肤。亦可于颜面一侧发病,一般无自觉症状及全身不适。

【实验室检查】

病理变化 表皮中色素过度沉着,真皮中载黑素细胞也有较多的色素。

【鉴别诊断】

主要根据皮损的黄褐色改变、好发部位及无自觉症状等,结合病史以区别其他面部黑变病。

【治疗】

一、中医治疗 本病中医治疗总法则:疏肝健脾补肾,理气养血化斑。在治疗方法上宜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内外合治,标本兼顾,可以达到改善的治疗效果。

(一)内治法

1?肝郁气滞

主证:面部褐色斑片,或浅或深,边界清楚,对称分布于两颧周围;伴见胁胀胸痞,烦燥易怒,纳谷不香;女子月经不调,或经前斑色加深,乳房作胀或疼痛;舌苔薄白,脉弦滑。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退斑。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当归、白芍各10g,丹参、香附、郁金、黄芩各9g,甘草5g。每天1剂,水煎服。

方解:柴胡疏肝解郁,香附理气疏肝,加当归、郁金等增强其行气活血之力;白芍、丹参,养血活血调经;黄芩清热燥湿;甘草和中健胃。加减:若大便干燥,加大黄6g(后下)以通腑,腹部胀痛,加川朴12g以除胀,口苦心烦,加栀子15g以清热除烦。

2?脾虚血弱

主证:面部淡褐色斑片如尘土,或灰褐色,边界不清,分布于鼻翼,前额及口周;伴有神疲纳少,脘腹胀闷,或宿有痰饮内停,或带下清稀。舌质淡微胖,苔薄微腻,脉濡细。

治法:健脾益气,养血化斑。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20g,炒白术、茯苓、陈皮、广木香、砂仁各9g,灸黄芪15g,干姜、川芎各10g,甘草5g。每天1剂,水煎服。

方解:党参、炒白术、茯苓,健脾渗湿;陈皮行气宽胸,燥湿化痰;干姜、广木香、砂仁,益气和胃,行气温中;黄芪补气升阳;川芎养血活祛斑;甘草调中健胃。加减:若肢冷便溏者,去丹参,加炮姜9g以温补脾阳。面浮肿痰多者,加白芥子、浙贝母9g以祛风化痰消肿。口腻食不知味者,加藿香、苍术各9g以芳香燥湿,健运脾胃。

3?肾水不足

主证:面部斑片呈黑褐色,以鼻为中心,对称分布于颜面;伴腰膝酸软无力,五心烦热,夜尿频,男子遗精,女子不孕或月经不调。舌红、苔干或少苔,脉沉细。

治法:滋阴补肾,化瘀退斑。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山茱萸12g,熟地黄24g,山药12g,丹皮9g,茯苓9g,白芍12g,当归12,丹参12g,白僵蚕9g,旱莲草9g,益母草10g,甘草6g。每天1剂,水煎服。

方解:熟地黄滋阴补肾,山茱萸补养肝肾,山药补益脾阴,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僵蚕祛风化斑,丹皮清泄相火,丹参调经活血,当归养血,旱莲草滋养肝肾之阴,益母草行瘀而不伤新血,白芍养血柔肝。与诸药相配,更增滋阴补肾之效。茯苓健脾,甘草和中。

加减:如腰酸疼,加杜仲,菟丝子各15g。夜尿频,加益智仁、芡实、桑螵蛸各12g,缩尿止遗。

(二)外治法

1?白芨、白芷、白附子各6g,白蔹、白丁香各4?5g,当归6g。共研极细未,加蛋白或白蜜调膏,睡前涂患处,晨起洗净。

2?白附子、白芷、滑石各等份,共研细末,早晚洗面搽患处。

3?大枫子、杏仁、核桃仁、红粉、樟脑各30g,先将三仁同捣极细,再加红粉、樟脑,一同研细如泥。若太干,加麻油少许调匀,每天搽1次(先涂小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4?中药面膜疗法 用增白散(由白芷、牵牛子、白及等研末而成)加少许蜂蜜或蛋清调成糊状均匀涂敷在面部有色素斑部位,保留30分钟,每天或隔天1次。

(三)其他疗法

1?针刺疗法 取主穴要根据色素沉着部位不同而选。脸部颧颊区取颧颊、四白、颊车穴,前额区取上星、阳白穴,鼻梁区取印堂、迎香穴,上唇取禾?、人中穴,下颌取承浆穴,并于色素深处取阿氏穴针刺。配穴:肝脾不和者选三阴交、足三里、肝俞、脾俞,劳伤脾土者选足三里、中脘、三阴交,肾水不足者选肾俞、三阴交、太溪,肝郁者选用内关、太冲;均用平补平泻法,中度刺激,留针20分钟。

2?艾灸 灸足三里、气海、关元以益气养血固本,适于虚证患者。可悬灸或隔姜灸,每次20分钟,每天1~2次。

3?穴位注射 取肺俞、心俞、肝俞、脾俞、手三里、足三里、肾俞穴。每次取2穴,交替使用。气虚用人参针4mL,血虚用5%当归注射液4mL,血瘀用复方丹参注射4mL,每穴0?5~

1mL(双侧),垂直刺入注射,每周2次。

4?耳针 主穴取内分泌,皮质下,肺,心,肝,肾,月经不调加子宫,卵巢。常规消毒,轻刺透皮肤,以不穿软骨膜为度,留针30分钟。

(四)中成药

一些中成药对黄褐斑的治疗调理有一定疗效,如六味地黄丸,可用于肝肾阴虚者;知柏八味丸用于阴虚火旺者;参苓白术丸、归脾丸可用脾气虚或脾虚血亏者;消遥丸则用于肝郁气滞者。

二、西医治疗

1?减少日晒,尽量去除可能的诱因,内服大量维生素C。

2?外用3%过氧化氢或其他脱色剂,如1%~3%氢醌霜。

3?外用类固醇激素也有一定的效果,可采用氢化可的松丁酸脂。

4?0.05%~0?1%维甲酸外用。

【预防与调理】

保持心情开朗;要有足够的睡眠休息时间,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勿食辛辣刺激及酒类物;夏日户外活动应戴帽或伞,减少日光的照射;要避免使用含铅等物质的化妆品及滥用外用药膏,尤其是含有激素类的外用药。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颧部褐青色斑主要特点为颧部对称分布的黑灰色斑点。曾认为是太田痣的一个变种,但其实和太田痣在临床特点和组织病理上均有不同 ...
    曾富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治医师整形科
  • 色斑、雀斑虽不像其他皮肤疾病能直接危害人体的身体健康,但因它常常发生在面部,鼻部和面颊部,影响到了美观,给工作和生活 ...
    卢涛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主任医师皮肤科
  • 我是许医生,目前在祁门县人民医院和县红十字医院两家皮肤科专家门诊坐诊,今日立夏,夏季来临,日光会越来越厉害,门诊看脸 ...
    许柳田黄山市祁门县红十字医院主任医师皮肤科
  •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常见于30岁以上女性,具体表现为脸颊两侧对称性,片状(多为对称三角形 ...
    杨育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副主任医师整形科
  • 为了大家更好的了解,现将影响面部美观的皮肤病简述如下: 1、面部色素异常性皮肤病: 黄褐斑:面部淡褐色或黄 ...
    许柳田黄山市祁门县红十字医院主任医师皮肤科
  • 激光去黄褐斑不会损伤正常皮肤组织,激光去黄褐斑是将特定波长的激光光束透过表皮和真皮层,破坏色素细胞和色素颗粒,碎片经 ...
    杨跃浙江省中医院主治医师整形科
赵连皓副教授
主任医师皮肤性病科
陕西省中医医院
赵连皓专家最新文章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赵连皓专家的投票,若您是赵连皓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赵连皓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