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标签:医学科普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由于单克隆性小淋巴细胞扩增、积蓄浸润骨髓、血液、淋巴结和其他器官,最终导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的恶性疾病。这类细胞形态上类似成熟淋巴细胞,然而是一种免疫学不成熟的、功能不全的细胞。cll绝大多数为b细胞性,t细胞性者较少。

临床表现

患者多为老年,平均发病年龄多为60~70岁。起病十分缓慢,往往无自觉症状,约25%的患者因其他疾病到医院就诊才确诊。早期症状可能有乏力疲倦,后期出现食欲减退、消瘦、低热、盗汗及贫血等症状。淋巴结肿大常首先引起患者注意,以颈部、腋部、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为主。肿大的淋巴结无压痛,较坚实,可移动。偶因肿大的淋巴结压迫胆道或输尿管而出现阻塞症状。

包含有:1)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或活动后气促等。

2)反复感染且不易治好,主要由于缺少正常的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

3)出血倾向:容易出血、出血不止、牙龈出血、大便出血及月经不规则出血等,由于血小板减少引起。

4)浅表淋巴结肿大 、不明原因的消瘦及盗汗等。

疾病诊断主要依靠血常规、骨髓穿刺活检来诊断的;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升高和骨髓大量的白血病

细胞堆积。根据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国际工作组的诊断标准是:外周血淋巴细胞≥10x109/L、骨髓淋巴细胞

比例≥30%或出现单克隆免疫表型的淋巴细胞。

诊断分期

binet分期:

A期:无贫血或血小板减少,少于3个淋巴结区肿大。

B期:无贫血或血小板减少,伴3个或以上的淋巴结区肿大。

C期:贫血和(或)血小板减少,不论淋巴结区肿大个数。

注:淋巴结区包括颈、腋下、腹股沟、肝、脾。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形态成熟的淋巴细胞绝对值>1.5×109/l(1500/mm3),持续4周以上,亦可

有少数不典型的或不成熟淋巴细胞,轻症者不伴贫血或血小板减少。破碎细胞易见。中性粒细胞比值降低。随病情发展,血小板减少,贫血逐渐加重。如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8%~35%病人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呈阳性。

2.骨髓 显示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淋巴细胞≥40%,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骨髓活检提示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有4种不同的组织学特点,并与疾病预后相关:①结节型(15%);②间质型(30%);③结节与间质浸润混合型(30%);④弥漫性浸润(35%)。一般在疾病早期,常见1~3型,疾病晚期多见4型。

3.骨髓细胞免疫分型 95%以上cll起源于b细胞克隆,所以成熟b细胞标志如cd19.cd20、cd21.cd23.cd24.hla-dr等均异常增高或一种轻链(κ或λ)阳性。约50%病人cd25+,但cd10为阴性。t-cll则表现为成

熟t细胞标志异常。不论b或t-cll,cd5+百分率均高。

4.免疫功能 全t细胞及nk细胞数下降,t辅助细胞与t抑制细胞(cd4∶cd8)比例倒置。cd5+b细胞明显增加是

导致自身免疫性溶血或血小板减少或纯红再障的重要原因。

5.染色体 约50%患者有染色体异常。b细胞慢淋白血病以+12.14q+、11q、13q等常见,t细胞慢淋以inv(14)等常见。

6.20%~60%病人发生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包括igg、iga和(或)igm型。可发生于病程的任何阶段,轻重不一。

治疗

A期患者则无需治疗,定期复查即可,患者可以维持无症状长约数月至数年,不需要治疗。但对于某些出现症状等需要治疗。

1. 出现下面任何一项与疾病相关的症状: a.半年内体重下降≥10%  b. 明显乏力 (如不能正常工作或日常生活)  c. 排除感染原因,体温>38度,并持续超过2周  d. 排除感染因素,出现盗汗

2. 出现骨髓正常造血功能的衰竭,如红细胞、血小板降低。

3. 自身免疫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并对激素治疗不敏感。

4. 重度脾大或进展性脾大。

5. 巨大淋巴结 (如肿物最长径超过 10 cm)或进展性淋巴结增大

6. 进展性淋巴细胞增多,且两个月内增加超过50%;或淋巴细胞倍增时间小于6个月。

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治疗,因无标准的治愈性方案,治疗的目的仍然是姑息性。早期病例或病情稳定不需要抗肿瘤治疗。口服烷化剂类的标准治疗对于病例早期、病情稳定或无症状病例并不能延长生存期,相反实际上可能会缩短。有鉴于此,对于早期病例或病情稳定者的标准治疗仍是观察。治疗方案主要是单药或联合化疗,取决于病人的症状严重程度及化疗耐受程度。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X

打开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 输血只是贫血治疗中的一项措施,不是治疗贫血最有效的方法。输血只是取得暂时的疗效。一般病人如果无明显贫血症状,其血红蛋白 ...
    王相华山东省立医院主任医师血液科
  • 血液系统疾病大多是难治性的病,发病隐匿,即使患病,大多数患者也常不能自己察觉,很多是因其他疾病就医或体检时被发现。需要 ...
    王相华山东省立医院主任医师血液科
  •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临床表现,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效治疗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一体化 ...
    马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治医师血液科
  • 提到贫血,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缺铁性贫血,这一原因最常见,尤其是年轻女性贫血多是这个原因,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因素包括年轻女性 ...
    马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治医师血液科
  •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0亿人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在患贫血人群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老人和儿童高于中青年。而临床上 ...
    廖辉南京454医院主任医师血液科
  • 贫血是我们常常听见的疾病名称,很多人在劳累、饮食不规律、体重不达标等时候常感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就是 ...
    刘风西苑医院主任医师中医血液科
胡晓晨教授
主任医师血液肿瘤科
黑龙江省中医院
X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胡晓晨专家的投票,若您是胡晓晨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分享就医经验,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胡晓晨专家的患者,请忽略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好!咨询服务必须以患者身份登录才能使用。
X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治疗效果:
态   度: