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应激障碍
标签:医学科普

急性应激障碍

(一)概述

急性应激障碍又称为急性应激反应,是指以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患者在受刺激后立即(1小时之内)发病,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良好,缓解完全。

急性应激障碍出现与否以及严重程度与个体的心理素质、应对方式、当时躯体健康状态等密切相关。

有关急性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很少。严重交通事故后的;暴力伤害后的发生率大约为。

(二)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的初期为“茫然”阶段,以茫然、注意狭窄、意识清晰度下降、定向困难、不能理会外界的刺激为特点;随后,患者可以出现变化多端、形式丰富的症状,包括对周围环境的茫然、激越、愤怒、恐惧性焦虑、抑郁、绝望以及自主神经系统亢奋症状,如心动过速、震颤、出汗、面色潮红等。有时,患者不能回忆应激性事件。这些症状往往在24-48小时后开始减轻,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如果症状存在时间超过4周,应该考虑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还有一种临床亚型,称为“急性应激性精神病”是指由强烈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心理创伤性事件直接引起的精神病性障碍。以妄想、严重情感障碍为主,症状内容与应激密切相关,较易被人理解。而与个人素质因素关系较小。一般病程时间也不超过1个月。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症状标准

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原因,并至少有下列1项:

●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

●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如反应性木僵),可有轻度意识模糊。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病程标准

在受刺激后若干分钟至若干小时发病,病程短暂,一般持续数小时至1周,通常在1月内缓解。

排除标准

排除癔症、器质性精神障碍、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及抑郁症。

(四)治疗与干预

治疗干预的基本原则是及时、就近、简洁、紧扣重点。

由于本病由强烈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引起,心理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让患者尽快摆脱创伤环境、避免进一步的刺激是首要的;在患者能够接触的情况下,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与患者促膝交谈,对患者进行解释性心理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可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要帮助患者建立自我的、有力的心理应激应对方式,发挥个人的缓冲作用,避免过大的伤害;不要避免和患者讨论应激性事件,而应该让患者详细地回忆事件的经过,患者的所见所闻和所作所为。这样的讨论将有助于减少有些患者可能存在的对自身感受的消极评价。要告诉患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面临紧急意外时,不大可能做得更令人满意。

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的,但在急性期也是采取的措施之一。适当的药物可以使患者症状较快地获得缓解,便于心理治疗的开展和奏效。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1.教育性治疗 教育治疗是孤独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不同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它属于特殊教育。教育的 ...
    张月恒大兴精神病医院主治医师心理咨询科
  •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标榜一个人的阳光性格。但殊不知,凡事都要有个度,一旦超越了这个限度,可能会是 ...
    王晓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院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 一、消除烦恼和忧虑1、 不要自寻烦恼。2、 今天是最主要的日子。3、 消除烦恼的万灵公式:(1) 冷静地问你自己,引起烦恼的 ...
    曾仁仁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
  • 导读:子女会重复父母的婚姻状况,甚至重复悲剧。比如人们认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离婚,或者有家暴的家庭的孩子也 ...
    顾亚亮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心理咨询科
  • 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调适——关注适应障碍 新学期伊始,各路学子已纷纷准备新学期的校园生活。大学生活是丰富多 ...
    张庆彬石家庄市第八医院主治医师精神科
  •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一些人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加大,身体会出现各种毛病,这个时候做做保健运动--有氧运动是很有必要的,这 ...
    李岩天津市公安医院主任医师中医科
王永龙教授
主任医师精神科
太原市中心医院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王永龙专家的投票,若您是王永龙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王永龙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